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胃癌病人的護理
一、概述
胃癌是最常見的胃部惡性腫瘤,占消化系統癌腫的第一位。本病多見于男性,可發生于任何年齡,尤以中老年為多見。
二、病因和發病機制
(一)外源性因素
1.環境因素
2.飲食因素
鹽腌、煙熏食物以及過多攝人食鹽可促成亞硝胺的生成,誘發胃癌。高熱、油煎炸食物、發霉的食物所含的黃曲霉素也與胃癌有關。多吃新鮮蔬菜、水果、乳品和蛋白質、大蒜等,可降低發生胃癌的危險性。
此外,吸煙、飲酒及Hp感染可能對胃癌的發生也有一定的影響。
(二)內源性因素
1.遺傳因素
2.癌前情況 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息肉、殘胃炎、惡性貧血胃體有顯著萎縮者以及少數胃潰瘍患者易演變成胃癌,稱癌前情況。
三、臨床表現
胃癌可分為早期和進展期:癌種局限,深度不超過黏膜及黏膜下層,不論其有無局部淋巴結轉移均稱為早期胃癌。進展期胃癌深度超過黏膜下層
(一)早期胃癌
大多數可無任何癥狀及體征,系普查時發現。部分類似慢性胃炎及潰瘍病的表現。
(二)進展期胃癌
1.上腹痛 是進展期胃癌最早出現的癥狀。開始上腹部不適、脹滿,后出現疼痛。疼痛逐漸呈持續而不能緩解。
2.食欲減退 此癥狀常, 很突出,并伴有逐漸消瘦、體重下降。
3.惡心、不吐。
4.嘔血與黑便
5.其他癥狀 腹脹、腹瀉,便秘,也可有低熱,少數患者以發熱為惟一的臨床表現。
6.體征 上腹部可觸及腫塊,有壓痛,癌腫轉移可出現相應臟器受累的體征。
(三)并發癥
大出血、幽門或噴門梗阻以及胃穿孔等是胃癌的主要并發癥。
四、有關檢查
(一)血常規檢查,可有血紅蛋白降低,血沉可增快。
(二)糞便隱血
(三)X線鋇餐檢查特別是氣鋇雙重對比造影對胃癌的診斷很有幫助。
(四)胃鏡檢查,胃鏡檢查結合黏膜活檢,是目前最可靠的診斷手段。
五、診斷要點
中年或中年以上患者,既往身體健康,短期內出現上腹不適、疼痛、食欲不振、消瘦等征象時,應及時進行有關檢查。胃癌的診斷主要依賴X線鋇餐檢查和胃鏡加活組織檢查。
六、治療要點
(一)手術治療
是目前治愈胃癌惟一的方法,手術效果取決于胃癌的病期、癌種侵襲的深度及擴散范圍,早期發現治愈率很高。
(二)化學治療
常用于輔助手術治療。在術前、術中及術后使用抗癌藥物,提高手術效果。也可用于不宜手術的患者。
(三)其他療法
1.內鏡下治療 內鏡下激光照射或內鏡冷凍法等可用于治療早期胃癌。
2.支持治療
3.免疫治療
4.中醫中藥治療
七、護理問題與護理措施
(一)護理問題
1.疼痛 與胃癌或其并發癥,如幽門梗阻或胃穿孔有關。
2.營養失調 低于機體需要量:與腹痛、惡心、嘔吐、厭食引起的攝人量減少及消化吸收障礙有關。
3.恐懼 與得知癌癥診斷有關。
4.活動無耐力 與營養不良;腹部不適、疼痛有關。
5.有感染的危險 與營養不良;接受化療后抵抗力下降有關。
(二)護理措施
1.休息 早期胃癌經過治療后可從事輕工作,中、晚期則需臥床休息避免體力消耗。
2.增加營養
提供舒適的進餐環境,保持病室空氣流通等,以促進食欲。給予高熱量、高蛋白、易消化的飲食、少量多餐,如有幽門梗阻應禁食.必要時行胃腸減壓、靜脈補液等。化療患者,要鼓勵患者進食,必要時給予靜脈營養。
3.減輕疼痛
應給予病人心理支持。提供減輕疼痛的非藥物治療方法,如讓病人聽音樂、看書報、深呼吸、放松肌肉等。疼痛劇烈時,遵醫囑給予止痛劑,并評估止痛劑的效果。
4.心理護理 應給予病人心理支持,護士對疾病的治療和預后要持積極態度,以喚起病人及家屬與疾病作斗爭的信心和勇氣。
5.預防感染和疾病的發生
癌癥晚期長期臥床者,應鼓勵其進行深呼吸和有效咳痰,定時更換體位,以防止肺炎及肺不張的發生,保持口腔、皮膚的清潔,避免與上感人群接觸。
八、健康教育
依據流行病學調查結果指導病人多食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蔬菜、瓜果,多吃肉類和多飲乳品。食物加工要得當,不食熏烤和咸腌食物,不食霉變食物,防止暴飲暴食。積極治療與胃癌有關的疾病,如萎縮性胃炎、胃潰瘍等。
2011年初級護師考試報名須知:
1、2011年初級護師考試準考證打印時間4月28日至5月29日
2、2011年護師考試報名時間
3、2011年初級護師考試報名條件
4、2011年初級護師考試時間5月21、22日
5、2011年初級護師考試報考政策
6、2011年初級護師考試科目
7、2011年初級護師考試網上報名時間/現場報名時間
8、2011年初級護師考試主要內容、考試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