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節 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病人的護理
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簡稱“功血”,是指由內、外因的影響,引起調節生殖的神經內分泌的釋放或相互調控異常,所引起的異常子宮出血,與全身及內外生殖器官本身的器質性病變無關。功血是婦科常見病之一,可發生在任何年齡,約20%發生于青春期,30%發生于育齡期,50%發生于絕經前期。根據卵巢功能狀態不同,可分為排卵性月經失調和無排卵性功血。無排卵性功血,多發生于青春期與絕經過渡期婦女。青春期下丘腦一垂體一卵巢軸間的調節功能尚未發育成熟,與卵巢間尚未建立穩定的協調關系;絕經過渡期婦女則因卵巢功能衰退,剩余卵泡對垂體促性腺激素反應低下,不能發育成熟而無排卵。排卵性月經失調,多發生于生育年齡婦女。常見有兩種類型:黃體功能不足與子宮內膜不規則脫落。
一、病因
導致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的內、外因包括應急、恐懼、憂傷、精神過度緊張、氣候和環境變化,過度勞累和某些疾病等因素通過大腦皮質和神經遞質,引起下丘腦一垂體一卵巢軸的功能調節異常。長期營養不良、嚴重貧血及代謝紊亂也可影響激素的合成、轉運和代謝,而導致月經異;虺掷m無排卵。
二、臨床表現
(一)無排卵性功血
1.不規則的子宮出血,月經周期紊亂,經期長短不一。
2.月經淋漓不凈,經量過多,可出現貧血。
3.經期無下腹疼痛或其他不適。
(二)有排卵性月經失調
1.月經周期縮短,月經頻發或月經周期正常,而經期延長。
2.生育年齡婦女可出現不孕或在孕早期流產。
三、輔助檢查
1.婦科檢查 盆腔檢查無器質性病灶發現。
2.診斷性刮宮(簡稱診刮) 通過診刮達到止血及明確子宮內膜病理診斷的目的。
3.宮腔鏡檢查 可直視病變部位取活檢以診斷宮腔病變。
4.基礎體溫測定 了解有無排卵。
5.宮頸黏液結晶檢查 判斷有無排卵。
6.陰道脫落細胞涂片檢查 可了解有無排卵及雌激素水平。
7.激素水平測定 測定血清孕酮值,了解有無排卵;測定血催乳素及甲狀腺素,可排除其他內分泌疾病。
四、治療原則
。ㄒ唬o排卵性功血
1.支持治療加強營養,保證休息,防止感染,糾正貧血。
2.藥物治療
(1)青春期病人以止血、調整月經周期、促使卵巢排卵為原則。
。2)絕經過渡期病人以止血、調整月經周期、減少經血量、防止子宮內膜病變為原則。
3.手術治療
。1)刮宮術:適用于大出血及有子宮內膜癌高風險的病人。
(2)子宮內膜切除術:應在宮腔鏡下進行且必須明確病理診斷后方可實施。
。3)子宮切除術:適用于各種治療無效且無生育要求的病人。
。ǘ┯信怕研栽陆浭д{
1.促進卵泡發育,刺激黃體功能和黃體功能替代。常用雌激素、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和黃體酮。
2.調節下丘腦一垂體一卵巢軸的功能,促進黃體萎縮。常用孕激素和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
五、護理問題
1.有感染的危險 與月經量過多、經期延長、貧血及機體抵抗力下降;宮腔內總有開放血竇,細菌易從陰道侵入宮腔有關
2.焦慮 與反復不規則陰道出血,擔心預后及疾病性質不佳,影響未來生育有關
3.知識缺乏:缺乏如何正確使用性激素相關知識
4.活動無耐力 與子宮不規律出血、月經過多、引起貧血有關
六、護理措施
。ㄒ唬┮话阕o理
1.休息與活動指導 出血期間臥床休息,適當限制活動及探視時間,保證病人充分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過度勞累,減少體力消耗。
2.飲食護理 鼓勵病人進食高蛋白、高維生素及含鐵量高的食物,如豬肝、雞蛋、紅棗等含鐵高的食物。同時注意多食粗纖維食物,以保持大便的通暢。
3.保持會陰清潔,每日用1:5000的高錳酸鉀溶液會陰沖洗兩次。勤換衛生護墊和內褲,預防逆行性感染。
4.出血期間禁止性生活及坐浴。
5.告知病人有關疾病防治及護理知識,解除其思想顧慮。
6.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每日通風兩次,每次20分鐘。
7.保持環境安靜以減少感官刺激,避免與其他焦慮病人接觸。
(二)疾病護理
1.注意觀察和詢問病人出血情況、皮膚及黏膜蒼白的程度。
2.嚴密觀察與感染有關的癥狀體征,監測白細胞計數和分類。
3.大出血的病人應絕對臥床休息,注意觀察生命體征及意識狀態。詳細記錄病人的生命體征及出血量,囑病人保留會陰墊及內褲等以便準確估計出血量。對出血多者,要絕對臥床休息,遵醫囑做好配血、輸血、止血等工作,維持病人正常的血容量。
4.配合醫師的止血措施,做好手術止血準備,如刮宮術。
5.遵醫囑準確用藥,注意觀察口服抗生素與激素類藥物出現的不良反應,并及
七、健康教育
1.教育病人保持良好的生活及飲食習慣,保證睡眠,避免過度勞累、情緒激動的不良刺激,平穩過渡青春期和圍絕經期。
2.告知病人使用激素治療時應嚴格按照醫囑服藥以達到療效。
3.教育病人注意經期衛生,保持會陰部清潔,防止繼發感染。
4.教會病人使用放松技術,如看電視、看書、聽音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