第七節 高血壓病人的護理
高血壓是指動脈收縮壓和(或)舒張壓持續升高。目前采用1999年WH0/ISH(世界衛生組織/國際高血壓聯盟)血壓分級。
高血壓發病率高,但其發病的分布不均勻,呈現東高西低、北高南低、城市高農村低的趨勢,可能與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有關。
高血壓按其病因是否明確分為原發性高血壓(高血壓病)和繼發性高血壓(癥狀性高血壓)兩種類型。絕大多數患者的高血壓病因不明,稱為原發性高血壓,少數(約5%)患者血壓升高是某些疾病的表現之一,稱為繼發性高血壓,如腎小球腎炎、腎動脈狹窄、嗜鉻細胞瘤等疾病時出現高血壓。
一、高血壓病因和發病機制
(一)病因 可能的發病因素有:遺傳因素、年齡增大、腦力活動過度緊張、環境因素、食鹽較多及體重超重等。
(二)發病機制
1.高級神經中樞功能失調在高血壓發病中占主導地位 反復過度緊張與精神刺激引起交感神經興奮、兒茶酚胺分泌增加,使心輸出量和外周血管阻力增加。
2.腎功能異常導致水、鈉潴留和血容量增加
3.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失調,血管緊張素Ⅱ有以下作用,均可使血壓增高。
(1)直接收縮小動脈平滑肌,外阻增加。
(2)使交感神經沖動增加。
(3)使醛固酮分泌增加,導致水鈉潴留。
4.細胞膜離子轉運異常。血管收縮反應性增強
5.胰島素抵抗
X綜合征(胰島素抵抗綜合征);高血壓常與向心性肥胖、血脂異常、葡萄糖耐量異常并存,患者空腹和(或)葡萄糖負荷時血漿胰島素濃度增高的征象。
二、臨床表現及預后
(一)一般表現 頭暈、頭痛、耳鳴、眼花、乏力、失眠等,有時有心悸和心前區不適感。
(二)并發癥 血壓持續性升高,造成腦、心、腎、眼底等損傷,出現相應表現。
1.腦血管意外
2.心力衰竭
3.腎功能衰竭
4.視網膜改變 視網膜動脈狹窄、出血、視乳頭水腫。
(三)預后
高血壓危險度分級:
I級高血壓: 140-159/90-99
Ⅱ級高血壓:160-179/100-109
Ⅲ級高向壓:≥180/ ≥110
根據高血壓水平和危險性分層決定預后。
I級高血壓 Ⅱ級高血壓 Ⅲ級高向壓
一層(無危險因素) 低危 中危 高危
二層(1-2個危險因素) 中危 中危 很高危
三層(>3個危險因素) 高危 高危 很高危
四層(靶器官損害) 很高危 很高危 很高危
(四)高血壓病危險因素
高血壓病主要危險因素:
1.性別 男性。
2.年齡 男>55歲,女>65歲
3.吸煙
4.糖尿病。
5.高膽固醇血癥
6.家族早發冠心病史 男<55歲,女<65歲。
高血壓病次要危險因素:HDL下降、LDL升高、肥胖、糖耐量異常、缺乏體力活動、高纖維蛋白原血癥等。
三、原發性高血壓的輔助檢查:尿常規、血糖、血脂、眼底、心電圖等。
2011年初級護師考試報名須知:
1、2011年初級護師考試準考證打印時間4月28日至5月29日
2、2011年護師考試報名時間
3、2011年初級護師考試報名條件
4、2011年初級護師考試時間5月21、22日
5、2011年初級護師考試報考政策
6、2011年初級護師考試科目
7、2011年初級護師考試網上報名時間/現場報名時間
8、2011年初級護師考試主要內容、考試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