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在线观看视频_欧美激情综合五月色丁香_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婷婷月色_日韩欧美精品在线不卡

免費注冊 找回密碼
返回首頁

2012年醫學高級職稱評審腫瘤內科復習資料(子宮內膜癌)(1)

時間:2012-02-23 09:53來源:醫學高級職稱考試 作者:lengke 點擊:
  

子宮內膜癌

一、概述
子宮內膜癌原發于子宮內膜、又名宮體癌與子宮頸癌,卵巢癌并列為婦科最常見的3種惡性腫瘤。在女性惡性腫瘤中,位于乳腺癌、肺癌和大腸癌之后,位居第四位。
在過去20年里,子宮內膜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子宮內膜癌的發病隨地區、種族而不同,存在較大差異。1982年國際癌癥研究所資料顯示:北美、北歐發病率高,美國和加拿大約20/10萬,中美、亞洲發病率較低,日本和印度少于5/10萬。據美國1996年的癌瘤注冊統計,每年有34000個新病例,6000個病人死于該病。目前國內尚無該癌比較詳盡的流行病學調查。
一般來講,國內子宮內膜癌的好發年齡是55-60歲,絕經前婦女占25-35%,40歲以下者約占5-10%。國外資料發病年齡平均為60歲,超過60歲者占75%左右。
二、解剖學知識
子宮為一空腔器官,位于骨盆中央,呈倒置的梨形,前面扁平,后面凸出,子宮上部較寬稱子宮體,其上端隆突部分稱子宮底,子宮底雙側為宮角與輸卵管相通。子宮下部較窄呈園柱狀,稱子宮頸。子宮體壁由三層組織構成,外層為漿膜層,中間層為肌層,內層為粘膜層即子宮內膜。
三、病因
關于子宮內膜癌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一般認為內分泌因素是發生子宮內膜癌重要而直接原因,引起內分泌失調的危險因素有:
(一)肥胖 脂肪過多將增加雌激素的儲存,增加血漿中雄烯二酮轉化為雌酮,體重超過正常的15%,患子宮內膜癌的危險性增加3倍。
(二)糖尿病、高血壓 肥胖、高血壓和糖尿病是子宮內膜癌常有的“三聯癥”。由于腦垂體前葉分泌過多致糖尿病——生長激素,引起血糖增高和肥胖,在此基礎上產生高血壓。同時垂體促性腺功能失調,卵巢失去排卵功能,不能分泌黃體酮,子宮內膜長期受雌激素影響,最終導致癌。糖尿病患者比正常人高2.8倍患子宮內膜癌的危險,高血壓者1.5倍于正常人。
(三)不育 未生育特別是卵巢不排卵所致不育,缺乏孕激素的對抗,雌激素持續刺激,引起子宮內膜增生、癌變
(四)初潮早、絕經晚 初潮早、11歲以前,絕經晚、52歲以后的婦女患子宮內膜癌的危險性增加。月經前期乳房發脹,月經量多均與雌激素有關。
(五)多囊卵巢綜合征 表現為閉經、月經不規則、不育、多毛和男性化。多囊卵巢患者不排卵,高水平、長時間雌激素作用,缺乏孕激素的調節和周期性的宮內膜剝脫,發生增生、癌變。

 

 

(六)卵巢腫瘤 卵巢顆粒細胞瘤,卵泡膜細胞瘤等腫瘤有分泌雌激素的功能,可引起月經不調、絕經后陰道出血、子宮內膜增生過長、宮內膜息肉、癌變。卵巢腫瘤合并子宮內膜癌的機會為4%。
(七)外源性雌激素 不適當的激素“替代”治療,乳腺癌患者長期服用三苯氧胺,三苯氧胺有弱類雌激素作用,長期應用可致子宮內膜增生、癌變。
四、診斷
1. 癥狀體征
(1) 陰道異常出血 為最主要的現象,80-90%患者有陰道異常出血,可表現為絕經后陰道不規則流血,量時多時少或月經紊亂。
(2) 陰道分泌物增多 分泌物增多是瘤體滲血和繼發感染所致,表現為血性或膿性液體。分泌物增多常在陰道出血之前,隨后兩者伴存。
(3) 疼痛 少數患者有輕度下腹疼痛,因病變大突向宮腔,刺激子宮收縮,或病變位于子宮下段、阻塞、引流不暢形成宮腔積血、積膿有關。腫瘤壓迫神經叢,可引起下腹、腰骶或腿持續性疼痛,往往是腫瘤晚期表現。
(4) 下腹腫塊,子宮內膜癌患者下腹腫塊少見,一般為合并子宮肌瘤或卵巢腫瘤。但年老患者因宮頸閉鎖,子宮內膜癌組織出血,壞死物無法流出,積于宮體使宮體明顯增大,呈球形、囊性感。
2. 診斷方法
(1) 子宮內膜檢查 宮內膜組織學檢查是子宮內膜癌的主要診斷手段,是最后診斷依據。凡有月經紊亂,絕經后陰道不規則流血者,需行分段取宮內膜活檢,此方法簡單、創傷小、陽性率較高,無需特殊準備。無發燒、體溫正常、血象正常、常規消毒宮頸、鋪巾,先取宮頸管內膜一周,不進宮頸內口,后探宮腔深度,再取宮腔各壁及雙宮角內膜組織,按部位分裝送病理檢查。若內膜活檢陰性,臨床又不能排除癌癥者再行診斷性刮宮,或直接行子宮切除。子宮增大、宮頸閉鎖無法取內膜者應直接行子宮切除。
(2) 細胞學檢查 宮內膜細胞除月經期外不易脫落,一旦脫落又往往發生退化、溶解,細胞學診斷陽性率低約50%左右,一般只能起輔助診斷的作用。
(3) 宮腔鏡 宮腔鏡檢查可直視下觀察宮內膜情況,對可疑部位活檢,準確性高,避免了分段取內膜誤漏問題。
(4) 影像學診斷
B超 陰道B超對子宮內膜的厚度、形象可顯示清楚,宮內膜厚≥6mm者有10-20%患癌的危險,有助于子宮內膜癌的診斷,腹部B超能了解肝、脾、腹、盆腔內有無轉移腫瘤及淋巴結的情況。
CT掃描及核磁共振(MRI) 特別是MRI可觀察宮腔、宮頸內病變,肌層浸潤的深度及淋巴結轉移情況,有助于術前了解腫瘤侵犯的范圍,決定手術方式。

淋巴造影 用以術前發現淋巴結轉移情況。雖然子宮內膜癌淋巴結轉移越來越引起重視,但淋巴造影手段不夠簡便、陽性率不高、實際應用不多。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發表評論
請自覺遵守互聯網相關的政策法規,嚴禁發布色情、暴力、反動的言論。
評價:
表情:
驗證碼:點擊我更換圖片
主站蜘蛛池模板: 侯马市| 昌江| 新巴尔虎右旗| 凤台县| 滨州市| 阿瓦提县| 孟村| 岳普湖县| 巫溪县| 桐乡市| 襄樊市| 高青县| 永济市| 台东县| 福海县| 晋城| 抚松县| 大新县| 遵义市| 洞口县| 长丰县| 汉中市| 邹平县| 渭南市| 隆化县| 盐津县| 邵阳县| 博野县| 宁都县| 田阳县| 红安县| 北海市| 阿合奇县| 宁阳县| 肇州县| 虹口区| 余庆县| 进贤县| 上饶县| 屯留县| 荣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