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評估
(1)病人的病情、診斷、膀胱沖洗目的。
(2)病人的意識及心理狀態,對膀胱沖洗操作接受的程度。
3.計劃
(1)病人準備:病人及家屬理解膀胱沖洗的目的、過程及需要注意的事項;指導病人配合操作方法,使其主動配合。
(2)環境準備:屏風遮擋病人,酌情關閉門窗。
(3)用物準備:
1)開放式膀胱沖洗用物:①無菌治療盤內置:治療碗2個、鑷子1個、75%乙醇棉球數個、紗布2塊、膀胱沖洗器1個。②彎盤、便器等。
2)密閉式膀胱沖洗用物:①無菌治療盤內置;治療碗1個、鑷子1個、75%乙醇棉球數個、紗布2塊、膀胱沖洗裝置1套、血管鉗1個。②開瓶器、調節器、輸液架、輸液吊籃、便盆各1個。
3)按醫囑準備沖洗溶液。灌入溶液溫度38~40℃。前列腺肥大摘除手術后病人用冰生理鹽水灌洗。
4.實施
(1)按留置導尿管術進行操作,并排空膀胱。
1)開放式膀胱沖洗術操作要點:①分開留置導尿管與引流管接頭連接處,用75%乙醇棉球分別消毒導尿管口與引流管接頭處,并將引流管接頭用紗布包裹。操作中防止導尿管與引流管接頭污染。②膀胱沖洗器吸取沖洗溶液后,接導尿管緩慢注入膀胱,注入時避免壓力過大。③注入200~300ml,取下膀胱沖洗器,讓沖洗液自行流出或用膀胱沖洗器輕輕吸出。如此反復沖洗至膀胱沖洗液澄清為止。④流出液不得再注入膀胱。若流出液量<注入液量,應考慮有血塊或膿液堵塞留置導尿管,可增加沖洗次數或更換留置導尿管。膀胱沖洗中若病人感覺不適,應酌情減慢或停止沖洗;密切觀察病情或報告醫生及時處理。若膀胱沖洗過程中病人出現劇烈疼痛或流出液有鮮血,要停止沖洗,報告醫生及時處理。
2)密閉式膀胱沖洗術操作要點:①將膀胱沖洗裝置導管針頭,按無菌操作法插入沖洗溶液瓶塞中。將沖洗溶液瓶置于輸液吊籃內倒掛于輸液架上,將沖洗導管排氣后用血管鉗夾閉。②分開留置導尿管與引流管接頭連接處,用75%乙醇棉球分別消毒導尿管口與引流管接頭處,并將導尿管口與引流管接頭分別與“Y”形管的兩個分管連接,“Y”形管的主管連接沖洗導管。“Y”形管的位置要低于恥骨聯合。③夾閉引流導管,開放沖洗導管,使沖洗液滴入膀胱,滴數為60~80滴/分。當沖洗液滴入200~300ml后或病人有尿意時,夾閉沖洗導管,放開引流導管,將沖洗液全部引流出來。再夾閉引流導管,如此反復沖洗。注意沖洗溶液液面距離床面60cm,以便產生一定壓力,使液體順利進入膀胱。滴入速度不宜過快,以免病人產生強烈尿意,導致膀胱收縮,迫使沖洗液從導尿管與尿道之間隙流出尿道外。如系滴入治療性藥物時,須在膀胱內保留30分鐘后再引流至體外。④沖洗量500~1000毫升/次,3~4次/天,沖洗過程中要經常詢問病人感受,觀察引流液性狀,若病人出現不適或流出液有鮮血,要停止沖洗,報告醫生及時處理。
(2)沖洗完畢,取下膀胱沖洗裝置,消毒導尿管口與引流管接頭處并連接。清潔外陰部,固定好導尿管及引流管。整理床單位。記錄沖洗液名稱、沖洗量、引流量、引出液性質、沖洗過程中病人反應等。
(3)健康教育:向病人及家屬講解膀胱沖洗的目的、護理方法及需要注意的事項,鼓勵主動配合和參與護理。說明攝入足夠水分對預防泌尿系統感染的重要性。每天飲水量應維持在2000ml左右,使其產生足夠的尿量沖洗尿路,預防尿路感染發生。
5.評價
(1)無菌觀念強,操作程序正確,方法熟練,操作過程無污染。
(2)操作中注意關心、體貼和保護病人。
(3)能夠對病人正確進行健康教育。
習題:
密閉式膀胱沖洗術沖洗液滴入膀胱的速度是
A.20~40滴/min
B.30~50滴/min
C.40~60滴/min
D.60~80滴/min
E.80~100滴/min
『正確答案』D
五、尿標本采集
尿液生成的過程包括腎小球濾過作用,腎小管、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作用,以及腎對尿的濃縮和稀釋作用。尿的質和量,主要反映腎臟本身的結構和功能狀態,也可反映機體其他方面的某些病理變化。臨床上采集尿標本作物理、化學、細菌學及顯微鏡等檢查,可了解病情,協助診斷和觀察治療效果等。
(一)尿常規標本采集
1.目的 檢查尿液色澤、透明度、pH、比重、葡萄糖、蛋白、細胞、管型、酮體、隱血等。
2.評估
(1)病人的臨床診斷,目前治療情況。
(2)需要檢查的項目和目的。
(3)病人對檢查的了解程度和配合能力。
3.計劃
(1)病人準備;病人及家屬了解收集標本的目的及方法。
