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在线观看视频_欧美激情综合五月色丁香_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婷婷月色_日韩欧美精品在线不卡

免費注冊 找回密碼

2012年護士資格證重點輔導第三章 第21節 慢性便秘病人的護理

時間:2012-04-26 15:48來源:護士資格考試 作者:lengke 點擊:
  

第二十一節 慢性便秘病人的護理

  
  便秘是指便次太少或排便困難、不暢、糞便干結、太硬,量少,是一種常見的癥狀,嚴重時影響生活質量。正常每日排便次為12次或23
  分類:可將其分為機械梗阻性便秘和動力性便秘。
  
  一、病因
  引起便秘的病因:
  1.腸道病變:其中
腸易激綜合征,為常見的便秘原因
  2.全身性疾病
  3.神經系統病變
  4.經常服用某些藥物,容易引起便秘
  1
止痛劑、麻醉劑、肌肉松弛劑
  2)抗驚厥劑、抗抑郁劑、抗帕金森病藥物;
  3)抗膽堿能藥、阿片制劑、神經節阻滯劑;
  4
降壓藥、止酸劑(含鈣劑)和利尿劑等。
  
  二、臨床表現
  1.排便次數<3/周,嚴重者長達24周才排便一次。
  2.可表現為排便困難,排便時間可長達30分鐘以上,而每日排便多次,但排出困難。
  3.糞便硬結如羊糞狀,且數量很少。
  
  三、治療原則
  1.食療
  1
食用膳食纖維:纖維本身不被吸收,能使糞便膨脹,刺激結腸動力,改善癥狀。
  含膳食纖維最多的食物:麥麩,還有水果、蔬菜、燕麥、膠質、玉米、纖維質、大豆、果膠等。
  2)對以便秘為主的
腸易激綜合征患者,應注意逐漸增加膳食纖維的含量,以免加重腹痛、腹脹。
  3)如有
腸梗阻或巨結腸或巨直腸以及神經性便秘的患者,則不能用增加膳食纖維來達到通便的目的,應減少腸內容物,并定期排便。
  2.養成排便習慣
  1
定時排便:能防止糞便堆積,這對于有糞便嵌塞的患者,尤其重要。
  2)口服平衡電解質液,內含
聚乙烯二醇可達到清腸目的。
  3)清腸后可給
輕礦物油,或乳果糖使便次至少達到1/d。常用于治療習慣性便秘。
  4)直腸括約肌功能紊亂的便秘患者:應用生物反饋方法,來糾正排便時盆底肌和肛門外括約肌的不合適的收縮
  3.藥物治療
  1)容積性瀉劑:能起到膳食纖維的作用,使液體攝取增加。
  2)潤滑性瀉劑:石蠟油能軟化糞便,可口服或灌腸。
  由于
影響脂溶性維生素吸收,故以餐間服用較合適
  3)高滲性瀉劑:如聚乙烯二醇和不吸收的糖類(乳果糖、山梨醇)混合的電解質溶液。
  4)鹽類瀉劑:含有不被吸收的陽離子和陰離子,由于滲透壓的作用,使腔內保留足夠的水分,促進腸蠕動。
  5)刺激性瀉劑:如蓖麻油、蒽醌類藥物、酚酞及雙醋苯啶等。
  4.手術治療
  對Hirschsprung (先天性巨結腸)病,手術治療可取得滿意的療效。對頑固的慢通過性便秘患者,手術治療可能緩減癥狀。
  
  四、護理問題
  1.便秘 與腸蠕動減慢有關。
  2.便秘 與藥物的副作用有關。
  
  五、護理措施
  1.
多飲開水和吃粗纖維飲食
  1)每天清晨可飲一杯溫開水或鹽水。
  2)飲食:多食含粗纖維豐富的食物,如芹菜、豆角、白菜等。
  水果或其他多渣食物如筍類、面粉、麥片、麩皮等也利于通便。
  2.培養病人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即使病人無便意,也應堅持定時去蹲坐10分鐘~20分鐘。
  3.全身狀況欠佳或腹肌衰弱的病人,加強活動和體育鍛煉。
  4.提供隱蔽環境。
  5.協助病人采取
最佳的排便姿勢,以合理地利用重力和腹內壓。
  6.
腹部按摩,順結腸走行方向作環行按摩,刺激腸蠕動,幫助排便。
  7.指導或協助病人正確使用簡易通便法,如使用開塞露、甘油栓等。
  8.指導病人正確使用緩瀉劑。
  9.必要時予以灌腸。
  
  六、健康教育
  1.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2.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
  3.腹部按摩
  4.適當運動
  5.心理指導
  6.
預防意外,有高血壓、心腦血管疾患的老年人要避免用力排便,以防發生意外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發表評論
請自覺遵守互聯網相關的政策法規,嚴禁發布色情、暴力、反動的言論。
評價:
表情:
驗證碼:點擊我更換圖片
 
招生方案 | 免費試聽 | 報名演示
課件更新 | 網校介紹 | 答疑周刊
網校學員——快速注冊通道
衛生資格考試培訓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碚区| 永顺县| 桃园市| 五华县| 思茅市| 靖宇县| 基隆市| 商城县| 呼图壁县| 青海省| 蒙阴县| 富锦市| 廊坊市| 乌兰县| 左云县| 麻江县| 平谷区| 万宁市| 林口县| 剑河县| 玛纳斯县| 吉林省| 沽源县| 阿拉善右旗| 上饶县| 防城港市| 温泉县| 朝阳区| 南川市| 方城县| 万全县| 咸宁市| 阿荣旗| 江阴市| 平舆县| 新河县| 汉川市| 始兴县| 彝良县| 临城县| 紫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