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節 癲癇病人的護理
概述:癲癇是一組由大腦神經元異常放電所引起的以短暫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失常為特征的臨床綜合征
本病的特點是發作性及重復性
癲癇持續狀態為本病特殊情況
一、病因
原發性癲癇:原因不明,主要由遺傳因素所致,藥物治療效果較好
繼發性癲癇又稱癥狀性癲癇:多為腦部疾病或全身性疾病的臨床表現
二、臨床表現:癲癇的臨床表現極多:
特征:短暫性、刻板性、間歇性和反復發作性的特征
誘因:癲癇的發作受遺傳和環境因素的影響
缺乏睡眠、疲勞、饑餓、便秘等可誘發癲癇的發作。
1.部分性發作:為最常見的類型。
1)簡單的部分性發作
以發作性一側肢體、局部肌肉的感覺障礙或節律性抽搐為特征,無意識障礙,一般不超過1分鐘
2)復雜的部分性發作又稱精神運動性發作。
主要特征:意識障礙
常出現精神癥狀及自動癥
3)部分性發作繼發全面性強直-陣攣發作:清醒后若能記憶起部分發作時的情景,即稱先兆。
2.全面性發作特征:發作時伴有意識障礙或以意識障礙為首發癥狀
①失神發作:通常稱小發作
特點:多見于兒童
突然發生和突然停止的意識障礙
持續時間短,持續3 ~15秒后立即清醒
發作后仍繼續原有的動作
但對發作無記憶
②肌陣攣發作:多為遺傳性疾病
表現:突然、快速、短暫的肌肉或肌群收縮
一般無意識障礙
③陣攣性發作:僅見于嬰幼兒
表現:全身重復性陣攣性抽搐
恢復較強直-陣攣發作快。
④強直性發作:常在睡眠中發作
表現:全身強直性肌痙攣
常伴有瞳孔擴大、面色潮紅等自主神經紊亂的表現
⑤全面性強直-陣攣發作:又稱大發作
是最常見的發作類型之一
以意識喪失和全身抽搐為特征。
發作前可有前驅癥狀:頭暈、氣血上涌、上腹部異常感、幻覺等
發作分3期
強直期:也稱大發作,以意識喪失和全身抽搐為特征
出現意識喪失,發出叫聲倒在地
所有骨骼肌強直收縮、頭后仰、眼球上翻
上肢屈肘、下肢伸直
喉部痙攣,牙關緊閉
呼吸暫停,口唇發紫
瞳孔散大,對光反射消失,持續約10~20s
可有跌倒、外傷、尿失禁。
陣攣期:隨即全身肌肉陣攣
最后一次強烈陣攣后抽搐突然終止,但意識、呼吸、瞳孔均無恢復
此期持續約1分鐘 ----強直期陣攣期均可見心率增快、血壓升高、唾液和支氣管分泌物增多。
驚厥后期:抽搐停止
自口鼻噴出泡沫或血沫
病人進入昏睡狀態,生命征逐漸恢復正常
清醒后常感頭昏、頭痛、全身酸痛和疲乏無力
對發作過程全無記憶
自發作開始至意識恢復約歷時5~10分鐘
⑥無張力發作:
表現:部分或全身肌肉的張力突然降低,造成張口、垂頭、肢體下垂和跌倒。
持續時間短,一般為1~3秒
發作后立即清醒并站起。
3.癲癇持續狀態:指一次癲癇發作持續30分鐘以上,或連續多次發作、發作間期意識或神經功能未恢復至正常水平。
原因:由于突然停用抗癲癇藥或因飲酒、合并感染、孕產等所致,
常伴有高熱、脫水和酸中毒,繼而發生多臟器功能衰竭,可導致病人死亡。
三、有關檢查
1.腦電圖檢查:發作時有特異性的腦電圖改變,對本病診斷有重要價值,
且有助于分型、估計預后及手術前定位
2.頭顱X線平片、腦血管造影、頭顱CT及MRI檢查:有助于發現病因,不能作為診斷依據。
3.血常規、血糖、血寄生蟲檢查: 可了解病人有無貧血、低血糖、寄生蟲病等
四、治療要點
癲癇發作時的治療---以預防外傷及其他并發癥為原則,而不是立即用藥。
1.對繼發性癲癇應積極治療原發病,進行病因治療
對顱內占位性病變首先考慮手術治療。
2.合理用藥長期用藥者在完全控制發作后,應再持續服藥3~5年
原則:按醫囑定時定量服藥,保證一定的血藥濃度
要根據發作類型選擇最佳藥物
最好單一藥物治療,最多只能用兩種藥
3.定時測量血中藥物濃度以指導用藥
4.癲癇持續狀態:在給氧、防護的同時應從速制止發作
首先給地西泮10~20mg靜脈注射,注射速度不超過每分鐘2mg,以免抑制呼吸
