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第五節 小兒液體療法及護理
一、小兒體液平衡特點
(一)體液總量與分布
體液分布于兩個區:細胞內液和細胞外液,后者分為血漿及間質液兩部分。新生兒體液占體重的80%,嬰兒占70%,2—14歲占65%,成人占55%—60%。主要是間質液比例較高。
(二)體液的電解質成分特點
細胞外液的電解質以Na+、C1-、HC03-等為主,其中Na+占陽離子總量90%以上,細胞內液以K+、Mg2+、HP042—和蛋白質等離子為主,K+是維持細胞內液滲透壓的主要離子。
(三)水的交換
每代謝418kJ(100kcal)熱量,約需消耗水120—150ml。每天排出的水分包括:
①不顯性失水:肺呼出的水量為14ml/418 kJ,皮膚為28ml/418kJ;
②汗液的排出為20ml/418kJ;
③大便中的水分為8ml/418kJ;
④尿液為50—80ml/418kJ。
小兒水代謝有以下特點:
1.小兒水代謝旺盛
2.不顯性失水多 體溫每升高1℃,不顯性失水約每日增加13ml/kg。
3.消化液分泌吸收量大
4.腎調節能力差
二、常用液體的種類、成分及配制
(一)非電解質溶液:常用的有5%葡萄糖溶液和10%葡萄糖溶液,主要供給水分和供應部分熱量
(二)電解質溶液:
1.生理鹽水 臨床常以2份生理鹽水和1份1.4%碳酸氫鈉混合使用
2.高滲氯化鈉溶液 常用的有3%氯化鈉溶液和10%氯化鈉溶液,3%氯化鈉溶液用以糾正低鈉血癥,10%氯化鈉溶液用于配制各種混合液。
3.堿性溶液
1)碳酸氫鈉溶液 是治療代謝性酸中毒的首選藥物,1.4%溶液為等滲液。
2)乳酸鈉:休克、缺氧、肝功能不全、新生兒或乳酸潴留性酸中毒時不宜使用。1.87%乳酸鈉為等滲液
4.氯化鉀溶液 常用的有10%氯化鉀和15%氯化鉀溶液,需稀釋成0.15%~0.3%溶液靜脈點滴,含鉀溶液不能靜脈推注,注入速度過快可發生心肌抑制而死亡。
(三)混合溶液
例題:配制2:1液180ml。
2:1液指2份生理鹽水+1份等滲堿性液,共3等份。
首先計算出每份液量,180ml÷3=60ml
生理鹽水所需量為60ml×2(份)=120ml
1.87%乳酸鈉所需量為60ml,用11.2%乳酸鈉配制所需量為60ml÷6=10ml,加10%葡萄糖50ml;蛴5%NaHCOa配制所需量為60ml÷3=20ml,加10%葡萄糖40ml。
(四)口服補液鹽(ORS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