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風濕熱病人的護理
風濕熱是由于A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后發生的一種全身結締組織病。本病常侵犯關節、心臟、皮膚,也可累及神經及其他臟器。7~16歲學齡兒童發病較多見,多發于冬春陰雨潮濕季節。
一、病因
鏈球菌感染是誘發風濕熱的病因。有研究者提出病毒可能是風濕性心瓣膜病和風濕熱的病因,也可能是細菌與病毒協同作用。
二、臨床表現
。ㄒ唬┣膀尠Y狀
發病前2~5周,常有咽喉炎或扁桃體炎等上呼吸道鏈球菌感染的臨床表現,如發熱、咽喉痛、頜下淋巴結腫大、咳嗽等癥狀。
(二)典型的臨床表現
1.發熱 約50%~70%的病人可有發熱,熱型不規則。輕病人常僅有低熱或無發熱。高熱多見于兒童,成人多中等度發熱。
2.關節炎 關節炎約占病例的66%,關節痛占56%。典型的關節炎呈游走性、多發性、同時侵犯數個大關節,以膝、踝、肘、腕、肩關節較常見。急性發作時受累關節表現為紅腫、灼熱、疼痛和壓痛,活動受限制。
3.心臟炎 可累心肌、心內膜和心包。心內膜最常侵犯二尖瓣、其次主動脈瓣。典型心臟炎病人常主訴心悸、氣短、心前區不適?捎行募鈪^收縮期雜音,早期雜音響度有易變性。
4.環形紅斑 發生率在3%以下。為淡紅色、環形、中央蒼白,多分布在軀干、肢體的近端,時隱時現,大小不一,壓之褪色,不癢。有時幾個紅斑互相融合成不規則環形。
5.皮下結節 發生率在3%以下,常在心臟炎時出現。多發現于關節伸側的皮下組織,尤其在肘、膝、腕、枕或胸腰椎棘突處,與皮膚無粘連,無紅腫炎癥,稍硬、無痛的小結節。
6.舞蹈病 多發生在兒童,在風濕熱的后期出現。為一種無目的、不自主的軀干或肢體的動作。
三、輔助檢查
。ㄒ唬急性炎癥測定
1.白細胞總數輕、中度增高,中性粒細胞稍增高。
2.紅細胞沉降率加速(ESR)。但當心功能不全時,由于肝充血影響其造纖維蛋白原功能低下,血沉可不加快。
3.C反應蛋白陽性。發病時常呈短暫的升高,起病兩周內最為敏感,陽性率可達80%,發病4周后陽性率可下降至25%~30%。
4.血清糖蛋白或粘蛋白增高。α1糖蛋白是敏感的急性活動期指標。α2糖蛋白在急性期后期或遷延活動期持續增高時間較長,是反映急性期修復或慢性增殖期的炎癥指標。對不典型病例,血清糖蛋白或粘蛋白的指標較血沉、C反應蛋白更有意義。
。ǘ鏈球菌感染的檢查
1.咽拭子培養 陽性率在20%~25%之間。
2.抗鏈球菌溶血素O試驗 >500單位為異常。本法是最常用的鏈球菌抗體血清試驗.其優點為方法簡便、費用較低。
3.抗去氧核糖核酸酶試驗。250單位為異常。高峰維持時間較長,發病后4~6周達高峰,可維持數月之久。對于遷延病人或舞蹈病病人意義較大。
4.抗鏈球菌激酶試驗。80單位為異常。
5.抗透明質酸酶試驗 >128單位為異常。
。ㄈ免疫學檢查
1.免疫球蛋白增高,IgG和IgM變化較明顯。
2.補體C3、C4、C
3.循環免疫復合物增高,其陽性率為60%以上。對無并發癥的風濕熱有活動性診斷的意義。
4。心肌抗體測定,在風濕熱時心肌抗體 >1:20時。有心臟受累的定位診斷意義。
5.心肌抗體吸附試驗,陽性率為60%~70%,具有特異性。
6.應用單克隆抗體分析T淋巴細胞及其亞群,可有CD4/CD8增高,提示本病有免疫調節的異常。
7.外周血淋巴細胞促凝血活性試驗,是較敏感和特異的細胞免疫方法,陽性率為80%。
。ㄋ模二維超聲心動圖檢查
風濕熱心臟炎時,此檢查可提示心臟增大、心包積液、心瓣膜增厚水腫及二尖瓣脫垂的超聲心動圖改變。
四、治療原則
(一)一般治療
應注意保暖,避免潮濕、受寒。急性關節炎病人早期應臥床休息,待血沉、體溫正常后開始活動。青霉素是最有效的殺菌劑,常用劑量為80萬~160萬單位/日,分兩次肌肉注射,療程為10~14天。對于慢性或遷延型風濕熱,可采用:①卡星青霉素120萬單位/每1~3周,待上呼吸道感染控制后,再維持1個月間隔的預防性治療。②口服抗生素,如紅霉素、林可霉素等。