五、護理問題
1.有窒息的危險 與癲癇發作時喉頭痙攣、氣道分泌物增多、意識障礙有關
2.有受傷的危險 與癲癇發作時肌肉抽搐、意識障礙有關
3.潛在并發癥:腦水腫、酸中毒及水電解質紊亂
六、護理措施
(一)發作的護理
1.發現發作先兆時 保證安全
1)一旦發作應迅速將患者就地平臥,解開領扣和褲帶
2)用軟物墊在患者頭下
3)移走身邊危險物體,以免抽搐時碰撞造成外傷
2.保持呼吸道通暢:
1)將病人的頭部放低,偏向一側,使唾液和呼吸道分泌物由口角流出
2)床邊備吸引器,并及時吸除痰液
3)不可強行喂食,以保持呼吸道通暢
3.防止意外和受傷:
1)用牙墊或厚紗布墊在上下磨牙間,以防咬傷舌頭及頰部,但不可強行硬塞;
2)抽搐肢體不可用力按壓以免造成骨折、肌肉撕裂及關節脫位;
3)禁用口表測量體溫
就地臥倒防跌傷,解開衣領保通暢。牙墊放于磨牙下,以防咬傷舌面頰。抽搐肢體勿按壓,口腔測溫危險大。
4.嚴密病情變化:觀察生命征及神志、瞳孔變化
注意發作的類型
發作過程有無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呼吸減慢或暫停、瞳孔散大等
記錄發作持續時間與頻率
發作停止后意識恢復的時間
在意識恢復過程中有無自動癥
。ǘ┙獬∪俗员靶睦
1向病人解釋所患癲癇的類型,幫助病人正確面對現實
2同情和理解病人
3指導病人進行自我調節,以維持良好的心理狀態;
4鼓勵家屬、親友向病人表達不嫌棄和關心的情感,增強其自信心;
5指導病人承擔力所能及的社會工作
。ㄈ┯盟幾o理
1.用藥注意事項:
1)藥物治療的原則:
從單一小劑量開始
盡量避免聯合用藥
堅持長期服藥,療程一般在3~5年;
停藥遵循緩慢和逐漸減量的原則,
切忌癲癇發作控制后自行停藥,或間斷不規則服藥
藥物治療的原則應加強記憶:劑量小到大,單一用藥好,緩慢減撤量,3~5年停藥。
2.藥物不良反應的觀察和處理:
1)抗癲癇藥物有胃腸道反應,宜分次餐后口服
A苯妥英鈉可出現胃腸道反應、牙齦增生、共濟失調、粒細胞減少等;
B卡馬西平可引起眩暈、共濟失調、白細胞減少、骨髓抑制等;
C丙戊酸鈉可引起食欲缺乏、惡心嘔吐、血小板減少、肝損害等;
2)服藥期間定期抽血做血象和生化檢查,必要時做血藥濃度的測定,以防藥物毒副作用。
3.癲癇持續狀態的護理
①迅速建立靜脈通路,立即按醫囑緩慢靜脈注射地西泮
②嚴密觀察生命征、意識、瞳孔等變化,監測血清電解質和酸堿平衡情況
③保持病室環境安靜、光線較暗,避免外界各種刺激。
④連續抽搐者應控制入液量,按醫囑快速靜滴脫水劑。并給氧氣吸入,以防缺氧所致腦水腫。
⑤保持呼吸道通暢和口腔清潔,24小時以上不能經口進食的病人,應給予鼻飼流質,少量多次。
七、健康教育
1.向病人及其家屬介紹有關本病的基本知識及發作時家庭緊急護理方法
2.指導病人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3.食物應清淡且富營養,避免辛、辣、咸,不宜進食過飽,多吃蔬菜、水果,戒除煙酒
4.指導病人承擔力所能及的社會工作
5.告知病人應按時服藥
6.定期做好血象、血藥濃度和肝、腎功能的檢測
7.禁止從事帶有危險的活動,如攀高、游泳、駕駛、帶電作業等,以免發作時對生命有危險。
8.平時應隨身攜帶簡要的病情診療卡
習題:
1.癲癇強直陣攣發作時勿用力按壓抽搐肢體,以防發生
A.墜床
B.骨折
C.持續抽搐
D.心臟驟停
E.休克
『正確答案』B
2.女性,32歲,酒后突然尖叫,跌倒在地,兩眼上翻,牙關緊閉,口吐泡沫,不斷抽搐,護理不妥的是
A.防止外傷
B.觀察生命體征
C.解松衣領及褲帶
D.酒精濕化吸氧
E.切勿強壓四肢
『正確答案』D
3.對癲癇病人進行健康教育計劃的內容,哪項錯誤
A.開車要有人陪同
B.適當參加腦力活動
C.禁用神經興奮劑
D.游泳有危險
E.需長期正規用藥
『正確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