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癥狀及治療
肝硬化是一種常見的慢性、進行性、彌漫性肝病。肝硬化好發于男性,多見于中年人。臨床上呈慢性經過,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損害和門脈高壓癥狀。晚期常發生嚴重并發癥。肝硬化治療應遵循專科化、個體化、內外科結合的原則。
1、肝硬化的癥狀有哪些
2、肝硬化治療方法有哪些
3、肝硬化的預后
肝硬化的臨床表現一般分為代償期和失代償期兩個階段:因肝硬化起病緩慢,少數可十到數十年無癥狀。隨后肝臟逐漸縮小,脾臟進行性增大。代償期病人癥狀輕微或無癥狀,可在無意中或體檢中發現脾腫大。代償期患者癥狀主要為肝功能減退和門脈高壓兩大癥候群。
肝功能減退癥狀
乏力、消瘦、納差、腹脹、惡心、嘔吐、腹瀉、黃疸、牙齦出血、鼻出血、踝部浮腫、面色灰暗、肝掌、蜘蛛痣。男性病人可有乳房發育、性功能減退;女性病
人可有閉經、月經不調。
門脈高壓癥狀
脾臟腫大、腹壁靜脈曲張、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直腸靜脈曲張、門脈高壓性胃病。曲張靜脈破裂時可出現嘔血及便血,特別是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是肝硬化主要致死病因之一。
肝硬化早中期的治療
堅持飲食調理和適度休息以及藥物治療為主,針對是否合并肝炎病毒復制分別以護肝藥物和抗病毒復制藥物。適當口服維生素、氨基酸類以及能量合成類藥物,避免大運動量的鍛煉,注意勞逸結合。飲食優先考慮富營養和易消化吸收,以高熱量,高蛋白質、維生素豐富的食物為宜。減少高脂肪含量、高鹽食物。
繼發門脈高壓癥的治療
繼發門脈高壓癥則以外科手術治療為主。針對嚴重食管胃底靜脈曲張 、重度脾腫大或嚴重脾功能亢進,分別采取賁門周圍血管離斷術、脾切除術等方式。手術好處在于:a 預防和治療肝硬化導致的上消化道大出血。B 糾正脾功能亢進導致的貧血。C 改善肝臟的灌流,降低門脈壓力,肝功能好轉,消化功能和生活質量明顯提高。任何一種肝硬化手術前必須經專科醫生充分評估肝臟功能,如出現黃疸、大量腹水或嚴重的低蛋白血癥均不適宜手術,手術會導致肝衰竭甚至死亡等嚴重后果。
晚期肝硬化則采取綜合的保守治療手段。60歲以下的終末期肝硬化患者可考慮肝移植。
肝硬化的預后受多方面因素影響,如病因、病理類型、肝功能狀態及并發癥等。以下幾點可供參考:
1、病因明確且祛除者,預后較好。如酒精性肝硬化嚴格戒酒后,可長期存活,或維持在代償階段。
2、肝腫大者要比肝縮小者預后好。有人報告,能觸及肝臟者三年存活率64%,不能觸及肝臟者45%。可能與肝臟體積較大者有功能的肝細胞數較多有關。
3、 腹水一旦形成,常提示預后差。特別是那些須大劑量利尿劑方可控制的腹水,預后更差。
4、黃疸急劇出現或重度者預后不良,輕微黃疸對預后無大影響。
5、 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程度越重,出血的幾率越高。預后越差。
6、肝性腦病的出現提示預后不良,特別是無明顯誘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