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臨床表現
主要表現為進行性貧血、出血、反復感染,而肝、脾、淋巴結多無腫大。
1.急性再障起病急、進展迅速,貧血進行性加重,伴明顯的乏力、頭暈及心悸等。出血部位廣泛,除皮膚黏膜外,還常有深部出血,如便血、血尿、子宮出血或顱內出血,危及生命。皮膚感染、肺部感染多見,嚴重者可發生敗血癥,病情險惡,一般常用的對癥治療不易奏效。重型再障患者約1/3~/2在數月至1年內死亡,死亡原因為腦出血和嚴重感染。
2.慢性再障此型較多見,起病及進展較緩慢。貧血往往是首發和主要表現。出血較輕,以皮膚黏膜為主。除女性有子宮出血外,很少有內臟出血。感染以呼吸道多見,合并嚴重感染者少。少數病例病情惡化可演變為急性再障,預后極差。
(四)有關檢查
1.血象
全血細胞減少,重型較明顯,貧血為正常細胞正常色素型。網織紅細胞絕對值低于正常。白細胞計數多減少,以中性粒細胞減少為主。血小板減少,出血時間延長。
2.骨髓象
(1)重型再障骨髓顯示增生低下或極度低下,粒、紅二系明顯減少,無巨核細胞。
(2)慢性型由于造血組織有灶性增生,因此不同部位骨髓象不一致,受損部位造血細胞明顯減少,增生部位粒紅兩系減少不顯著。但共同點是巨核細胞都減少。
(五)診斷要點
依據全血細胞減少,網織紅細胞低于正常,骨髓增生尚好或低下,均伴巨核細胞減少,一般無肝、脾、淋巴結腫大,即可診斷。
(六)治療要點
1、去除病因
2、支持和對癥治療 包括糾正貧血、止血及控制感染。
3、雄激素 雄激素為治療慢性再障首選藥物,作用機制可能是刺激腎臟產生促紅細胞生成素,對骨髓有直接刺激紅細胞生成作用。目前常用丙酸睪丸酮衍生物康力龍(司坦唑),需治療3~6個月,才能判斷療效,判斷指標為網織紅細胞或血紅蛋白升高。其他藥物還有大力補(美雄酮),但對肝有損害,要定期查肝功能。
4、免疫抑制劑 適用于發病與免疫機制有關的患者。使用抗胸腺細胞球蛋白或抗淋巴細胞球蛋白有時能取得滿意療效。是目前治療重型再障的首選藥。
5、造血細胞因子
6、骨髓移植 40歲以下患者,有供髓者可考慮。
7、胎肝細胞輸注
8、臍血輸注
(七)護理問題
1.活動無耐力 與貧血有關。
2.組織完整性受損 與血小板減少有關。
3.自我形象紊亂 與丙酸睪丸酮引起副作用有關。
4.焦慮 與再障久治不愈有關。
5.有感染的危險 與白細胞減少有關。
6.潛在并發癥 腦出血:與血小板過低(<30×109/L)有關
八、護理措施
(一)貧血的護理
1.病情觀察 詳細詢問患者貧血癥狀、持續時間,觀察口唇、甲床蒼白程度、心率,了解有關檢查結果如血紅蛋白及網織紅細胞數。
2.評估患者目前活動耐力。
3.制定活動計劃
與患者一起制定活動計劃,依據貧血程度及目前活動耐力,決定患者活動量。一般重度以上貧血(血紅蛋白<60g/L)要以臥床休息為主;中輕度貧血應休息與活動交替進行,活動中如出現心慌、氣短應立刻停止活動。
4.疾病知識指導 向患者講述再障為多種原因導致,程長,鼓勵患者堅持治療會有好轉或治愈可能。并指導患者尋找病因,若找到可疑原因,今后應避免。
5.藥物護理 遵醫囑給予患者丙酸睪丸酮,向患者說明該類藥物副作用,以便消除患者顧慮,堅持用藥。副作用及護理:
①該藥為油劑,需深層注射;由于吸收慢,注射部位易發生腫塊,要經常檢查注射部位,發現硬塊要及時理療;
②男性化,如毛須增多、聲音變粗、痤瘡、女性閉經等,上述副作用于停藥后短期內會全部消失;
③肝功能受損,用藥過程中應定期檢查肝功能。
6.輸血
慢性嚴重貧血可輸注濃縮紅細胞。輸血操作應嚴格按程序進行并觀察輸血反應。
(二)腦出血的護理
1.囑患者多臥床休息,觀察患者有無腦出血先兆,如頭痛、嘔吐、精神煩躁不安等。
2.若發生顱內出血,處理如下:
①迅速通知醫生;
②患者平臥位,頭偏一側,保持呼吸道通暢;
③開放靜脈,按醫囑給予脫水劑、止血藥或輸濃縮血小板液;
④觀察患者意識狀態、瞳孔大小、血壓、脈搏及呼吸頻率、節律。
九、健康教育
1.對長期接觸有害骨髓造血物質的工作者,加強衛生宣教,提高對工作環境危害的認識,增強自我保健意識,自覺遵守規章制度及勞動防護。定期檢查血象,有異常者按規定給予妥善安排。
2.患者不可隨便用藥,濫用藥物常是引起再障的重要原因,如氯霉素、磺胺藥、保泰松、阿司匹林、安乃近等,需要時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3.患者出院后要堅持治療,預防出血、感染,定期門診復查。
重型再障預后差,常在重年內死亡,多死于感染或腦出血。慢性再障預后相對較好,部分患者可存活多年。
1、2011年初級護師資格考試成績查詢
2、2011年初級護師考試成績合格標準
3、衛生資格考試吧首發2011年衛生資格考試試題及答案通知
4、初級護師考試報考指南 2012年“初級護師”網上輔導招生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