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尸體護理
確認病人死亡后,由醫生開具死亡診斷書,護士應盡快進行尸體護理。作好尸體護理不僅是對死者人格的尊重,對死者家屬也是極大的安慰,是人道主義精神和護理職業道德的體現。護士應嚴肅認真地進行尸體護理工作,尊重病人的遺愿,滿足其親屬的合理要求。
(一)目的
1.保持尸體整潔,姿勢良好,易于辨認。
2.給家屬以安慰,減輕哀痛。
(二)操作方法
1.評估
(1)死者的診斷、死亡時間、原因、死亡診斷書,是否有傳染病。
(2)死者面容,尸體清潔程度,有無傷口或引流管等。
(3)死者的民族、宗教信仰,以及死者家屬對死亡的態度。
2.操作前準備
(1)用物準備:治療盤內備衣褲,包尸單或尸袍,尸體識別卡三張,剪刀,血管鉗,梳子,不脫脂棉花適量,繃帶,松節油;擦洗用具;有傷口及引流管者備換藥敷料;必要時備隔離衣及手套等。
(2)環境準備:安排單獨房間或用屏風遮擋,保持安靜、肅穆。
3.操作步驟
(1)護士洗手,戴口罩,填寫3張尸體識別卡。
(2)備齊用物,攜至床旁,大病房用屏風遮擋,以保護其隱私。
(3)勸慰家屬暫時離開病房,家屬不在應盡快通知。
(4)撤去一切治療用物,以便于進行尸體護理。
(5)將床放平,尸體仰臥,頭下墊一枕頭,以防面部淤血變色,兩臂置于身體兩側,脫去衣褲,留一大單遮蓋尸體。
(6)洗臉,閉合口、眼。如眼瞼不能閉合,可用毛巾濕敷或按摩后。將眼瞼閉合;如不能閉口,可輕揉下頜或用繃帶托起,如有義齒將其裝上,以維持尸體良好的外觀。
(7)脫去衣褲,擦洗上肢、胸腹部、背部、臀部及下肢;有傷口要更換敷料,有引流管應拔出,再縫合或用蝶形膠布封住并包扎;如有膠布痕跡用松節油擦凈。
(8)用棉花將口、鼻、耳、陰道、肛門等孔道塞住,以防體液外溢,注意棉花不要外露。
(9)將衣褲穿上,梳理頭發,撤去大單,將第一張尸體識別卡系于腕部。
(10)將尸體移放于平車的尸單上,用尸單包裹尸體;也可將尸體放入尸袍中,拉上拉鏈。
第二張尸體識別卡系于尸體腰間的尸單或尸袍上。送至太平間或由太平間來人接走尸體。將第三張尸體識別卡交給太平間工作人員。
(11)到太平間,將尸體置于停尸屜內,并將第三張尸體識別卡系在停尸屜外。
(12)填寫死亡通知單,按出院病人護理進行床單位、用物的消毒及文件的處理,體溫單上填寫死亡時間,并按出院手續辦理結賬。
(13)清點遺物交給家屬。如家屬不在,應由兩人共同清點,并列出清單,交護士長保存。
(三)注意事項
1.病人死亡后,應由醫生開具死亡診斷書,護士盡快進行尸體護理,以防僵硬。
2.尸體識別卡應正確放置,以便于識別尸體。
3.如為傳染病病人,應用消毒液清潔尸體,孔道應用浸有1%氯胺溶液的棉球進行填塞,包裹尸體應用一次性的尸單或尸袍,并裝入不透水的袋子中,外面作傳染標志。
4.護士作尸體護理,態度應嚴肅、認真,滿足家屬的合理要求,使其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