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太陽病
(一)提綱
1、太陽病: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1)
2、太陽中風證: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2)
3、太陽傷寒證: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為傷寒。(3)
4、太陽溫病: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6)
(二)太陽病本證
1、桂枝湯證
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干嘔者,桂枝湯主之。(12)
病機:風邪襲表,衛強營弱,營衛失調
治則:解肌祛風,調和營衛
組成:桂枝 芍藥 甘草 生姜 大棗
服法:服已須臾,啜熱稀粥,遍身縶縶微似有汗者益佳。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時觀之。
適應證:1)頭痛,發熱,汗出,惡風
2)太陽病,初服桂枝湯,反煩不解者,先刺風池、風府,卻與桂枝湯則愈。
3)傷寒發汗已解,半日許復煩,脈浮數
4)太陽病,下之后,其氣上沖者
5)病常自汗出者,此為榮氣和,榮氣和者,外不諧,以衛氣不共榮氣諧和故爾。以榮行脈中,衛行脈外,復發其汗,榮衛和則愈
6)病人臟無他病,時發熱自汗出而不愈者,此衛氣不和也,先其時發汗則愈
2、麻黃湯證
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湯主之。(35)
病機:衛陽被遏,營陰郁滯
治則:發汗解表,宣肺平喘
組成:麻黃 桂枝 甘草 杏仁
煎服:先煮麻黃。溫服八合,覆取微似汗。
3、大青龍湯證
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之。服之則厥逆,筋惕肉瞤,此為逆也。(38)
病機:太陽傷寒兼里熱證
治法:辛溫解表,內清郁熱
組成:麻黃 桂枝 甘草 杏仁 生姜 大棗 石膏
煎服:先煮麻黃。取微似汗。
4、小青龍湯證
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干嘔,發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者,小青龍湯主之。(40)
病機:太陽傷寒兼里停水飲證
治法:辛溫解表,溫化水飲,表里雙解
組成:麻黃 芍藥 細辛 干姜 甘草 桂枝 五味子 半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