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在线观看视频_欧美激情综合五月色丁香_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婷婷月色_日韩欧美精品在线不卡

免費注冊 找回密碼

2012年護士資格證重點輔導第一章 第10節 排泄護理(2)

時間:2012-04-23 15:46來源:護士資格考試 作者:lengke 點擊:
  
  (三)排便異常的護理
  1.腹瀉
  (1概念:指排便次數增多、糞便稀薄而不成形,甚至呈水樣。腹瀉常伴有腹痛、惡心、嘔吐、腸鳴、里急后重等癥狀。
  (2
護理措施
  1)祛除病因:停止進食被污染的飲食,對腸道感染的病人可遵醫囑給予抗生素治療。
  2)臥床休息:可以減少腸蠕動,減少體力消耗,同時應注意腹部保暖。
  3)飲食護理:鼓勵病人多飲水,給予清淡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腹瀉嚴重的病人應暫時禁食。
  4)防治水、電解質紊亂:按醫囑及時給予止瀉劑,并補充電解質,如口服補液鹽或靜脈輸液等,以免出現水、電解質紊亂。
  5)皮膚護理:作好肛周皮膚的清潔,減少刺激。
每次便后用軟紙輕擦肛門,用溫水清洗,并在肛門周圍涂油膏,以保護局部皮膚。
  6)觀察病情:應注意觀察、記錄糞便的性質、顏色及次數,必要時留取標本送驗。疑有傳染性疾病,應按隔離原則護理病人。
  7)心理護理:根據病人情況,給予合理的安慰和解釋,消除焦慮不安的情緒,并主動關心、幫助病人,協助作好清潔護理,使其身心舒適。
  8)健康教育:向病人講解預防和護理腹瀉的有關知識,指導病人選擇合理的飲食,預防脫水和電解質紊亂,使病人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
  2.
大便失禁
  1)概念:指由于肛門括約肌不受意志控制而不自主地排便。
  (2)護理措施
  1)心理護理:任何原因造成的大便失禁,病人都會產生很大的心理壓力,護士應理解、尊重病人,熱情地提供必要的幫助,以消除病人緊張、羞澀、焦慮、自卑等情緒。
  2)皮膚護理:保持肛門周圍皮膚清潔,床上加鋪橡膠單和中單或使用尿墊,一經污染立即更換;每次便后用溫水清洗,并在肛門周圍涂油膏,以保護局部皮膚,防止發生壓瘡。
  3)重建排便能力:觀察病人排便前的表現,了解病人排便的時間、規律,適時給予便盆。對排便無規律的病人,可定時給予便盆試行排便,以幫助建立排便反射。
  4)室內環境:定時打開門窗通風換氣,以除去不良氣味,保持空氣清新。
  5
健康教育: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指導病人攝入足夠的液體;教會病人進行肛門括約肌及盆底肌收縮運動鍛煉,以利于肛門括約肌恢復控制能力。方法是:病人取坐位、立位或臥位,試作排尿(排便)動作,先慢慢收緊盆底肌肉,再緩緩放松,每次10秒左右,連續10遍,每日510次,以病人不感到疲乏為宜。
  3.便秘
  (1
概念:指排便次數減少,無規律性,糞便干燥、堅硬,排便困難。常伴有頭痛、腹痛、腹脹、消化不良、食欲缺乏、疲乏無力等癥狀。
  (2)護理措施
  1)心理護理:根據病人情況,給予解釋、指導,以穩定病人情緒,消除其緊張心理。
  2)提供排便環境:提供隱蔽的排便環境,如排便時,用屏風或拉床簾以遮擋病人,并給病人留有足夠的排便時間,使病人安心;對危重病人,在病情平穩時,護士可暫時離去,以免給病人帶來窘迫感等;避開查房、治療及進餐時間,以消除緊張情緒,利于排便。
  3)采取適當的姿勢: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協助病人排便時取坐位或蹲位。能下床的病人可在床邊或到廁所排便,且廁所應裝置扶手,以便扶撐;如需在床上排便,可酌情將床頭抬高,以助排便;如為手術病人,應在術前有計劃地訓練床上排便。
  4)腹部按摩:便秘的病人排便時,腹部可按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的順序作環行按摩,以刺激腸蠕動,增加腹壓,使降結腸的內容物向下移動,促進排便。
  5)遵醫囑給緩瀉劑:如番瀉葉、果導片等。
  6)采用簡易通便劑:使用簡易通便劑,以軟化糞便,促進排便。常用的有:開塞露、甘油栓等。
  7)灌腸:如以上方法無效,可遵醫囑灌腸。
  8)健康教育:使病人及家屬認識到維持正常排便習慣的重要性。
  定時排便:幫助病人選擇合適時間,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
  
