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核治療是內科主治醫師考試中要求掌握的內容,助大家順利通過內科主治醫師考試,希望考生在網校復習開心。
肺結核癥狀治療如下:
1.發熱:在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結核和漿膜滲出性結核伴有高熱等嚴重毒性癥狀時,激素可能有助于改善癥狀,亦可促進滲液吸收,減少粘連,但必須在有充分有效抗結核藥物保護下早期應用,療程1個月左右即應逐步撤停。其他類型結核伴高熱而抗結核藥物短期難于控制者,可應用小劑量非類固醇類退熱劑。
2.大咯血:大咯血是肺結核病人的重要威脅。藥物治療可以應用垂體后葉素。藥物難以控制而肺結核病變本身具備手術指征、心肺功能勝任者,手術治療可以顯著降低大咯血病死率。對于不能耐受手術和病變不適宜手術的大咯血,非手術干預治療亦有良效。方法有:①經纖支鏡止血:經纖支鏡直視定位后向出血部位涂布或者灌注縮血管藥物(如腎上腺素)、促凝血藥物(如凝血酶)或血管硬化劑(如魚肝油酸鈉),亦可經纖支鏡插入帶球囊導管,藉球囊充盈膨脹壓迫止血。②支氣管動脈栓塞。
應盡早發現窒息先兆征象如咯血過程突然中斷,出現呼吸急促、發紺、煩躁不安、精神極度緊張有頻死感或口中有血塊等,立刻搶救。暢通氣道和生命支持是其主要措施。包括:
①體位引流:取患側臥、頭低腳高位,并令病人張口或使用開口器清除口腔積血,叩擊背部刺激咳嗽。
②氣管插管:常規氣管插管,通過吸引并借助體位防止健側吸入,是臨床最常用方法。
③支氣管鏡檢查:硬質支氣管鏡能保持充分通暢,便于引流;纖支鏡操作容易,便于應用支氣管腔內止血措施。視設備條件和操作者技術水平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