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學教學精品課程 第九章 重癥監(jiān)測治療與復蘇(4)
第二節(jié) 心肺腦復蘇
心跳驟停(cardiac arrest)是指因急性原因導致心臟突然喪失有效的排血功能而致循環(huán)和呼吸停頓的病理生理狀態(tài)。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因急性原因所致的臨床死亡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逆轉的。使心跳、呼吸恢復的一切搶救措施稱為“心肺復蘇”(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由于心肺復蘇的最終目的是恢復病人的社會行為能力,故從二十世紀70年代開始把“心肺復蘇”發(fā)展為“心肺腦復蘇”(cardiopulmonary cerebral resuscitation,CPCR)。
一、CPCR的基本概念
(一) 心跳驟停的病因、類型與診斷
1.病因 引起心跳驟停的原因可分為心臟性和非心臟性兩大類,前者如急性心肌梗死,后者如窒息、觸電、溺水、藥物過量、藥物不良反應和迷走反射等,但不論何種原因,均可直接或間接地引起冠脈灌注量減少、心律失常、心肌收縮力減弱或心排血量銳降,從而導致心跳驟停。
2.類型 憑心電圖(ECG)、肉眼觀察或以手觸摸,心跳驟停可表現(xiàn)為三種形式:
(1)心室纖顫(ventricular fibrillation,VF):心室呈不規(guī)則蠕動。凡張力弱,蠕動幅度小者為“細纖顫”;張力強,幅度大者為“粗纖顫”。前者ECG為不規(guī)則的鋸齒狀小波,后者波幅較大。
(2)心搏停止(asystole,AS)或稱心室停頓(ventricular standstill):心臟大多處于舒張狀態(tài),心肌張力低,無任何動作,ECG呈一直線。
(3)心電機械分離(electric mechanical dissociation,EMD):ECG仍有寬而畸形、低幅的心室復合波,20~30次/min,而心臟無有效的泵血功能,血壓及心音均測不到。
心跳驟停最初表現(xiàn)為何種類型因病因而異,三種類型可互相轉化,但其后果均是心臟不能有效泵血,故不必拘泥于類型而應立即施行CPR。
3.診斷 應特別強調快和準,在短時間內憑以下征象明確診斷:
(1)原來清醒的病人神志突然喪失,呼之不應;
(2)確認大動脈(頸動脈和股動脈)搏動消失;
(3)自主呼吸在掙扎一兩次后隨即停止;
(4)瞳孔散大,對光反射消失。
其中1、2條標準最為重要,憑此即可確診心跳驟停的發(fā)生。一旦發(fā)生,應沉著處理,切忌慌亂及延誤搶救時機。瞳孔散大雖是心跳驟停的重要指征,但反應滯后且易受藥物等因素的影響,所以臨床上不應等待瞳孔發(fā)生變化時才確診。
(二)CPCR的階段和步驟
1981年Safar教授將CPCR分為三個階段和9個步驟,為便于記憶和普及訓練,將步驟按其英文的首字母A、B、C、D、E、F、G、H、I順序排列,并賦予字母相應的含義。
階段Ⅰ—基礎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BLS) 本階段目的是徒手或應用取之即得的設備,用簡單易行的措施建立人工呼吸和循環(huán)支持,適用于災害事故現(xiàn)場搶救和醫(yī)院中對心跳驟停病人施行緊急處理。其中A、B、C三步驟,尤其是口對口(鼻)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臟按壓,配套成為CPR的第一手措施,是為各級醫(yī)護人員必須熟練掌握的基本功,也可普及到社會上基層工礦企業(yè)、交通部門和軍警人員,以便在醫(yī)護人員到達前開展互救。
階段Ⅱ—進一步生命支持(advanced life support,ALS) 本階段目的是在更有效的呼吸和循環(huán)支持的基礎上,采取D(drug,藥物治療)、E(ECG監(jiān)測)、F(fibrillation treatment,除顫)三步驟,首先爭取心臟復跳,使自主呼吸隨之恢復,穩(wěn)定循環(huán)和呼吸功能,為腦復蘇提供良好的前提和基礎。在具體的病人中階段Ⅰ、Ⅱ間并無明顯界限,根據(jù)需要與可能,有些步驟可以提前施行。如果呼吸和心跳都不能恢復,則復蘇到此為止。
階段Ⅲ—延續(xù)生命支持(prolonged life support,PLS) 本階段G(gauge,判斷)、H(human mentation,恢復神志)、I(intensive care 重癥治療)三步驟是在CPR成功的基礎上,通過瞻前顧后的判斷,以腦復蘇為中心,采取防治腦和其他臟器缺血缺氧損害的措施,為完全復蘇更盡努力。
2000年2月國際復蘇聯(lián)合委員會正式頒布了新的心肺復蘇指南(簡稱“G2000”)。G2000有很多重要改動:如強調CPR要盡可能抓緊進行“4早”—早介入、早CPR、早除顫和早ALS;非醫(yī)務人員可以不觸摸脈搏,只要發(fā)現(xiàn)循環(huán)征象(呼吸、咳嗽或動作)缺失,即可立即心臟按壓;提倡公眾參與除顫(public access defibrillation,PAD),壓胸同時即可連接自動胸外除顫器(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AED);主張ALS時小潮氣量(6~7ml/kg)人工呼吸,吸氣相1.5~2s,以見到胸壁抬起為度,必要時根據(jù)脈搏氧飽和度適當補充吸氣等。
------分隔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