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第四節 急性壞死性小腸結腸炎
一、 病因和發病機制
⑴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的致病因素與C型產氣莢膜梭狀芽胞桿菌所產毒素有關。
⑵長期營養不良的患兒基經常食用含豐富胰蛋白酶抑制劑的食物,使腸內胰蛋白酶的活性顯著下降,增加發病機會。
二、臨床癥狀
1.起病急驟。常以腹痛為首發,呈持續性鈍痛伴陣發性加劇。隨后出現惡心、嘔吐。
2.腹瀉開始為水樣或粘液稀便,繼而呈赤豆湯樣血水便活紅色果醬樣便,具特殊腐敗腥臭
3.常有不同程度腹脹、不固定壓痛。
4.多伴有全身感染中毒癥狀。
三、輔助檢查
1.血常規檢查 白細胞增高,中性粒細胞核左移,重者血小板減少。
2.糞便行革蘭染色時出現較多革蘭陽性桿菌。
3.腹部X線表現為腸袢輕度至中度充氣擴張,可見液平面,呈麻痹性腸梗阻征象
四、治療原則
1.禁食、胃腸減壓、糾正水電解質平衡紊亂及補充營養
2.有休克者按感染性休克治療
3.應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4.加用胰蛋白酶
5.手術治療 腸梗阻癥狀明顯或腸壞死、穿孔引起腹膜炎者
五、護理措施
1.監測并記錄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神志、尿量,觀察肢端溫度及皮膚有無淤斑。密切觀察腸鳴音、腹脹、腹痛以及大便的性質、次數及量。
2. 禁食、胃腸減壓5-10天;腹脹消失、糞便潛血轉陰,可試喂少量5%的葡萄糖水。2-3天后無腹脹、嘔吐可開始喂流食。
3.取側臥位或半臥位,緩解疼痛。腹脹明顯者可進行肛管排氣、胃腸減壓。一般不用止痛劑。
例:急性壞死性小腸結腸炎出現明顯腸梗阻時最緊急的治療是:
A.胰蛋白酶
B.禁食
C.抗生素
D.立即手術
E.胃腸減壓
參考答案解析:D
對于急性壞死性小腸結腸炎患兒,腸梗阻癥狀明顯,或腸壞死、穿孔引起腹膜炎者,應立即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