飲食護理:建立合理食譜,增加富含膳食纖維和維生素的食物,如攝取粗糧、新鮮水果、蔬菜,多飲水,每日清晨起床后飲一杯溫開水。
  適當的運動:鼓勵病人參加力所能及的體力活動。如散步、打太極拳、做操等;不能下床的病人可在床上做運動。
  充足的休息與睡眠:以減輕壓力.放松心情,保持消化功能的正常。
  簡易通便劑:教會病人及家屬使用的方法,但不可長期使用。
  (四)灌腸法
  
灌腸法分為不保留灌腸法和保留灌腸法兩種。不保留灌腸法包括:大量不保留灌腸、小量不保留灌腸和清潔灌腸。現分述如下:
  1.大量不保留灌腸
  (1)目的
  1)軟化和清除糞便,解除便秘及腸脹氣。
  2)清潔腸道,為某些手術、檢查或分娩作準備。
  3)稀釋并清除腸道內有害物質,以減輕中毒。
  4)為高熱病人降溫。
  (2
常用灌腸溶液:0.9%氯化鈉溶液,0.1%0.2%肥皂水
  (3
灌腸溶液的量及溫度:成人每次用量約為5001000ml,小兒用量約為200500ml。溶液溫度為3941℃,降溫時溫度為2832℃,中暑病人可用4℃0.9%氯化鈉溶液。
  (4)操作方法
  1)備齊用物攜至病人床邊,核對病人,作好解釋,消除顧慮,以取得合作;協助病人排尿;必要時關閉門窗,用屏風遮擋病人。
  2
協助病人取左側臥位,以順應腸道解剖位置,使溶液能借助重力作用順利流入腸腔。脫褲至膝部,雙腿屈膝,臀部移至床邊;將橡膠單和治療巾或一次性尿布墊于臀下,彎盤置臀邊。對不能控制排便的病人,取仰臥位,并將便盆墊于臀下。蓋好被子。
  3)掛灌腸筒于輸液架上,
液面距肛門4060cm
  4)戴手套,潤滑肛管前端,連接肛管與灌腸筒,排出管內氣體,夾緊橡膠管。
  5)左手墊手紙分開病人臀部,顯露肛門,囑病人做排便動作,使肛門括約肌放松,
右手持肛管輕輕插入直腸710cm,固定肛管,松開止血鉗,使溶液緩緩流入。
  6)觀察筒內液面下降情況和病人反應,如溶液流入受阻,可稍轉動或擠壓肛管。若病人感覺腹脹或有便意,應適當放低灌腸筒,以減慢流速,并囑病人張口呼吸,以放松腹部肌肉,減輕腹壓。
  7)當溶液將流盡時,夾住橡膠管,用衛生紙包住肛管輕輕拔出,放入彎盤內,并擦凈肛門。
  8)協助病人取舒適臥位,囑其盡可能保留510分鐘后排便,使糞便軟化。不能下床的病人,給予便盆,將衛生紙、呼叫器放在病人易取處。
  9)排便后,及時協助虛弱病人擦凈肛門,取出便盆,撤去橡膠單和治療巾,安置病人,整理床單位,開窗通風。
  10)觀察大便性狀,必要時留取標本送驗。
  11)清理用物。
  12)洗手,在體溫單上記錄結果。
記錄的方法是:灌腸后排便1次記為1E,灌腸后未排便記為0E
  (5)注意事項
  1)保護病人自尊,盡可能減少病人的肢體暴露,并防止著涼。
  2)根據醫囑及評估結果,準確掌握灌腸溶液的溫度、濃度、流速、壓力和液量。
為傷寒病人灌腸時,溶液量不得超過500ml,壓力要低,即液面距肛門不得超過30cm;肝性腦病病人禁用肥皂水灌腸,以減少氨的產生和吸收;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水鈉潴留的病人,禁用0.9%氯化鈉溶液灌腸,減少鈉的吸收。
  3灌腸過程中注意觀察病情,若病人出現面色蒼白、出冷汗、劇烈腹痛、脈速、心慌氣急、應立即停止灌腸,并及時通知醫生進行處理。
  4)降溫灌腸時,應保留30分鐘后再排出,排便后隔30分鐘再測量體溫并記錄。
