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血壓有定量的預后意義,SBP或DBP愈高,心、腦、腎等器官的損害愈嚴重,常見并發癥的發生率和病死率愈高,病人的壽命愈短。如果高血壓患者未及時查出或唱發現,由于自覺癥狀不明顯而忽視有效的治療,經5—8年后往往加重全身大動脈和中小動脈血管的弱樣硬化,會逐漸出現以下各種腦、心、腎、眼視網膜動脈和周圍動脈的并發癥。
(1)腦卒中高血壓是腦卒中的首要危險因素。據臨床資料統計,腦卒中患者76.5%伴高血壓。高血壓患者發生腦卒中比正常血壓者高6倍。在我國腦卒中造成的死亡和病殘是高血壓病人的主要轉歸。
(2)高血壓性心臟病長期血壓升高,由于左心室負荷增加,往往出現心室間隔和左室壁的肥厚,使左室的順應性降低。冠狀動脈硬化的結果使心肌缺血性損害加重,臨床上呈現心絞痛、心肌梗死、各種心律失常,高血壓性心臟病各期可合并心力衰竭甚至導致突然死亡。
(3)腎損害腎和高血壓之音質關系既密切又復雜。一般原發性高血壓病持續穩定地發展,5—10年后可出現不同程度的腎小動脈硬化,而腎功能異常又是維持和加重高血壓的重要因素,甚至構成相互促進的惡性循環。約有7%的高血壓病患者可發展為惡性高血壓,最后死于腎衰竭。
(4)主動脈夾層高血壓是主動脈夾層的一個重要發病因素,約70%的患者有高血壓史。這可能與主動脈壁長期負荷過重、膠原和彈性組織常發生囊樣變性或壞死有關。本并發癥預后嚴重,如不及時診斷和治療,病死率相當高。
(5)其他血管病變高血壓病往往出現視網膜動脈的病變,早期出現眼底務砭的痙攣,繼之發生硬化,嚴重血壓升高時可伴有眼底出血、滲出及視乳頭水腫等。預動脈、椎動脈及下肢動脈均可形成硬化性狹窄,造成腦部供血不足或引起間歇性跛行。綜上所述,高血壓病是極其重要的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不,常將它稱為“無聲的兇手”是有一定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