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節 小兒驚厥的護理
驚厥是指由于神經細胞異常放電引起全身或局部肌群發生不自主的強直性或陣攣性收縮,同時伴有意識障礙的一種神經系統功能暫時紊亂的狀態。驚厥常見于嬰幼兒。主要是由于小兒大腦皮質功能發育未成熟,各種較弱刺激也能在大腦引起強烈的興奮與擴散,導致神經細胞突然大量異常反復放電活動所致。小兒驚厥發生率是成人的10~15倍,是兒科常見急癥。
(一)病因
1.感染性疾病 ①顱內感染:各種病原體引起的腦膜炎、腦炎及腦膿腫等;②顱外感染:各種感染造成的高熱驚厥和中毒性腦病等,其中高熱驚厥最常見。
2.非感染性疾病 ①顱內疾病:如原發性癲癇、占位性病變、顱腦損傷、畸形等;②顱外疾病:如中毒、水電解質紊亂、低血糖、阿-斯綜合征及腦栓塞、高血壓腦病及尿毒癥等。
(二)臨床表現
典型表現為突然發生意識喪失,眼球上翻,凝視或斜視,局部或全身肌群出現強直性或陣攣性抽動,持續數秒至數分鐘。新生兒及小嬰兒驚厥表現不典型。若發作持續超過30分鐘或2次發作間歇期意識不能恢復,稱驚厥持續狀態。
熱性驚厥多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典型特點為:①主要發生在6個月至3歲小兒,男孩多于女孩;②大多發生于急驟高熱開始后12小時之內;③發作時間短,在10分鐘之內,發作后短暫嗜睡;④在一次發熱性疾病過程中很少連續發作多次,可在以后的發熱性疾病中再次發作;⑤沒有神經系統異常體征,熱退后1周做腦電圖正常。
(三)輔助檢查
1.血生化檢查 查血糖、血鈣、血鈉、血尿素氮等,鑒別是否為代謝因素致病。
2.腦脊液檢查 主要鑒別有無顱內感染。
3.眼底檢查 若有視網膜下出血提示顱內出血,視乳頭水腫提示顱內高壓。
4.其他檢查 腦電圖檢查有利于預后推測(主要用于癲癇);顱腦B型超聲波檢查主要查腦室內出血及腦積水;顱腦CT檢查主要查顱內占位性病變和顱腦畸形;磁共振成像比CT更精確。
(四)治療原則
去除病因是控制驚厥的根本。急救時若暫時無藥,可針刺人中、十宣、內關等穴;有條件者可應用止驚藥物(首選地西泮,其次是苯妥英鈉、苯巴比妥及水合氯醛等),止驚藥物多用靜脈注射或保留灌腸。同時針對病因及伴隨癥狀進行處理,注意監測生命體征、保持呼吸道通暢,糾正血氣、血糖、血滲透壓及電解質異常,防治顱內壓增高。
(五)護理問題
1.體溫過高 與感染有關
2.有窒息的危險 與驚厥發作有關
3.有外傷的危險 與意識喪失有關
(六)護理措施
防止窒息:①發作時應就地搶救,不要搬運,立即松解患兒衣服領口,讓患兒去枕平臥位,頭偏向一側,以防衣服對頸、胸部的束縛影響呼吸及嘔吐物誤吸發生窒息;②將舌輕輕向外牽拉,防止舌后墜阻塞呼吸道,及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及口腔嘔吐物,保持呼吸道通暢;③按醫囑應用止驚藥物,觀察患兒用藥后的反應并記錄。
(七)健康教育
向家長解釋病情、治療、護理及預后,鼓勵患兒鍛煉身體,提高機體免疫力,按季節增減衣服,預防各種上呼吸道感染。出現感染時,應嚴密觀察體溫的變化,防止出現過高體溫。
同步練習題
1.小兒驚厥是兒科常見的急癥,其發生率是成人的
A.5~7倍
B.8~10倍
C.10~15倍
D.15~18倍
E.20倍
『正確答案』C
2.小兒驚厥最常見的類型是
A.顱內占位性病變所致驚厥
B.腦膜炎所致驚厥
C.高熱驚厥
D.顱腦損傷所致驚厥
E.低血鈣所致驚厥
『正確答案』C
3.下列處理驚厥發作患兒的操作哪項不妥
A.立即送往醫院
B.松解衣領、平臥頭側位
C.將舌輕輕向外牽拉
D.手心或腋下放置紗布
E.用紗布包壓舌板置于上下牙間
『正確答案』A
4.小兒首選的止驚藥是
A.苯妥英鈉
B.地西泮
C.苯巴比妥鈉
D.復方氯丙嗪
E.10%水合氯醛
『正確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