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要求 :
一、了解胃炎是一常見病。
二、掌握本病的臨床表現和診斷要點。知道應鑒別的疾病。
三、了解本病的防治原則。
講課時數 : 2 學時
教學內容 :
急性胃炎
慨述 : 急性胃炎是一種常見病 , 重點介紹急性糜爛性胃炎。
病因和病理: 急性應激、藥物、化學或物理刺激、感染或細菌毒素、胃粘膜易感性等。胃粘膜呈急性炎癥、滲出、糜爛、出血等。
臨床表現 : 扼要講解消化道癥狀和全身癥狀。
診斷和鑒別診斷 :
診斷 : 重點講解本病診斷主要根據病史 , 癥狀和體征 . 確診則有賴于急診胃鏡檢查。
治療 : 主要強調及早去除病因 , 早期使用制酸劑 , 必要時輸液、止血 , 對癥治療。
慢性胃炎
概述 : 概念、發病率。 介紹按病變發生的主要部位的分類法 , 闡述這種分類的依據、優點和沿用分類法的聯系。
病因和發病機理 : 指出病因未明 , 介紹可能的發病因素 , 如幽門螺旋桿菌 , 飲食 , 酒精、膽汁反流 , 感染和免疫等因素。闡明病因和分類的關系。
病理 : 慢性淺表性胃炎和萎縮性胃炎的病理學特征。
臨床表現 :指出不少病例無特殊典型癥狀和體征。部分病例是無癥狀。闡明胃體胃炎和胃竇胃炎的不同臨床表現及其產生的病理生理基礎 , 指出前者在國內少見。
輔助檢查:
一、介紹五肽胃泌素胃泌酸試驗和胃脫落細胞檢查對本病的診斷價值。
二、介紹幽門螺旋桿菌的有關檢查方法。
三、著重介紹胃鏡檢查的主要發現和診斷價值。
診斷和鑒別診斷 :介紹診斷方法和應鑒別的疾病 , 指出早期診斷對治療本病及預防胃癌的意義。
治療 :
一、消除病因
二、對癥治療
三、幽門螺旋桿菌根除治療方案。
預后 : 指出及時治療可能治愈 , 少數萎縮性胃炎可演變為胃癌 , 強調嚴密隨防。
預防 : 消除病因 , 注意飲食衛生。
教學方法 :
一、典型慢性胃炎病例課前示教。
二、胃炎的胃鏡檢查掛圖。有條件時課后放映胃炎的胃鏡檢查幻燈片 , 錄象片 , 多媒體課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