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顏色 正常尿液由于尿膽原和尿色素所致顏色呈淡黃色或深黃色。尿液濃縮時量少而色深。食用大量胡蘿卜或維生素B2,尿液可呈深黃色。
病理情況下尿液可出現以下變化:
(1)血尿:血尿顏色的深淺,與尿中紅細胞含量有關,尿液中含大量紅細胞時呈洗肉水色。血尿見于急性腎小球腎炎,輸尿管結石,泌尿系統腫瘤、結核及感染等。
(2)血紅蛋白尿:大量紅細胞在血管內破壞,形成血紅蛋白尿,呈濃紅茶色或醬油色,隱血試驗呈陽性。見于血型不符合輸血后的溶血、惡性瘧疾及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等。
(3)膽紅素尿:膽紅素尿呈深黃色或黃褐色,震蕩尿液后出現的泡沫也呈黃色。見于阻塞性黃疸及肝細胞性黃疸。
(4)乳糜尿:因其尿中含有淋巴液,故尿液呈乳白色。見于絲蟲病。
4.透明度 新鮮尿液澄清、透明。放置后的尿液可出現微量絮狀沉淀物或渾濁,是粘蛋白、核蛋白、鹽類及上皮細胞等凝結而成。尿液中有蛋白不影響透明度,但是振蕩時能產生較多不易消失的泡沫。新鮮尿液若出現渾濁有以下情況:
(1)正常情況:尿液中含有大量的尿鹽,尿液冷卻后出現微量絮狀沉淀物,使尿液渾濁。但給尿液加熱、加酸或加堿后,尿鹽即可溶解,尿液澄清。
(2)異常情況:當尿液中含有大量膿細胞、紅細胞、上皮細胞、細菌或炎性滲出物時,新鮮尿液即可呈白色絮狀渾濁。但給尿液加熱、加酸或加堿后,尿液渾濁度不變,常見于泌尿系統感染。
5.氣味 尿液久置后,尿素分解產生氨,故有氨臭味。若新鮮尿液就有氨臭味,可懷疑有泌尿系統感染。
6.比重 成人在正常情況下,尿比重波動在1.015~1.025之間,一般情況尿比重與尿量呈反比。尿比重的高低主要取決于腎臟的濃縮功能。尿比重經常固定在1.010左右提示有嚴重腎功能障礙。
7.pH 一般尿液pH為4.5~7.5,平均值為6。飲食會影響尿液pH,如:進食大量蔬菜尿液pH呈堿性;進食大量肉食尿液pH呈酸性。
(三)常見的異常排尿
1.膀胱刺激征 膀胱刺激征的主要癥狀是尿頻、尿急、尿痛。尿頻是指單位時間內排尿次數增多,主要由于膀胱炎癥或機械性刺激引起;尿急是指病人突然產生強烈尿意,且不能控制需立即排尿,主要由于膀胱三角區或后尿道的刺激,使排尿反射活動特別強烈;尿痛是指排尿時膀胱和尿道產生疼痛,主要由于膀胱及尿道病損區受刺激引起。有膀胱刺激征的病人常伴有血尿。
2.尿潴留 尿潴留指尿液制造功能正常,但大量尿液蓄積在膀胱內無法自主排出的狀態。尿潴留時膀胱高度膨脹,膀胱容積可增至3000~4000ml,膀胱尖可至臍部。其癥狀是下腹部脹痛,排尿困難。查體可見恥骨上膨隆,捫及囊樣包塊,有壓痛,叩診呈實音。
尿潴留常見的原因有:
(1)機械性梗阻:膀胱頸部、尿道被周圍結構壓迫或有梗阻性病變,如:前列腺肥大、糞結石或腫瘤壓迫尿道,造成排尿受阻。
(2)動力性梗阻:由于排尿功能障礙引起,而膀胱、尿道無器質性梗阻病變,如:外傷、疾病或使用麻醉劑所致脊髓初級排尿中樞活動障礙或抑制,不能形成排尿反射;手術切除前列腺、子宮等膀胱鄰近器官時造成支配膀胱的神經損傷。
(3)其他原因:包括某些心理因素,如焦慮、窘迫使得排尿不能及時進行。由于尿液存留過多,膀胱過度充盈,致使膀胱收縮無力造成尿潴留。某些藥物,如:鎮靜劑、鴉片、抗組胺藥及抗痙攣藥等均可影響排尿反射造成尿潴留。排尿姿勢引起的不能用力排尿或不習慣臥床排尿等。
3.尿失禁 尿失禁指排尿失去意識控制或不受意識控制,膀胱內的尿液不自主地流出。
(1)真性尿失禁:即膀胱內有存尿則會不自主地流出,使膀胱處于空虛狀態。
原因:脊髓初級排尿中樞與大腦皮質之間聯系受損,如;昏迷、截癱,因排尿反射失去大腦皮質的控制,膀胱逼尿肌出現無抑制性收縮;因手術、分娩所致的膀胱括約肌無力及損傷或支配括約肌的神經損傷,病變所致膀胱括約肌功能障礙。
(2)假性尿失禁或稱充溢性尿失禁:即膀胱內有大量的尿液,當充盈達到一定壓力時,即可不自主溢出少量尿液。膀胱內壓力降低時,排尿立即停止,但膀胱仍呈脹滿狀態尿液不能排空。
原因:脊髓初級排尿中樞活動受抑制,膀胱內充滿尿液時內壓增高,迫使少量尿液流出。
(3)壓力性尿失禁:即當咳嗽、打噴嚏、大笑或運動時腹肌收縮,腹內壓升高,使尿液不自主地少量流出。
原因:膀胱括約肌張力減低、骨盆底部肌肉及韌帶松弛。多見于肥胖及中老年女性。
習題:
膀胱刺激征的表現是:
A.尿急、腰痛、尿頻
B.尿頻、尿急、尿多
C.尿頻、尿多、尿痛
D.尿急、尿痛、尿頻
E.尿多、尿急、尿痛
『正確答案』D
解女士,25歲,妊娠39周,于2:30正常分娩。6:40病人主訴下腹脹、痛。視診:下腹膀胱區隆起;叩診:恥骨聯合上鼓音。病人存在的健康問題是:
A.分娩后疼痛
B.體液過多
C.排尿異常
D.尿潴留
E.有子宮內膜感染的可能
『正確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