(2)環境準備:隱蔽的環境,必要時屏風遮擋。
(3)用物準備:尿杯,標記病室、床號、姓名的化驗單,必要時備尿壺。
4.實施 尿常規標本采集操作要點:
(1)核對醫囑,將化驗單的附聯填寫病室、床號、姓名后貼于尿杯上。
(2)核對病人并解釋留取尿常規標本的目的與方法。女病人月經期不宜留取尿標本。作早孕診斷試驗應留取晨尿標本。
(3)能夠自理的病人,可給其尿杯,自行留取尿液30ml左右。行動不方便的病人,可協助在床上使用清潔便器留取,然后取足量倒于尿杯中。留置導尿管病人,于集尿袋下方引流口處收集。嬰兒或尿失禁病人可用尿袋協助收集。收集尿常規標本時注意,會陰部分泌物過多時,應先清潔或沖洗后再收集尿常規標本。必要時屏風遮擋病人。
(4)及時送檢。
5.評價根據檢查的項目正確留取標本,能夠與病人有效交流。
(二)中段尿培養標本采集
1.目的 用于進行細菌學檢查和細菌敏感試驗,以了解病情,協助診斷與治療。
2.評估 同尿常規標本采集。
3.計劃
(1)病人及環境準備:同尿常規標本采集。
(2)用物準備:無菌導尿用物,無菌有蓋試管,清潔手套,標記病室、床號、姓名的化驗單,便器,必要時備屏風。
4.實施 中段尿培養標本采集操作要點:
(1)核對醫囑,將化驗單的附聯填寫病室、床號、姓名后貼于無菌有蓋試管上。
(2)核對病人并解釋留取中段尿培養目的與方法。必要時屏風遮擋病人,協助取適當臥位,放好便器。
(3)按無菌導尿操作法清潔、消毒外陰部及尿道口。
(4)囑咐病人將前段尿液排于便器內,留取中段尿30ml左右于無菌有蓋試管中,并蓋好。其余尿排于便器內。注意留取中段尿時試管口切勿觸及外陰。
(5)清潔外陰,協助病人穿褲子,整理床單位。將中段尿培養標本立即送檢。
5.評價同尿常規標本采集。
(三)12小時或24小時尿標本采集
1.目的 作尿生化檢查及尿濃縮檢查結核桿菌等。
2.評估 同尿常規標本采集。
3.計劃 12小時或24小時尿標本采集操作要點:
(1)病人及環境準備:同尿常規標本采集。
(2)用物準備:能盛3000~5000ml尿的容器,防腐劑,標記病室、床號、姓名的化驗單。
4.實施
(1)核對醫囑,將化驗單的附聯填寫病室、床號、姓名,并注明留尿的起止時間后貼于留尿容器上。
(2)核對病人并解釋留取尿液目的、方法,注意留取時間要準確,以保證檢查結果正確性。
(3)留取12小時尿標本時,請病人于晚7:00排空膀胱后開始留尿于容器中,至次晨7:00最后一次留尿于容器中。留取24小時尿標本時,請病人于早7:0O排空膀胱后開始留尿于容器中,至次晨7:00最后一次留尿于容器中。不方便的病人可將尿液先排在尿壺中,再收集到留尿容器中。留尿容器應放在陰涼處,根據要求留取的尿液中要加防腐劑。尿液中不得混有糞便。
(4)留取最后一次尿液后,要測量尿液總量,及時送檢。
習題:
為糖尿病病人留尿作尿糖定量檢查采集尿標本的方法是
A.留清晨第1次尿約100ml
B.隨時留尿100ml
C.飯前留尿100ml
D.留24h尿
E.用中段尿法留尿5ml
『正確答案』D
5.評價同尿常規標本采集。
6.常用防腐劑的作用及用法
(1)甲醛:
1)作用:固定尿液中有機成分,防止細菌生長。用于作尿愛迪計數等。
2)用法:每30ml尿液加40%甲醛1滴。
習題:
留24h尿標本時加入甲醛的作用是:
A.固定尿中有機成分
B.防止尿液中的激素被氧化
C.防止尿液被污染變質
D.保持尿液中的化學成分不變
E.防止尿液改變顏色
『正確答案』A
(2)濃鹽酸:
1)作用:使尿液在酸性環境中,防止尿中激素被氧化。用于作內分泌系統的檢查,如:17-羥類固醇、17-酮類固醇等。
2)用法:24小時尿中加濃鹽酸5~10ml。
習題:
留24小時尿標本作17-羥類固醇檢查,為防止尿中激素被氧化,其標本應加的防腐劑是:
A.甲苯
B.濃鹽酸
C.甲醛
D.稀鹽酸
E.亞硝酸鈉
『正確答案』B
(3)甲苯:
1)作用:防止細菌污染,延緩尿液中化學成分的分解。用于作尿蛋白定量、尿糖定量、測定尿中鉀、鈉、氯、肌酐、肌酸等。
2)用法:尿液表面加甲苯數滴,使之形成薄膜覆蓋在尿液表面,常用作尿蛋白定量、尿糖定量檢查。如測定尿中鉀、鈉、氯、肌酐、肌酸等需加甲苯10ml。
習題:
收集24h尿液測定肌酐、肌酸需加的防腐劑是:
A.石蠟油
B.稀鹽酸
C.40%甲醛
D.濃鹽酸
E.甲苯
『正確答案』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