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農業勞動衛生特點
我國農村人口約占全國人口的80%,其中約有半數從事農業生產勞動。農業生產勞動除種植業外,還包括林、牧、副、漁。農業生產的作業場所不固定,生產環境、勞動條件不像工礦企業那樣比較穩定,勞動者所處環境、勞動條件、勞動強度、作業方式、個人的經濟文化水平等都有很大的差別。所以農業勞動衛生問題相對復雜的多。
(一)農業生產勞動中的特點
1.受自然條件影響大 與工業生產的“人工環境”不同,農業生產的作業環境絕大多數是自然露天的環境。外界不良因素如寒冷、潮濕、炎熱、日曬及自然界其它物理、化學、生物因子直接作用于勞動者,而且這些不利的自然因素難以人為的消除。
2.工種繁多 農業生產勞動有手工勞動和機械勞動,每個人在不同的時間內可能從事不同的作業,由于頻繁的轉換作業類型、作業方式和勞動條件而使之接觸的職業危害因素的種類也隨之頻繁的轉換。
3.勞動者分散 勞動者缺乏統一的組織,分散勞動,勞動的場所、勞動時間、作息時間間隔不相同,給作業場所的衛生學評價及衛生措施的實施增加了困難。
4.缺乏勞動衛生服務 農業勞動缺乏專門的勞動衛生管理機構和勞動衛生服務,目前也無針對農村勞動衛生和勞動保護的法規。
(二)農業勞動衛生存在的問題
1.傳統農業的勞動衛生
(1)值接受地理、季節和氣象變化影響
(2)與手工操作有關的工效學問題
(3)其它傷害
2.農業機械化操作的勞動衛生與安全
(1)噪聲和振動
(2)外傷
(3)有害氣體
3.生物性有害因素及所致病損
(1)人畜共患疾病、蟲媒疾病與寄生蟲病
(2)農業皮炎
4.農業粉塵及所致肺部疾患
(1)農民肺
(2)農業性哮喘
(三)全科醫生在農業勞動衛生服務中的作用
基于以上農業勞動衛生的特點,全科醫生在農業勞動衛生中的作用除提供一般的衛生服務外,還應針對不同地區、不同作業人群,提供衛生咨詢服務、保健指導、進行農業勞動衛生的健康宣傳教育。如在夏季宣傳如何避免和救治中暑和農藥中毒,在冬季宣傳如何防止凍傷,如何正確使用農業機械防止傷害事故的發生,在播種過程中如何防止農肥中的微生物侵入皮膚引起皮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