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與排尿有關的護理技術
(一)導尿術
導尿術是指在嚴格無菌操作下.將導尿管經尿道插入膀胱引流尿液的方法。
導尿過程若操作不當極易引起醫源性泌尿系統感染。因此,只有在非常必要的情況下,方可執行導尿術。
1.目的
(1)為使用其他措施無效的尿潴留病人,引出尿液,解除痛苦,導尿是最后的方法。
(2)為下腹部或骨盆手術病人術前及術中排空膀胱,以避免誤傷膀胱或術后膀胱減壓。
(3)協助診斷。如:留取未受污染的尿液作尿細菌培養;了解危重及休克病人尿量,觀察。腎臟功能;測量膀胱容量、壓力及檢查殘余尿容量,鑒別無尿及尿潴留;進行膀胱及尿道造影等。
(4)為膀胱腫瘤病人進行膀胱內注入藥物進行化療。
2.評估
(1)病人的病情、診斷、意識狀態及合作程度。
(2)病人的心理狀態,對導尿操作接受的程度。
(3)病人膀胱充盈程度、會陰部清潔程度及局部皮膚情況。
3.計劃
(1)病人準備:病人及家屬理解導尿操作目的、過程及需要注意的事項;指導病人配合操作方法,使其主動配合。
(2)環境準備:屏風遮擋病人,酌情關閉門窗,減少人員流動。
(3)用物準備:
1)準備無菌導尿包1套。
2)外陰初步消毒用物1套。
3)其他用物:無菌持物鉗和容器、無菌手套、消毒溶液、治療車、小橡皮單、治療巾、浴巾、便器、屏風等。
4.實施
(1)完成病人、環境和用物準備后,護士著裝整齊,洗手、戴口罩,檢查無菌用物有效日期,攜帶用物,推車至病房。
(2)為病人準備屈膝仰臥位,兩腿略外展,暴露外陰,注意為病人保暖和保護病人自尊。
(3)小橡皮單、治療巾墊于臀下,以保護床單。準備進行外陰初步消毒。
(4)女性導尿操作要點:
1)一手戴手套,一手持持物鉗,用持物鉗夾消毒液浸泡后的棉球,依次初步消毒陰阜、大陰唇、小陰唇和尿道口,每個棉球限用一次。其順序是由外向內,自上而下地進行消毒,注意持物鉗不可觸及肛門。污棉球置于彎盤內。初步消毒完畢脫下手套置于彎盤內,移至床尾。
2)在病人兩腿之間,按無菌技術操作打開無菌導尿包,消毒液倒于藥杯內,浸濕棉球。注意囑咐病人保持屈膝仰臥位,以免無菌區域被污染。
3)戴無菌手套.鋪洞巾,按操作程序排列好物品。潤滑導尿管前端,以減輕尿管對尿道黏膜的刺激及減少插管時的阻力。成人宜選用10~12號導尿管,小兒宜選用8~10號導尿管。
4)一手拇指、示指分開并固定小陰唇,另一手持持物鉗夾消毒液浸泡的棉球消毒尿道口、兩側小陰唇、再次消毒尿道口。污染棉球及藥杯置于床尾彎盤內。注意每個棉球限用一次,避免已經消毒的部位被污染。其消毒順序是由內→外→內,自上而下依次進行消毒。消毒尿道口時應停留片刻,使消毒液充分與尿道口黏膜接觸,達到消毒的目的。
5)一手固定好小陰唇,另一手將無菌治療碗移至會陰旁,持另一把持物鉗夾潤滑后的導尿管,對準尿道口輕輕插入尿道4~6cm,見尿流出后再插入1~2cm,用固定小陰唇的手固定導尿管,將尿液引入治療碗內。如需作尿培養,用無菌培養瓶留取5ml后蓋好。注意插管動作要輕柔,以免損傷尿道黏膜。如果導尿管誤入陰道,務必重新更換導尿管。若懷疑導尿管有污染,不得繼續使用,也應該重新更換導尿管,防止泌尿系統發生感染。
6)對膀胱高度膨脹,病人極度衰弱者,放尿液速度不可過快,一次放尿量不得超過1000ml,以防腹腔內壓力突然降低,血液大量滯留在腹腔血管內,引起血壓下降而虛脫;另外膀胱內壓突然降低,也可導致膀胱黏膜急劇充血而發生血尿。
7)放尿液的過程中要注意觀察病人的反應,經常詢問其感覺。導尿完畢,輕輕拔出導尿管,整理用物及床單位。尿標本要及時送檢。
(5)男性導尿操作要點
1)一手戴手套,一手持持物鉗,用持物鉗夾消毒液浸泡后的棉球,依次初步消毒陰阜、陰莖、陰囊。消毒陰莖時是從陰莖根部向龜頭擦拭。然后用戴手套的手取無菌紗布包裹陰莖,推包皮暴露龜頭,再用消毒液浸泡后的棉球自尿道口向外向后旋轉擦拭尿道口、龜頭及冠狀溝數次。因包皮和冠狀溝容易藏污垢,故要認真擦拭清除污垢。每個棉球限用一次。污棉球置于彎盤內。初步消毒完畢脫下手套置于彎盤內,移至床尾。
