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在线观看视频_欧美激情综合五月色丁香_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婷婷月色_日韩欧美精品在线不卡

免費注冊 找回密碼

2012年護士資格證重點輔導第十二章 第4節 關節脫位病人的護理

時間:2012-05-11 15:34來源:護士資格考試 作者:lengke 點擊:
  

第四節 關節脫位病人的護理

  一、概述
  骨的關節面失去正常的對合關系,為關節脫位。
  (一)病因
  1.創傷性脫位 由外界暴力引起的脫位,是脫位的常見病因。
  2.先天性脫位 由于胚胎發育異常,導致骨關節結構缺陷,出生后已發生脫位。
  3.病理性脫位 骨關節患某種疾病,如骨關節結核、骨腫瘤等,使得骨關節結構破壞,關節失去穩定,受到輕微外力發生脫位。
  4.習慣性脫位 創傷性脫位破壞了關節囊、韌帶,使關節松弛,以后再受到輕微外力即可引起脫位,習慣性脫位的引起與初次脫位治療不當有關系。
  (二)臨床表現
  1.一般表現 脫位的關節疼痛、腫脹、壓痛、關節功能喪失。
  2.特征表現 
畸形、彈性固定、關節盂空虛
  (三)輔助檢查
  X線檢查確定有無脫位及脫位方向,并了解有無骨折。
  (四)治療原則
  1.復位 
手法復位為主,早期進行手法復位效果好,而且越早越好,脫位后血腫機化,瘢痕組織充填關節盂,給手法復位造成困難。伴有關節內骨折及軟組織嵌入、陳舊性脫位手法復位失敗的病人采用手術復位。
  2.固定 復位后固定有利于關節囊、韌帶及周圍軟組織得以修復,但時間不可過長,以免引起關節僵硬,一般固定23周。
  3.功能鍛煉 目的是
防止肌肉萎縮、關節僵硬。固定后即開始功能鍛煉,早期舒縮患部周圍的肌肉及其他關節,去除固定后,逐漸活動患部關節,主動活動為主,被動為輔,配合理療。
  (五)護理問題
  1.疼痛 與關節損傷有關
  2.軀體移動障礙 與關節損傷及傷肢固定有關
  3.有血管、神經受損的危險 與關節脫位有關
  4.有皮膚完整性受損的危險 與外固定有關
  5.知識缺乏:缺乏有關復位后繼續治療及正確功能鍛煉的知識
  (六)護理措施
  1.作好解釋與安慰,消除病人精神緊張的情緒或心理負擔。
  2.受傷初期、復位與固定后或手術后注意觀察傷肢遠端皮膚的色澤、溫度、感覺和指(趾)活動情況,觸摸動脈搏動并與健側相比較。如發現異常,及時與醫師聯系。
  3.遵醫囑給予鎮靜、止痛藥物。當病人生活自理有障礙時,采取有效的協助措施,并給予指導和訓練。
  4.
受傷關節早期可冷敷,以減輕局部組織滲血和腫脹。23日后可熱敷,以促進積血和水腫吸收,加快損傷組織修復。后期必要時配合理療或使用中藥洗劑、擦劑。
  5.維持受傷關節的功能位固定,執行外固定(石膏、牽引)的有關護理措施。
  6.向病人及家屬講解關節脫位治療和康復的知識,說明功能鍛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七)健康教育
  1.教育病人要盡早就診,及時檢查,及時進行復位,避免發展成陳舊性脫位。
  2.教育病人及家屬充分認識患肢固定的要求及意義,預防習慣性脫位。
  3.傷肢固定期間指導病人進行脫位關節周圍肌群的等長性舒縮活動,并增強患肢其他正常關節的主動運動;解除固定后逐漸增強受傷關節的活動范圍及力度,促進該關節功能的恢復。

