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第三節 水痘
一、病因及發病機制
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屬皰疹病毒科,為DNA病毒,只有一個血清型。人是該病毒惟一的已知自然宿主。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在體外抵抗力弱。
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屬主要由飛沫傳播,也可經接觸感染者皰液或輸入病毒血癥期血液而感染,病毒侵入機體后在呼吸道黏膜細胞中復制,而后進入血流,在單核巨噬細胞系統內再次增殖后釋放人血,形成病毒血癥,引起全身各組織器官的病理性損害。
二、流行病學
1.傳染源 水痘病人是惟一的傳染源,出疹前1日至皰疹部結痂時均有傳染性,且傳染性極強。
2.傳播途徑 主要通過空氣飛沫傳播。
3.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以1~6歲兒童多見,傳染后可獲得持久免疫。
4.流行特點 以冬、春季高發。
三、臨床表現
1.潛伏期 平均14天。
2.前驅期 可無癥狀或僅有輕微癥狀,持續1—2天迅速進入出疹期。
3.出疹期 發熱第1天就可出疹,其皮疹特點是:
1) 皮疹按紅斑疹、丘疹、皰疹、結痂的順序演變。連續分批出現,,同一部位可見不同性狀的皮疹。
2) 皮疹為向心性分布,軀干部皮疹最多,四肢皮疹少,手掌和足底更少。
3) 部分患兒皰疹可發生于口腔、咽喉、結膜和陰道黏膜,破潰后形成淺潰瘍。
4)水痘內容物由清亮變為混濁,皰壁薄易破,瘙癢感重,一般愈后不留瘢痕。
并發癥 水痘為自限性疾病,一般l0日左右自愈,可繼發皮膚細菌感染及水痘腦炎、水痘肺炎、水痘肝炎、間質性心肌炎、腎炎等。
四、輔助檢查
血象:白細胞正常或稍高,可做血清特異性抗體IgM檢查。
五、治療原則
1.對癥治療 退熱避免使用阿司匹林
2.抗病毒治療 首選阿昔洛韋,須在發病后24小時內使用
3.禁用皮質激素及免疫抑制劑,以防病毒播散。
4.頻譜儀照射
六、護理措施
1.觀察體溫變化
2.皮膚護理 防止繼發感染
3.病情觀察 及早發現并發癥并予以相應的治療及護理。
4.預防感染的傳播
無并發癥的患兒多在家隔離治療,至皰疹全部結痂或出疹后7天止。托幼機構中若發現水痘患兒應檢疫3周。體弱、免疫缺陷者,應在接觸水痘后72小時內給予水痘—帶狀皰疹免疫球蛋白,或恢復期血清肌內注射。
5.健康教育
例:水痘皮疹的分布特點是:
A.分批出現,向心性分布
B.呈離心性分布
C.開始為面部、頭皮,以后至軀干
D.無癢感
E.不出現在口腔、結膜、生殖器等處
參考答案解析:A
具體內容參閱水痘“皮疹特點”。
報名信息:護士資格考試報名入口 www.21wecan.com
2011年護士資格考試報名條件
護士資格證與執業證的問題
2011年護士資格考試政策
初級護師考試報名網站
2011年護士資格證考試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