(二)抗風濕治療
首選藥物為非甾體類抗炎藥,常用阿司匹林,劑量4~
對心臟炎一般采用糖皮質激素治療,常用潑尼松30~40mg/d,分3~4次口服,待病情穩定后逐漸減量至10~15mg/d,維持治療。病情嚴重者可靜脈滴注地塞米松5~1Omg/d或氫化可的松200mg/d,待病情穩定后,改為口服激素治療。
單純關節炎療程為6~8周,心臟炎的療程最短。
五、護理問題
1.疼痛 與關節炎癥有關
2.自理能力受限 與發熱、關節炎癥有關
3.潛在的并發癥:心臟病變、激素副作用
六、護理措施
1.心臟炎的護理
(1)病情觀察:注意心率、心律及心音,有無煩躁不安、面色蒼白、多汗、氣急等心力衰竭表現。詳細記錄,及時處理。
(2)絕對臥床休息,無心臟炎者2周,有心臟炎時輕者4周,重者6~12周,伴心力衰竭者待心功能恢復后再臥床3~4周,血沉接近正常時方可逐漸下床活動,活動量應根據心率、心音、呼吸、有無疲勞而調節。一般恢復至正;顒恿克钑r間是:無心臟受累者1個月,輕度心臟受累者2~3個月,嚴重心臟炎伴心力衰竭者6個月。
。3)加強飲食護理,給予易消化、高蛋白、高維生素食品,有心力衰竭者適當地限制鹽和水,少量多餐,詳細記錄出入水量,并保持大便通暢。
(4)遵醫囑用潑尼松抗風濕治療,有心力衰竭者加用洋地黃制劑,同時配合吸氧、利尿、維持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等治療。
。5)做好一切生活護理。
2.關節炎的護理 關節痛時,可令病人保持舒適的體位,避免痛肢受壓,移動肢體時動作輕柔。做好皮膚護理。
3.心理護理 關心愛護病人,耐心解釋各項檢查、治療、護理措施的意義,爭取合作。及時解除病人的各種不適感,如發熱、出汗、疼痛等,增強病人戰勝疾病的信心。
4.正確用藥并觀察其副作用 抗風濕治療療程較長,重癥病例潑尼松總療程約8~12周,輕癥病例用阿司匹林的總療程約3~6周。服藥期間應注意副作用。阿司匹林可引起胃腸道反應、肝功能損害和出血。飯后服用或同服氫氧化鋁可減少對胃的刺激。加用維生素K防止出血。阿司匹林引起多汗時應及時更衣防受涼。潑尼松可引起滿月臉、肥胖、消化道潰瘍、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精神癥狀、血壓增高、電解質紊亂、抑制免疫等。應密切觀察,避免交叉感染及骨折。心力衰竭需用洋地黃治療,心肌炎時對洋地黃敏感且易出現中毒,注意有無惡心嘔吐、心律不齊、心動過緩等副作用,并應注意補鉀。
七、健康教育
1.注意衛生,居室要通風、防潮、保暖,尤其對人口較集中的場所應尤為注意,以避免鏈球菌的傳播。
2.要加強體育鍛煉,提高抗病能力。
3.對咽喉部鏈球菌感染情況應積極控制。
4.預防風濕熱復發,首選卡星青霉素120萬單位/月,肌注。如有青霉素過敏可用紅霉素或磺胺嘧啶,但需要注意血象,防止白細胞減少癥發生。兒童病人最少預防至18歲,成人病人預防不短于5年。
5.局部病灶處理:對慢性扁桃體炎或咽喉炎應積極處理,如藥物治療無效,可考慮手術摘除,但術前要無風濕活動,要進行青霉素預防性治療。
同步練習題
1.與風濕熱的發病最為相關的病原菌是
A.肺炎鏈球菌
B.流感嗜血桿菌
C.金黃色葡萄球菌
D.A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
E.大腸桿菌
『正確答案』D
2.風濕熱主要臨床表現應除外
A.心臟炎
B.關節痛
C.舞蹈病
D.皮下結節
E.環形紅斑
『正確答案』B
3.患者男性,28歲,1周前受涼后發熱,T
A.風濕熱
B.風濕性關節炎
C.系統性紅斑狼瘡
D.風濕性心臟病
E.類風濕關節炎
『正確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