  5
禁忌證:妊娠、急腹癥、嚴重心血管疾病、消化道出血等病人,禁忌灌腸。
  2.小量不保留灌腸 常用于腹部、盆腔手術后,以及保胎孕婦、危重病人、病兒及年老體弱病人等
  (1)目的
  1)軟化糞便,解除便秘。
  2)排除腸道積氣,以減輕腹脹。
  (2)常用溶液
  1
“123”溶液:即50%硫酸鎂30ml、甘油60ml、溫開水90ml
  2)油劑:即甘油50ml加等量溫開水
  (3)操作方法
  1)備齊用物攜至床邊,核對病人,作好解釋,取得合作。其余準備工作同大量不保留灌腸。
  2)戴手套,潤滑肛管前端,用注洗器吸取灌腸溶液,連接肛管,排氣后夾緊。
  3)左手墊手紙分開病人臀部,顯露肛門,囑病人做排便動作,使肛門括約肌放松。右手持肛管輕輕插入直腸71Ocm,固定肛管,松開止血鉗,緩緩注入溶液,反復吸液、注液,直至溶液全部注入。
  4)最后注入51Oml溫開水,完畢,將肛管末端抬高,使之全部流入,然后反折肛管,輕輕拔出,放于彎盤內,并擦凈肛門。
  5)協助病人取舒適臥位,
囑其盡可能保留1020分鐘后排便,必要時協助病人。
  6)觀察大便性狀,必要時留取標本送檢。
  7)安置病人,整理床單位,開窗通風,清理用物。
  8)洗手,記錄。
  (4)注意事項
  1)每次抽吸灌腸液時,應反折肛管,以防空氣進入腸道,造成腹脹。
  2)注入灌腸液的速度不可過快,壓力宜低,如為小容量灌腸筒,筒內液面距肛門的距離應低于30cm
  3.清潔灌腸 是反復多次進行大量不保留灌腸的方法。
  (1
目的:徹底清除滯留在結腸內的糞便,為直腸、結腸X線攝片檢查和手術前作腸道準備。
  (2)常用溶液:0.1%0.2%肥皂液,0.9%氯化鈉溶液
  (3)操作方法:同大量不保留灌腸,第一次用肥皂液灌腸,進行排便,然后用0.9%氯化鈉溶液灌腸多次,直至排出的液體清潔無糞塊為止。
  (4)注意事項:灌腸時壓力要低;每次灌腸后讓病人休息片刻。
禁忌用清水反復灌洗,以防水、電解質紊亂。
  4.保留灌腸 是自肛門灌入藥物,保留在直腸或結腸內,通過腸黏膜吸收達到治療目的。
  (1)目的:
常用于鎮靜、催眠、治療腸道內感染等
  (2)常用溶液:
遵醫囑準備藥物種類及劑量,一般藥量不超過200ml。溫度為3941℃
  1)鎮靜、催眠:10%水合氯醛,劑量遵醫囑。
  2)治療腸道內感染:用2%小檗堿、0.5%1%新霉素及其他抗生素等,劑量遵醫囑。
  (3)操作方法
  1)備齊用物攜至病人床邊,核對病人,作好解釋,以取得合作。必要時關閉門窗,用屏風遮擋病人。
  2)協助病人排便、排尿,以減輕腹壓、清潔腸道,便于藥物保留及吸收。
  3
根據病情安置不同臥位,如慢性細菌性痢疾,病變多在乙狀結腸和直腸,采用左側臥位為宜;阿米巴痢疾病變多在回盲部,采取右側臥位,以提高治療效果。
  4)協助病人脫褲至膝部,雙腿屈膝,臀部移至床邊,用小墊枕將臀部抬高1Ocm,以利于藥液保留。將橡膠單和治療巾或一次性尿布墊于臀下,彎盤置臀邊。
  5)戴手套,潤滑肛管前端,用注洗器吸取灌腸溶液,連接肛管,排氣后夾緊。
  6)左手墊手紙分開病人臀部,顯露肛門,囑病人做排便動作,使肛門括約肌放松,
右手持肛管輕輕插入直腸1015cm,固定肛管,松開止血鉗,緩緩注入藥液。反復吸液、注液,直至藥液全部注入。
  7)最后注入51Oml溫開水,完畢,將肛管末端抬高,使之全部流入,然后反折肛管,輕輕拔出,放于彎盤內,并擦凈肛門。
