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小兒神經、心理行為發展及評價
(一)神經系統的發育
1.腦:發育最為迅速,出生時約重370g,達成人腦重的25%,6個月時約600-700g,2歲時達到900-1000g,7歲時接近成人腦重。生長時期的腦組織耗氧較大。
2.脊髓:新生兒做腰穿時,位置應偏低,以免損傷脊髓。
3.神經反射:3-4個月前克氏征可陽性,2歲以下小兒巴氏征陽性亦可為生理現象。
(二)感知的發育
1.視感知的發育:新生兒在15-20厘米范圍內視覺清晰,3-4個月頭眼協調好,5-7個月眼手協調好,2歲時兩眼調節好,6歲視力達1.0。
2.聽感知的發育:出生時聽力差,生后3-7天聽力已相當好。
3.味覺和嗅覺的發育
4.皮膚感覺的發育:觸覺是引起某些反射的基礎。
5.知覺發育:4-5歲開始有時間概念。
(三)運動功能的發育
1.平衡和大運動
抬頭:一個月俯臥位時試抬頭,二個月時垂直位時會抬頭,三個月俯臥時抬頭較穩。
坐:6個月能獨坐。
爬:三個月俯臥時試抬胸,8-9個月會用上肢向前爬,12個月爬時手膝并用,18個月會爬上小梯子。
站、走、跳:新生兒直立時出現踏步反射和立足反射,8個月可扶站片刻,11個月能獨站片刻,15個月獨自走穩。
2.細動作
3-4個月握持反射消失,開始有意識的取物,9-10個月可用拇、食指取物,12-15個月可用匙,18個月可玩積木。
(四)語言的發育
1.發音階段
2.理解語言階段
3.表達語言階段
(五)心理活動的發展
1.注意的發展:分為無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2.記憶的發展:包括識記、保持、回憶,又分為再認和重現。
3.思維的發展
4.想象的發展:新生兒無想象,小兒僅有想象的萌芽,學齡前期兒童想象力以無意想象和再造想象為主,學齡期兒童有意想象和創造性想象迅速發展。
5.情緒、情感的發展:6個月產生分離性焦慮,9-12個月依戀達高峰,以后隨著社會交往的增多,逐漸能有意識的控制自己的情緒,情感日益分化,產生信任感、安全感、榮譽感等。
6.意志的發展:新生兒無意志,隨著語言、思維的發展,嬰幼兒開始有意行動或抑制自己某些行動時即為意志的萌芽。
7.性格的發展:是重要的個性心理特征,外界環境和父母教育對小兒性格的發展有十分重要的影響。
8.社會行為的發展:受外界環境的影響,也與家庭、學校、社會對小兒的教育有密切關系,并受神經系統發育程度的制約。
例:關于小兒神經、心理行為的發展,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A.出生時腦重約370g,6個月時約600-700g。
B.2歲小兒克氏征陽性為生理現象。
C.3-4個月小兒頭眼協調好。
D.語言發育必須聽覺、發音器官和大腦功能正常,須經過發音、理解、表達3個階段。
E.6個月小兒產生分離性焦慮。
參考答案解析:B
3-4個月前小兒肌張力較高,克氏征可為陽性,2歲小兒巴氏征陽性為生理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