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節 慢性呼吸衰竭病人的護理
呼吸衰竭(簡稱呼衰)是由于各種原因引起的肺通氣和(或)換氣功能嚴重損害,以致不能進行有效的氣體交換,導致缺氧和(或)二氧化碳潴留,從而出現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謝紊亂的臨床綜合征。靜息條件下呼吸大氣壓空氣時,動脈血氧分壓(PaO2)<8.0kPa(60mmHg)和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C02)>6.7kPa(50mmHg)即為呼吸衰竭。
根據血氣的變化將呼衰分為低氧血癥型(Ⅰ型)和高碳酸血癥型(Ⅱ型),前者僅有Pa02下降,PaC02降低或正常,后者為PaC02升高,同時有Pa02下降。根據呼衰發生的緩急分為急性呼衰和慢性呼衰。
一、病因
(一)氣道阻塞病變喉水腫、支氣管痙攣、呼吸道分泌物或異物阻塞等。
(二)肺組織及肺血管病變 COPD、各種肺炎、重癥肺結核等。
(三)胸廓病變 胸廓畸形、外傷、手術創傷、大量氣胸、胸腔積液等。
(四)神經肌肉疾病 腦血管病變、腦炎、腦外傷、脊髓灰質炎、多發性神經炎及重癥肌無力等。
(五)其他 肺水腫、肺栓塞等。
二、臨床表現
除原發病癥狀外,其臨床表現主要與缺氧和高碳酸血癥有關。
(一) 呼吸困難
最早、最突出的表現,表現為呼吸淺速、出現“三凹征”,嚴重者有呼吸節,律的改變吸中樞受損時,呼吸?德時瀆?頁0榻諑傻謀浠??緋筆膠粑??
(二)發紺
缺氧的典型表現,可見口唇、指甲等處發紺。但伴有嚴重貧血者發紺不明顯或不出現;慢性代償性呼吸衰竭者,由于紅細胞增多,血氧飽和度大于80%,也會出現發紺。
(三)精神神經癥狀
缺氧早期可出現搏動性急性頭痛;輕度缺氧可出現注意力分散,智力定向力減退;缺氧程度加重,出現煩躁不安、神志恍惚、嗜睡、昏迷。
輕度二氧化碳潴留表現興奮癥狀,如多汗、煩躁、白天嗜睡、夜間失眠;二氧化碳潴留
加重對中樞神經系統的抑制作用,表現神志淡漠,間歇抽搐、昏睡、昏迷等二氧化碳麻醉現象,稱“肺性腦病”。
(四)心血管系統癥狀
早期血壓升高,心率加快,晚期心率減慢、血壓下降、心率失常甚至心臟停搏。皮膚紅潤、溫暖多汗,與C02潴留引起外周血管擴張有關。
(五)其他器官、系統損害
可有上消化道出血、蛋白尿、紅細胞尿、尿素氮升高。若治療及時,隨著缺氧、C02潴留的改善,上述癥狀可消失。
三、相關檢查
血氣分析顯示Pa02<8.0kPa,PaC02>6.7kPa,動脈血氧飽和度<75%;血pH值常降低。
四、治療要點
呼衰治療的基本原則是:迅速糾正嚴重缺氧和C02潴留,積極處理原發病或誘因。維持心、腦、腎等重要臟器的功能,預防和治療并發癥。
五、護理問題
(一)氣體交換受損,與呼吸衰竭有關。
(二)急性意識障礙,與缺氧、二氧化碳潴留有關。
(三)生活自理能力缺陷,與意識障礙有關。
(四)合作性問題
1.潛在并發癥水、電解質紊亂。
2.潛在并發癥上消化道出血。
六、護理措施
(一)觀察病情,防治并發癥
密切注意生命體征及神志改變,及時發現肺性腦病及休克;注意尿量及糞便顏色,及時發現上消化道出血。
(二)合理用氧
對Ⅱ型呼吸衰竭病人應給予低濃度(25%~29%)、低流量(1~2L/min)鼻導管持續吸氧,如配合使用呼吸機可高濃度氧。給氧過程中若呼吸困難緩解、心率減慢、發紺減輕,表示氧療有效;若呼吸立緩或意識障礙加深,須警惕二氧化碳潴留。
(三)通暢氣道,改善通氣
1.及時清除痰液,清醒病人鼓勵多飲水用力咳痰,咳嗽無力者定時協助翻身、拍背促進排痰,對昏迷病人可機械吸痰,保持呼吸道通暢。
2.按醫囑應用支氣管擴張劑,如氨茶堿等。
3.對病情重或昏迷病人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使用人工機械呼吸器。
(四)用藥護理
1.按醫囑選擇使用有效的抗生素控制呼吸道感染。
2.按醫囑使用呼吸興奮劑(如尼可剎米、洛貝林等),必須保持呼吸道通暢。注意觀察用藥后反應,防藥物過量;對煩躁不安、夜間失眠病人,慎用鎮靜劑,以防引起呼吸抑制。
2011年初級護師考試報名須知:
1、2011年初級護師考試準考證打印時間4月28日至5月29日
2、2011年護師考試報名時間
3、2011年初級護師考試報名條件
4、2011年初級護師考試時間5月21、22日
5、2011年初級護師考試報考政策
6、2011年初級護師考試科目
7、2011年初級護師考試網上報名時間/現場報名時間
8、2011年初級護師考試主要內容、考試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