  8)協助病人取舒適臥位,囑其盡可能保留1小時以上,使藥物充分吸收。
  9)安置病人,整理床單位,開窗通風,清理用物。
  10)觀察病人反應,洗手,記錄。
  (4)注意事項
  1)灌腸前了解目的及病變部位,以便確定適當的臥位和肛管插入的深度。
  2)為提高療效,保留灌腸在晚間睡眠前灌入為宜。灌腸前先囑病人排便、排尿,并選擇較細的肛管,插入要深,液量要少,壓力要低,以便于有效保留藥液,使腸黏膜充分吸收。
  3)對肛門、直腸、結腸等手術后及大便失禁的病人,均不宜作保留灌腸。
  (五)排氣護理
  1.腸脹氣病人的護理
  (1)概念:指腸道內積聚過量氣體而不能排出。病人腹部膨隆,常伴腹脹、腹痛等不適癥狀。
  (2)護理措施
  1)心理護理:向病人解釋出現腸脹氣的原因、治療及護理方法,以緩解病人緊張情緒。
  2)調整飲食習慣:指導病人養成細嚼慢咽的好習慣;注意飲食合理,進食易消化的食物,勿食用產氣食物或飲料,如豆類、糖、油炸類食物及碳酸飲料。
  3)適當活動:鼓勵病人進行適當活動,如協助病人下床活動,臥床病人經常更換臥位等。
  4)按摩:可作腹部按摩或進行腹部熱敷。
  5)必要時進行肛管排氣。
  2.肛管排氣法
  (1)概念:
將肛管由肛門插入直腸,排除腸腔內積氣的方法
  (2)目的:排除腸腔內積氣,以減輕腹脹。
  (3)操作方法
  1)備齊用物攜至病人床邊,核對病人,作好解釋,以取得合作。必要時關閉門窗,用屏風遮擋病人。
  2)協助病人取左側臥位,暴露臀部并移至床邊。
  3)將玻璃瓶系于床邊,橡膠管一端插入液面以下,另一端與肛管連接。
  4
潤滑肛管前端后輕插入直腸1518cm,用膠布交叉固定肛管于臀部,將橡膠管留出足夠長度,并固定在床單上,以方便病人翻身。
  5)觀察排氣情況,如有氣體排出,可見瓶中有氣泡逸出;如排氣不暢,可幫助病人轉換體位、按摩腹部,以助氣體排出。
  6)拔管后,清潔肛門,安置病人。
  7)整理床單位,開窗通風,清理用物。
  8)觀察病人反應,洗手,記錄。
  (4)注意事項:
保留肛管一般不超過20分鐘,因為長時間留置肛管,會降低肛門括約肌的反應,甚至導致括約肌永久性松弛;必要時可間隔23小時,再重復插管排氣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發表評論
請自覺遵守互聯網相關的政策法規,嚴禁發布色情、暴力、反動的言論。
評價:
表情:
驗證碼:點擊我更換圖片
 
招生方案 | 免費試聽 | 報名演示
課件更新 | 網校介紹 | 答疑周刊
網校學員——快速注冊通道
衛生資格考試培訓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靖县| 榕江县| 赤水市| 黄浦区| 罗江县| 五峰| 阳谷县| 吉安市| 龙陵县| 资阳市| 上虞市| 勃利县| 米易县| 开阳县| 平塘县| 高邑县| 旬邑县| 酒泉市| 犍为县| 兖州市| 罗江县| 阜康市| 昌江| 秭归县| 清水河县| 夏河县| 田东县| 曲麻莱县| 潼南县| 梨树县| 武胜县| 娱乐| 洮南市| 黄石市| 柳州市| 漳州市| 乌兰县| 玉林市| 梅河口市| 涞源县| 绥芬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