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臨床表現(重要考點)
1.進行性吞咽困難吞咽困難是本病的早期癥狀。起初僅在吞咽食物后偶感胸骨后停滯或異物感,并不影響進食,有時呈間歇性。此后出現進行性咽下困難,每當進食即感咽下困難,先對固體食物而后發展至對半流質、流質飲食也有困難,過程一般在半年左右。多數病人可以明確指出咽下困難在胸骨后的部位,往往和梗阻所在部位一致。
2.吞咽疼痛在咽下困難的同時,進食可引起胸骨后灼痛、鈍痛,特別在攝入過熱或酸性食物后更為明顯,片刻自行緩解,系因癌腫糜爛、潰瘍或近段伴有食管炎所致。疼痛可涉及胸骨上凹、肩胛、頸、背等處。晚期病人因縱隔被侵犯,則呈持續性胸背疼痛。
3.食物反流由于食管梗阻的近段有擴張與潴留,可有食管反流,多出現于晚期病人。反流物含粘液,有時呈血性,混雜隔餐或隔日食物,有宿食餿味,甚至可見壞死脫落組織塊。
4.惡病質長期攝食不足導致明顯的慢性脫水、營養不良、消瘦與惡病質。有左鎖骨上淋巴結腫大,或因癌擴散轉移引起的其他表現,如喉返神經麻痹或反流吸入性喉炎所致聲嘶、食管氣管或支氣管瘺所致的嗆咳與肺部感染、食管縱隔瘺所致縱隔炎或膿腫、食管氣管瘺所致頸胸皮下氣腫等。
。ㄋ模⿲嶒炇液推渌麢z查
1.食管脫落細胞學檢查吞入帶有乳膠氣囊與套網的乙烯塑料管,充氣后緩慢將充盈的囊從食管內拉出,用套網擦取物涂片作細胞學檢查,是食管癌高發區進行普查的主要手段,對有咽下困難的病人應列為常規檢查,用以確定診斷。在細胞學檢查陽性的早期患者中,食管吞鋇X線檢查陽性者僅占1/2,食管鏡檢查陽性者約占 3/4。
2.食管X線檢查吞鋇后進行食管X線氣鋇雙重對比造影,有利于觀察食管粘膜形態。在食管癌可見食管局部粘膜增粗或中斷,有時呈小龕影。當癌瘤在壁內擴散,可見食管壁局部僵硬,不能擴張。后期則見病變處有不規則狹窄、粘膜皺襞明顯破壞與充盈缺損,其近段有輕至中度擴張與鋇劑潴留。
3.食管鏡與活組織檢查可直接觀察到癌腫,是食管癌早期診斷的重要手段。內鏡下對病灶作刷檢或取活組織進行病理檢查,可獲得確診。有采用活體染色法,食管粘膜對甲苯胺藍不著色,但癌組織可染成深藍色;正常鱗狀細胞因含糖原而著棕褐色,病變粘膜則不著色。
(五)診斷和鑒別診斷凡年齡在50歲以上(高發區在40歲以上),出現進食后胸骨后停滯感或咽下困難者,應及時作有關檢查,以明確診斷。對食管賁門失弛緩癥、慢性食管炎、食管良性狹窄等患者,須警惕食管癌變。
鑒別診斷包括下列疾。
1.食管賁門失弛緩癥由于迷走神經與腸肌神經叢退行性病變,或對胃泌素作用過分敏感,引起食管蠕動減弱與食管下端括約肌失弛緩,使食物不能正常通過賁門。咽下困難多呈間歇性發作。病程較長,無進行性發展。食管下段擴張更為明顯,食管反流常見,反流量較大,不含血性粘液。無進行性消瘦。X線吞鋇檢查所見賁門梗阻呈梭狀或鳥嘴狀,邊緣光滑,吸入亞硝酸異戊酯或口服、舌下含消心痛可使賁門弛緩,鋇劑隨即順利通過。
2.反流性食管炎因食管下端括約肌功能失常,引起胃十二指腸內容物經常反流進入食管,導致食管粘膜慢性炎癥,甚至形成潰瘍。也可表現為胸骨后灼痛,或伴有咽下困難。食管鏡檢查見粘膜炎癥、糜爛或潰瘍。
3.食管良性狹窄多由腐蝕性或反流性食管炎所致,也可由長期留置胃管,食管損傷或食管、胃手術引起。由瘢痕狹窄所致的咽下困難病程較長。X線吞鋇檢查可見管腔狹窄,但邊緣整齊,無鋇影殘缺征象。食管鏡檢查可確定診斷。
4、其他尚須和縱隔腫瘤、食管周圍淋巴結腫大、胸內甲狀腺腫大、左心房明顯增大、主動脈瘤等壓迫食管,或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皮肌炎、系統性硬化癥、強直性肌營養不良等所致的咽下困難進行鑒別。也須和癔球癥引起的“咽下困難”區別,這是吞咽時咽部出現的一種局部團塊感,發生在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患者。
(六)治療手術治療由于手術方法的改進,手術死亡率已明顯降低。
放射治療主要適用于上段食管癌及不能切除的中、下段食管癌。也可采用手術前放射治療,使癌腫縮小。
。ㄆ撸╊A防病因學預防,具體措施包括:①防霉:糧食快收快曬,加強保管,吃新鮮蔬菜水果,改變不良的傳統飲食習慣;②去胺:用漂白粉處理飲水,使水中亞硝酸鹽含量減低。③施鉬肥:用以避免蔬菜中亞硝酸鹽的積聚;④對食管上皮細胞中度或重度增生者給粗制核黃素,并應糾正維生素A缺乏。對高危人群定期實施食管脫落細胞學檢查,這是腫瘤二級預防(早查、早診、早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