2)在病人兩腿之間,按無菌技術操作打開無菌導尿包,消毒液倒于藥杯內,浸濕棉球。注意囑咐病人保持屈膝仰臥位,以免無菌區域被污染。
3)戴無菌手套,鋪洞巾,按操作程序排列好物品。根據需要選擇導尿管型號,潤滑導尿管前端,以減輕導尿管對尿道黏膜的刺激及減少插管時的阻力。
4)一手用無菌紗布包裹并提起陰莖,使其與腹壁呈60°角,使恥骨前彎消失,利于尿管插入。將包皮后推暴露尿道口。另一手用持物鉗夾取消毒液浸泡后的棉球自尿道口向外向后旋轉擦拭尿道口、龜頭及冠狀溝數次。污染棉球及藥杯置于床尾彎盤內。注意每個棉球限用一次,避免已經消毒的部位被污染。
5)一手用無菌紗布包裹并固定陰莖,另一手將無菌治療碗移至會陰旁,囑咐病人張口呼吸,用另一把無菌持物鉗夾潤滑后的導尿管前端,對準尿道口輕輕插入尿道20~22cm,見尿流出后再插入1~2cm,用提起陰莖的手固定導尿管,將尿液引入治療碗內。男性尿道較長,且有三個狹窄,插管時略有阻力。因此,插管動作宜輕柔,有阻力時稍停片刻,囑病人深呼吸,以減輕尿道括約肌的緊張。切忌插管動作過快過猛,以免損傷尿道黏膜。如需作尿培養,用無菌培養瓶留取5ml后蓋好。
6)對膀胱高度膨脹,病人極度衰弱者,放尿液速度的處理同女性導尿。
7)放尿液的過程中要注意觀察病人的反應,經常詢問其感覺。導尿完畢,輕輕拔出導尿管,整理用物及床單位。尿標本要及時送檢。
5.評價
(1)無菌觀念強,操作過程無污染。
(2)用物齊全,操作程序正確,方法熟練。
(3)操作中注意關心、體貼和保護病人。
習題:
為男性病人導尿,提起陰莖與腹壁呈60°角,可使:
A.恥骨下彎消失
B.恥骨前彎消失
C.恥骨下彎和恥骨前彎均消失
D.尿道膜部擴張
E.尿道三個狹窄都消失
『正確答案』B
(二)留置導尿管術
留置導尿管術是為病人導尿后,將導尿管保留在膀胱和尿道內,引流尿液的方法。
1.目的
(1)正確記錄危重、休克等病人每小時尿量及尿比重情況,以密切觀察病人病情變化。
(2)避免手術中誤傷其他器官,如:盆腔手術前排空膀胱,使膀胱持續保持空虛,避免術中誤傷。
(3)某些泌尿系統疾病手術后留置導尿管,便于尿液引流和膀胱沖洗,并可減輕手術切口的張力,促進切口愈合。
(4)為會陰部有傷口及尿失禁病人引流尿液,可保持會陰部清潔干燥。還可為尿失禁病人行膀胱功能訓練。
習題:
休克病人留置導尿管最主要的目的是:
A.保持床單位清潔干燥,使病人舒適
B.引流尿液,促進有毒物質的排泄
C.收集尿標本,作細菌培養
D.避免尿液潴留在膀胱內
E.測尿量及比重,了解腎血流灌注情況
『正確答案』E
女性,25歲,因子宮肌瘤行子宮次全切除術,術前醫囑留置導尿管術前留置導尿的主要目的是:
A.測量膀胱容量
B.鑒別有無尿閉
C.減輕病人痛苦
D.排空膀胱,避免術中誤傷
E.記錄尿量,觀察腎功能
『正確答案』D
2.評估
(1)病人病情及生命體征,治療及排尿的情況。留置導尿管的目的。
(2)病人意識狀態,心理狀況、自理能力。
(3)病人對留置導尿的認知及合作程度。
(4)病人膀胱充盈程度、會陰部情況及局部皮膚情況。
3.計劃
(1)病人準備:病人及家屬理解留置導尿的目的、過程及需要注意的事項;指導病人配合操作的方法,使其主動配合;使病人學會在活動時如何防止導尿管脫落等。
(2)環境準備:屏風遮擋病人,酌情關閉門窗,減少人員流動。
(3)用物準備:同導尿用物為防止尿管脫落,選擇無菌氣囊導尿管為宜,另備10ml注射器、無菌生理鹽水、無菌集尿袋,若使用普通導尿管需備橡皮圈、安全別針、寬膠布等。
4.實施
(1)留置導尿管操作要點:
1)完成病人、環境和用物準備后,護士著裝整齊,洗手、戴口罩,檢查無菌用物有效日期,攜帶用物推車至病房。清潔外陰,酌情剃去陰毛。
