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ǘ┲
脂肪富含熱能,包括中性脂肪和類脂質。中性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組成又稱甘油三酯。類脂是溶于脂肪或脂肪溶劑的物質。脂肪中的脂肪酸又分為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不飽和脂肪酸中的亞油酸、亞麻酸、花生四烯酸在體內不能合成,必須由食物供給,故稱必需脂肪酸。
1.生理功能
(1)供給和貯存熱能。
。2)構成身體組織:類脂質如磷脂、膽固醇是構成組織細胞的必需成分。
(3)供給必需脂肪酸:必需脂肪酸有促進發育,維持皮膚和毛細血管健康,降低膽固醇及甘油三酯,防治冠心病的作用。
。4)促進脂溶性維生素吸收。
。5)保護臟器,維持體溫。
。6)增加飽腹感。
2.來源與供給量
(1)來源:烹調油、動物性食品和堅果類含脂肪量較高,如肉、蛋黃、乳類、花生、芝麻、核桃、豆類等。谷類脂肪含量較少。植物油所含的必需脂肪酸比動物油多,故植物油的營養價值較高。
。2)供給量:一般成人50g/d左右。
。ㄈ┨穷
糖類根據分子結構可分為單糖如葡萄糖、果糖;雙糖如蔗糖、麥芽糖、乳糖;多糖如淀粉、糖原、纖維素、果膠等。
1.生理功能
。1)供給熱能:糖類是人們飲食中熱量的主要來源。供給熱能是糖類的重要功能。心臟活動靠磷酸葡萄糖和糖原氧化,葡萄糖是供給神經系統熱能的唯一來源。
。2)構成神經和細胞:神經組織和細胞核中都含有糖類。
。3)保肝解毒:糖原貯備充足時,肝臟對化學毒物,如乙醇、砷等有較強的解毒能力。
。4)節省蛋白質:攝取充足糖類能避免蛋白質分解生熱,讓進入人體的蛋白質用于建造身體組織。
。5)抗生酮作用:缺乏糖類時脂肪氧化不完全形成酮體,酮體積聚體內過多可引起酮癥酸中毒。
2.來源與供給量
。1)來源:主要來源是谷類和根莖類食品,如糧食、薯類含有大量淀粉;其次是各種食糖,如蔗糖、麥芽糖等。蔬菜、水果中含少量單糖,是果膠、纖維素的主要來源。
。2)供給量:80~120g/d左右。占總熱能的60%~70%。
。ㄋ模┑V物質及微量元素
礦物質是一組無機元素,也稱無機鹽,約占成人體重的40%。它包括除碳、氫、氧、氮以外的體內各種元素。人體礦物質一般分為兩類,其中常量元素包括:鈣、鎂、鉀、鈉、磷、氯、硫七種;微量元素包括:鐵、碘、銅、鋅、錳、鎳、鈷、錫、硒、鉬、鉻、硅、氟、釩等。
習題:
下列哪種不屬于微量元素
A.鋅
B.鐵
C.碘
D.鎂
E.硒
『正確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