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學教學精品課程 第十三章 外科與免疫(3)
時間:2009-12-01 15:40
來源:外科主治醫師考試 作者:lengke
點擊:次
二、病毒感染免疫
病毒是一種結構復雜、能夠復制的免疫原,它可刺激機體發生細胞、體液免疫應答。病毒感染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宿主的免疫反應能將病毒從機體內清除的感染;另一類是雖有宿主免疫應答的發生,但病毒持續存在的感染。這種與宿主免疫系統之間的相互作用決定著感染的發生、發展和結局。
(一) 病毒感染免疫總的特征
1.病毒直接損害靶細胞:病毒損害靶細胞的方式因病毒種類不同而異,包括殺細胞效應、細胞膜改變、宿主細胞轉化及病毒抗原改變。
2.宿主抗病毒免疫應答導致自身細胞損傷:包括體液免疫、細胞免疫及循環免疫復合物介導的損傷。
3.機體抗病毒感染的免疫機制包括黏膜免疫及一些細胞因子介導的非特異性免疫和體液免疫、細胞免疫介導的特異性免疫。
(二)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主要免疫學特征
1.HIV可感染CD4+T細胞,單核巨噬細胞,濾泡樹突狀細胞和朗格罕細胞。
2.HIV感染耗竭CD4+T淋巴細胞,引起全身性、漸進性的細胞免疫功能缺陷。
3.引起多克隆的B淋巴細胞活化,伴隨免疫球蛋白升高。
4.盡管機體對病毒能產生強烈的體液免疫應答,但疾病仍不斷進展。
(三)HIV感染的免疫系統表現
1.CD4淋巴細胞的耗竭 HIV感染后機體免疫系統的主要表現是細胞介導的免疫功能缺陷,表現為CD4+T細胞數量和功能下降,CD4:CD8的比值倒置。
2.T細胞增殖反應 HIV感染后其CD4淋巴細胞對絲裂原和破傷風毒素的正常增殖反應受到損害。其原因可能是T細胞對抗原應答要求淋巴細胞表面的CD4分子與MHC-II類分子的相互作用,而HIV包膜糖蛋白(gp120)與CD4分子結合后干擾CD4分子與MHC-II類分子的相互作用。
3.細胞毒性淋巴細胞的應答 HIV感染的細胞是多種細胞毒細胞,處于晚期感染階段的病人雖然有細胞毒T淋巴細胞(CD4或CD8)的應答反應和NK細胞的殺傷活性,但殺傷活性明顯降低。
4.B細胞應答 HIV感染者可有高γ球蛋白血癥,可產生抗紅細胞、血小板、核蛋白等的自身抗體及低滴度的針對HIV包膜和核心蛋白的中和抗體等。
5.單核吞噬系統應答 HIV感染者單核-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殺傷微生物功能、抗原遞呈能力和趨化能力都受到中等程度的受損。
6.其他免疫系統反應 HIV感染晚期遲發性超敏反應缺失或減弱,IL-2、γ-IFN等淋巴因子產生減少,IL-2受體表達降低,循環免疫復合物水平增高等。
三、真菌感染免疫
真菌是廣泛分布于自然界的一大類真核細胞型微生物。由于抗生素、類固醇激素、細胞毒藥物及免疫抑制劑的應用,器官移植、透析療法以及放射治療等技術的廣泛開展,真菌感染性疾病的發生率明顯增加,從而使真菌感染免疫日益受到重視。在外科疾病中最常發生機會致病性真菌病。肺孢子蟲病常發生在AIDS病人。
(一) 常見機會致病性真菌病的主要免疫學特征
1.念珠菌病(candidiasis)的主要免疫學特征 感染源常常是機體正常菌叢,緊密的粘膜屏障構成了機體主要的非特異性防御機制,吞噬細胞除了依靠細胞外黏附作用攻擊菌絲外并可吞噬酵母菌。中性粒細胞減少癥病人易發生血源性傳播以及細胞免疫缺陷者易患侵入性粘膜疾病,AIDS病人本病的主要特征是鵝口瘡、霉菌性食管炎、霉菌性陰道炎。粘膜皮膚的慢性念珠菌病是免疫缺陷者的特殊癥狀。
2.隱球菌病(cryptococcosis)的主要免疫學特征 隱球菌在肺中生長后獲得莢膜,隱球菌帶莢膜后可逃避吞噬,莢膜多糖可激活抑制性T細胞,削弱宿主防御機能。本病在細胞免疫缺陷如AIDS病人中較為常見。莢膜多糖的檢測有助于診斷。
(二)肺孢子蟲病(pneumocystosis)的主要免疫學特征
感染主要發生在細胞免疫缺陷的病人或伴有嚴重低蛋白血癥、鈣營養不良的兒童。病變主要在肺泡和肺間質,肺外感染罕見。肺孢子蟲病是診斷AIDS的一個重要依據。
四、感染免疫在外科中的地位
外科感染是比較常見的外科疾病之一,甚至已經認為其與某些腫瘤的發生發展以及器官移植的預后都有密切關系。機體一旦出現感染就會產生免疫應答,感染免疫的不同結局影響外科的治療決策。同時,絕大多數外科的診斷和治療都涉及到免疫學技術并對機體免疫產生影響。許多外科危重的全身感染性疾病逐漸提倡包括免疫干預的外科綜合治療。免疫學知識是對外科治療的重要補充,掌握機體抵御感染的免疫學知識對于合理運用手術及其它治療原則來治療感染是必要的。
(一) 外科感染免疫的結局
1.當機體的免疫力占優勢時,感染便局限化,有的自行吸收或形成膿腫。
2.當機體的免疫力與致病微生物的毒力處于相持狀態時,感染病灶被局限,隨后形成潰瘍、瘺管、竇道或硬結,進而被纖維組織包圍,不易愈合。當免疫力下降時,感染重新發作。
3.在致病微生物的毒力超過機體免疫力時,感染不能局限,迅速向全身擴散,導致全身性感染。同時,激發機體廣泛的劇烈的免疫反應。
(二) 外科感染的免疫學防治
借助主動或被動免疫可預防某些外科感染。如應用破傷風類毒素通過主動免疫預防破傷風桿菌感染;用破傷風抗毒素通過被動免疫中和相應外毒素。外科感染的免疫治療方面雖起步較早,但直到分子免疫學快速發展的今天才有所進展。如自身菌苗用于治療反復發作的、抗菌素治療無效的化膿性感染;參與炎癥發生發展的細胞因子如TNF的單克隆抗體用于治療感染性休克以及抗粘附分子或其受體的單克隆抗體用于抑制白細胞在感染灶中過度聚集,減輕炎癥反應。
------分隔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