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早產兒的特點及護理
早產兒是指胎齡大于26周,但不滿37周的活產嬰兒。
一、早產兒的特點
1.外觀特征
體重大多<2.5kg,身長<47cm,四肢肌張力低下呈伸直狀,皮膚紅嫩,胎毛多,足底紋少,足跟光滑,外生殖器,男嬰睪丸未降或未全降,陰囊少皺裂,女嬰大陰唇不能蓋住小陰唇。
2.體溫 體溫中樞調節功能差,加之棕色脂肪少,無寒戰反應,產熱不足,保暖性能差,汗腺發育差
3.呼吸系統
易發生呼吸暫停(是指呼吸停止超過15~20秒,或雖不到20秒,但心率減慢<100次/分,并出現發紺及肌張力減低)。早產兒的肺部發育不成熟,肺泡表面活性物質少,易發生肺透明膜病。
4.循環系統 安靜時,心率平均120~140次/分,血壓也較足月兒低。
5.消化系統 容易發生溢乳。如缺氧或喂養不當可引起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生理性黃疸較足月兒重,持續時間也長。胎糞排出延遲。
6.血液系統 白細胞計數較低,為(6~8)×10 9/L; “生理性貧血”出現早,胎齡越小,貧血持續時間越長,程度越重。
7.泌尿系統 易發生低鈉血癥、代謝性酸中毒。
8.神經系統 胎齡越小,反射越差,易發生缺氧缺血性腦病、顱內出血。
9.其他 易發生低鈣血癥,易患感染性疾病。
二、早產兒的護理
1.環境
室溫24—26℃,晨間護理時,提高到27—28℃,相對濕度55%一65%。居室每日紫外線照射1—2次,每次30分鐘。每月空氣培養一次。室內還應配備嬰兒培養箱、遠紅外保暖床、微量輸液泵、吸引器和復蘇搶救設備。
體重小于2000g者,應盡早置嬰兒培養箱保暖,嬰兒培養箱的溫度與患兒的體重有關,體重越輕,箱溫越高。每日測體溫6次。
3.合理喂養
(1)開始喂奶時間:出生體重在1500g以上而無青紫的患兒,可于出生后2—4小時喂10%葡萄糖水2ml/kg,無嘔吐者,可在6—8小時喂乳。
(2)喂奶量:以不發生胃內潴留及嘔吐為原則。
(3)喂養方式:最好用母乳喂養,無法母乳喂養者以早產嬰配方奶為宜。
(4)喂養方法:有吸吮無力及吞咽功能不良者,可用滴管或鼻飼喂養,必要時,靜脈補充高營養液。喂養后,患兒宜取右側位。
(5)評估:準確記錄24小時出入量,每日晨起空腹測體重一次,并記錄。
4.維持有效呼吸 缺氧者給予氧氣吸人,常用氧氣濃度30%一40%。若持續吸氧時,吸氧的時間最好不超過3天或在血氣監測下用氧,防止氧中毒的發生。
5.預防出血 肌內注射維生素K1,連用3天。
6.預防感染
7.密切觀察病情
例:早產兒有呼吸暫停,主要是因為:
A.肺泡數量相對少
B.呼吸中樞相對不成熟
C.肺泡表面活性物質少
D.肋間隙肌力弱
E.膈肌位置高
參考答案解析:B
早產兒呼吸中樞相對足月兒更不成熟,呼吸節律不規則,可發生呼吸暫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