2)同導尿法操作要點至插入導尿管。排出尿液后,夾住導尿管尾端,脫去手套,移去洞巾,固定導尿管。①雙氣囊導尿管固定法:同導尿法插入導尿管,見尿液后再插入5~7cm。根據氣囊容積向氣囊內注入等量無菌生理鹽水,輕拉導尿管有阻力感,即可證實導尿管已經固定于膀胱內。注意膨脹的氣囊不宜卡在尿道內口,以免氣囊壓迫膀胱內壁,造成黏膜損傷。②膠布固定法:注意固定牢固導尿管,避免導尿管脫落。為男性病人固定時,膠布不得直接粘在龜頭上,以免損傷龜頭表皮。不得用膠布在陰莖上作環行固定,以免影響陰莖血液循環,導致陰莖充血、水腫,甚至壞死。
3)將導尿管末端與無菌集尿袋的引流管接頭連接,開放導尿管。用橡皮圈、安全別針固定無菌集尿袋于床單上。注意引流管要留出足夠的長度,避免因翻身時牽拉,使尿管脫落;無菌集尿袋固定的位置要低于膀胱的高度,防止尿液逆流,引起泌尿系統感染。
(2)健康教育:
1)向病人及家屬講解留置導尿的目的、護理方法及需要注意的事項,鼓勵主動參與護理。
2)說明適當活動和攝入足夠水分對預防泌尿系統感染的重要性。每天尿量應該維持在2000ml以上,既可產生自然沖洗尿路,減少尿路感染機會,又可以預防尿結石形成。
3)講解保持引流管通暢的方法,離床活動時將導尿管末端固定在大腿上,防止尿管脫出;集尿袋不得超過膀胱的高度并避免擠壓,防止尿液逆流,導致泌尿系統感染。
5.留置導尿管病人的護理
(1)預防泌尿系統逆行感染:
1)切斷醫源性感染的途徑:如護士在行膀胱沖洗和排空集尿袋等操作前應該注意洗手、戴口罩;護理完留置導尿管的病人,洗手后方可接觸另一位病人,以防交叉感染;注意無菌操作,保證集尿袋接口處不被污染等。
2)保持病人尿道口清潔:用消毒液棉球為女病人擦拭尿道口及外陰部;為男病人擦拭尿道口龜頭及包皮,每天1~2次。
3)集尿袋不可高于病人尿道及膀胱以防尿液反流;及時排空集尿袋,定時更換集尿袋,并記錄尿量。
4)每周更換導尿管1次,硅膠導尿管可酌情延長更換時限。
5)及時觀察尿液性質,傾聽病人主訴,以便及早發現感染。發現尿液有渾濁、沉淀及結晶及時處理,每周行尿常規檢查1次。
(2)維持導尿管通暢:
1)鼓勵病人多飲水,以保證尿液流出量和速度,達到自然沖洗尿路的目的。
2)引流管的固定要有利尿液的引流,防止尿管和引流管被壓迫及扭曲。
3)定時進行膀胱沖洗,既有利于引流又可以預防尿路感染。
(3)訓練膀胱反射功能:可采用間歇性夾管方式夾閉導尿管,每3~4小時開放1次,使膀胱定時充盈和排空,以促進膀胱功能的恢復。
6.評價
(1)無菌觀念強,操作程序正確,方法熟練,操作過程無污染。
(2)操作中注意關心、體貼和保護病人。
(3)能對病人正確進行健康教育。
(4)為病人留置導尿管后護理措施正確、及時、有效,未發生并發癥。
習題:
黃女士,55歲,因腦出血昏迷一年余,每日給鼻飼、翻身等處理。眼瞼不能閉合。有尿失禁,已留置尿管。對黃女士留置尿管的護理應注意:
A.保持尿管通暢防止逆行感染
B.每天傾倒一次引流袋
C.每日更換一次尿管
D.每周進行一次膀胱沖洗
E.每周更換一次引流袋
『正確答案』A
長期留置導尿病人,需要定期更換導尿管的主要目的是:
A.鍛煉膀胱反射功能
B.使病人暫時休息
C.防止導尿管老化、折斷
D.防止逆行感染
E.保持尿液引流通暢
『正確答案』D
(三)膀胱沖洗術
膀胱沖洗是利用三通的導尿管,將無菌溶液灌注到膀胱內,再借用虹吸原理將灌注的液體引流至體外的方法。
1.目的
(1)保持留置導尿管病人尿液引流通暢。
(2)清除膀胱內的凝血塊、黏液、細菌等異物,以預防感染。
(3)治療某些膀胱疾病。
習題:
長期留置導尿管的病人,出現尿液混濁、沉淀或結晶時應:
A.經常清潔尿道口
B.膀胱內用藥
C.熱敷下腹部
D.進行膀胱沖洗
E.經常更換臥位
『正確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