  二、常見的關節脫位
  (一)肩關節脫位
  1.病因和分類 多為間接暴力引起,身體側位跌倒時,手掌著地,外展、外旋的暴力撕破關節囊前部,肱骨頭滑出肩胛孟而脫位。也可發生在向后跌倒時,肱骨后側被撞擊,暴力使肩關節前脫位。肩關節脫位依暴力作用方向及受傷時體位分為前脫位、后脫位、下脫位、盂上脫位四種類型,前脫位多見。前脫位又分為喙突下脫位、鎖骨下脫位和盂下脫位,以喙突下脫位多見。肩關節脫位可伴有肩鎖關節脫位和肱骨大結節撕脫骨折。
  2.臨床表現 肩部疼痛、腫脹,不能活動,以健手托扶患側前臂,頭部傾斜于患側。三角肌塌陷,
方肩畸形,原關節盂處空虛。杜加試驗陽性,即病人患側手掌搭在對側肩上,患側肘部不能緊貼胸壁;或肘部緊貼胸壁,手掌不能搭在對側肩上
  3.治療原則
  (1)復位:以手法復位。方法有病人取臥位的手牽足蹬法和病人取坐位的牽引回旋法。
  (2)固定:復位后將肩關節固定于內收、內旋、屈肘90°用三角巾懸吊于胸前,固定3周。
  (3)功能鍛煉:固定期間活動手和腕,解除固定后逐漸活動肩關節。
  (二)肘關節脫位
  1.病因病理 肘關節脫位較多見。多由間接暴力引起。跌倒時,上臂伸直,手掌著地,暴力傳導至尺、橈骨上端,尺骨鷹嘴突產生杠桿作用,使尺、橈骨近端向后上移位,形成后脫位。肘后方受直接暴力打擊,可發生尺骨鷹嘴骨折和肘關節前脫位,少見。嚴重的肘關節脫位可導致神經、血管損傷,甚至發生Volkmann前臂缺血性攣縮。
  2.臨床表現 肘部疼痛、腫脹、活動障礙,明顯畸形,
肘部彈性固定在半屈位,肘后空虛,可摸到凹陷,肘后三點關系失常。
  3.治療原則
  (1)復位:盡早手法復位,少數手法復位失敗采用手術切開復位。
  (2)固定:復位后用長臂石膏托固定肘關節于屈肘90°,前臂三角巾懸吊于胸前,一般固定23周。
  (3)功能鍛煉:
固定期間活動手指及肩部,去除固定后逐漸活動肘部,以主動活動為主,被動活動要輕柔,以免引起損傷和骨化性肌炎。
  (三)髖關節脫位
  1.病因病理 髖關節脫位為間接外力所致,即當髖關節屈曲或伴有內收時,膝部受到強大的暴力作用,經股骨干傳至股骨頭向后沖出關節囊。也可于病人彎腰工作時,暴力作用于腰骶部,同樣可使股骨頭向后沖出關節囊,發生髖關節后脫位。髖關節脫位按脫位后股骨頭的位置分為以下三類:后脫位、前脫位、中心脫位,其中后脫位最多見,約占85%90%;前脫位和中心脫位少見,多發生于重大交通事故。中心脫位都伴有骨盆骨折,甚至盆腔內臟器損傷,一般都出現失血性休克。
  2.臨床表現 疼痛、功能障礙,患肢出現典型的
屈曲、內收、內旋、短縮畸形,臀部可觸及股骨頭。
  3.治療原則
  (1)復位:復位宜盡早進行,最好在
24小時內,超過24小時后再復位較困難。手法復位方法有提拉法和旋轉法。手法復位失敗后行手術復位。
  (2)固定:復位后置患肢于
外展中立位,皮牽引或穿丁字鞋固定23,嚴禁屈曲、內收、內旋動作,避免再脫位。
  (3)功能鍛煉:
固定期間作股四頭肌等長收縮,3周后開始活動關節,4周后扶拐下地,3個月內患肢不能負重,以防止股骨頭變形。

頂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發表評論
請自覺遵守互聯網相關的政策法規,嚴禁發布色情、暴力、反動的言論。
評價:
表情:
驗證碼:點擊我更換圖片
 
招生方案 | 免費試聽 | 報名演示
課件更新 | 網校介紹 | 答疑周刊
網校學員——快速注冊通道
衛生資格考試培訓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庆阳市| 云安县| 毕节市| 富锦市| 都昌县| 定兴县| 巴彦县| 依安县| 阿城市| 木兰县| 绩溪县| 云阳县| 精河县| 天全县| 凯里市| 宁阳县| 台南县| 文水县| 民权县| 阿拉善左旗| 清远市| 左权县| 吉木萨尔县| 新疆| 陕西省| 北宁市| 上蔡县| 田阳县| 化隆| 黄龙县| 离岛区| 临桂县| 婺源县| 体育| 南木林县| 仪征市| 化州市| 海宁市| 梁山县| 永胜县| 昭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