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手術后病人的護理
★★★【護理評估】了解麻醉、手術方式,目前病人的心理和身體狀況、各項檢查結果,評估臟器功能。
★★★【護理措施】
1.心理護理。
2.觀察生命體征。
3.體位:顱腦手術后取頭高15~30°頭高腳低位;頸胸部手術后高半坐臥位;脊柱或臀部手術取俯臥位或仰臥位;腹部手術后低半坐臥位或斜坡臥位;腹腔感染者,病情許可盡早改半臥位或頭高腳低位。
4.引流管護理:乳膠引流片術后1~2天拔除;單腔或雙腔引流管約1周內拔除;胃腸減壓管在胃腸道功能恢復、肛門排氣后即可拔除。
5.飲食護理:胃腸道手術待腸蠕動恢復、肛門排氣后進水、少量食物。
6.鼓勵早期活動:早期床上活動,盡早離床活動。優點:利于增加肺活量減少肺部并發癥,改善全身血循促進切口愈合;減少下肢靜脈血流緩慢所致深靜脈血栓形成,有利于腸道和膀胱功能恢復,減少腹脹和尿潴留的發生。
7.常見不適護理
(1)惡心嘔吐:常見麻醉后反應、顱內壓增高、低鉀低鈉等電解質紊亂、急性胃擴張或腸梗阻等。
(2)腹脹:早期下床活動、早期不進食含糖食物和奶制品;持續胃腸減壓、肛管排氣可緩解。
(3)呃逆:上腹部頑固性呃逆警惕膈下感染。
(4)尿潴留:穩定情緒、誘導排尿、改變排尿體位,無效后嚴格無菌導尿。
8.手術后并發癥預防和護理
(1)發熱:術后體溫升高不超過38℃稱之為外科手術熱;術后3~6天仍持續發熱提示感染。
(2)術后出血:多見于術后24~48小時。
(3)切口感染:常發生于術后3~4天;切口膿腫形成(波動感)及時切開引流。
(4)切口裂開:多發生于腹部手術后一周;立即無菌鹽水紗布覆蓋切口、腹帶包扎及手術室縫合。
(5)肺不張及肺炎:多見于胸部大手術后;發熱、呼吸和心率增快、咳嗽、胸片典型表現等。
(6)尿路感染:及時處理尿潴留。
(7)深靜脈血栓形成:腹股溝處疼痛和壓痛(動脈痙攣、肢體缺血缺氧);抬高患肢制動、禁忌患肢靜脈輸液、嚴禁按摩患肢引起血栓脫落等。
【例題】
1.擬行手術病人合并高血壓,麻醉前要求
A 血壓降至正常
B 停服降壓藥
C 血壓降至適當水平
D 給降壓藥物后就可手術
E 可不必服降壓藥
正確答案 C
2.手術后鼓勵病人早期下床活動,下列選項錯誤的是
A 減少肺部并發癥
B 加速切口愈合
C 減少下肢靜脈血栓形成
D 減輕疼痛
E 減少腹脹和尿潴留發生
正確答案 D
查看:2011年中級主管護師考試模擬試題及答案
2011年中級主管護師考試報考須知:
1、2011年中級主管護師考試時間5月21、22、28、29日
2、2011年主管護師報名時間
3、2011年中級主管護師考試科目
4、2011年中級主管護師考試報考政策
5、2011年中級主管護師資格考試報名條件
6、中級主管護師考試報名網站
7、2010年主管護師考試網上輔導通過率高達93.18%
8、中級主管護師考試常考試題(外科護理學)(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