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的發病機制及特點是消化內科主治醫師考試輔導資料,衛生資格考試吧整理內科主治醫師考試消化內科學專業復習資料供大家參考復習:
。—)滲透性
1.機制:糖酶缺乏或瀉藥導致腸腔內不被吸收的滲透活性溶質增加致腹瀉;
2.特點:①禁食48小時后腹瀉減輕或停止;②血漿-糞便溶質差;
(二)分泌性
1.機制:多種促分泌物致腸內電解質過度分泌。促分泌物如:①細菌腸毒素(霍亂弧菌內毒素);②內源性促分泌物(血管活性腸肽瘤);③導瀉物(短腸綜合征);
2.特點:每日大便量超過1L,水瀉無膿血;血漿-糞溶質差小于50mmol/LH20;糞pH偏中/堿性;禁食48小時后腹瀉持續存在。
(三)滲出性
1.機制:黏膜大量滲出病理性滲出物;主要分為①感染性(炎癥性腸。;②非感染性(腫瘤、免疫、理化或血管因素、放射損傷、維生素缺乏等);
2.特點:糞便混有滲出液和膿血。
。ㄋ模┪改c運動功能異常
1.機制:促動力性激素或介質、腸腔內容增大致反射性剌激使腸道運動加速;腸神經病(腸易激綜合征、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等)。
2.特點:糞便稀爛不含滲出物,伴腸鳴亢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