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無菌包的使用法
1.目的供無菌操作用。
2.評估操作目的及環境,無菌包名稱。
3.計劃
(1)環境準備:同無菌持物鉗的使用。
(2)用物準備:
1)無菌持物鉗、盛放無菌包內物品的容器或區域。
2)無菌包:內放無菌治療巾、敷料、器械等。
3)治療盤、膠帶、紙條、筆等。
4.實施
無菌包使用法操作要點:
(1)洗手,戴口罩,根據操作目的準備環境及用物。
(2)包扎無菌包:將需滅菌的物品放于包布中央,用包布一角蓋住物品,左右兩角先后蓋上并將角尖向外翻折,蓋上最后一角后以“+”字形系帶,或用膠帶貼妥,包外貼上注明物品名稱及滅菌日期的標簽。一般滅菌物品放于質厚、致密、未脫脂的雙層純棉布包內。無菌包有效期一般為7天。
(3)打開無菌包:
1)核對無菌包名稱、滅菌日期,有無潮濕或破損。如超過有效期,有潮濕或破損不可使用。
2)將無菌包平放在清潔、干燥、平坦的操作處,解開系帶,卷放于包布下,按原折痕順序逐層打開無菌包。不可放在潮濕處,以免因毛細現象而污染。
3)用無菌鉗夾取所需物品,放在準備好的無菌區內。打開包布時手只能接觸包布四角的外面,不可觸及包布內面,不可跨越無菌面。
4)如包內物品未用完,按原折痕包好,系帶橫向扎好,并注明開包日期及時間。
包內剩余物品24小時內可使用。如包內物品被污染或包布受潮,需重新滅菌。
5)包內物品需全部取出時,可將包托在手上打開,另一手將包布四角抓住,穩妥地將包內物品投放在無菌區內。將包布折疊放妥。
5.評價
(1)打開無菌包時妥善處理系帶,不可拖拉。
(2)開包、關包時手不可觸及包布內面。
(3)準確注明開包日期及時間。
(4)關包時系帶橫向纏繞。
(四)鋪無菌盤法
1.目的 將無菌治療巾鋪在潔凈、干燥的治療盤內,形成無菌區,放置無菌物品,供治療使用。
2.評估 操作目的及環境,治療盤是否清潔干燥,無菌治療巾是否在有效期內。
3.計劃
(1)環境準備:同無菌持物鉗的使用。
(2)用物準備:
1)無菌持物鉗、無菌治療巾包、無菌物品。
2)治療盤、膠帶、紙條、筆等。
4.實施 鋪無菌盤法操作要點:
(1)洗手,戴口罩,根據操作目的準備環境及用物。
(2)取無菌巾包并檢查滅菌日期,有無潮濕和破損。
(3)鋪盤
1)單層底鋪盤法:①打開無菌巾包,用無菌持物鉗夾取一塊治療巾放在治療盤內。剩余的治療巾,按要求包好無菌包,并注明開包日期和時間。②雙手捏住無菌治療巾一邊外面兩角,輕輕抖開,雙折鋪于治療盤上,將上層折成扇形,開口邊緣向外,治療巾內面構成無菌區。注意手不可觸及治療巾內面。③放入無菌物品后,展開上層折疊層,遮蓋無菌物品上,上下層邊緣對齊。將治療巾開口處向上折兩次,兩側邊緣分別向下折一次,露出治療盤邊緣。注意保持無菌治療巾內物品的無菌。鋪好的無菌盤4小時內有效,未能立即使用的應注明鋪盤時間。
2)雙層底鋪盤法:①打開無菌巾包,取出無菌治療巾,雙手捏住無菌治療巾一邊外面兩角,輕輕抖開,從遠到近,三折成雙層底,上層折成扇形開口邊緣向外。注意手不可觸及治療巾內面。②放入無菌物品后,展開上層折疊層,遮蓋無菌物品上,上下層邊緣對齊。注意保持無菌治療巾內物品的無菌。鋪好的無菌盤4h內有效,未能立即使用的應注明鋪盤時間。
5.評價
1)無菌巾放入無菌物品后上下層的邊緣能夠對齊。
2)無菌巾內物品放置有序,取用方便。
3)夾取、放置無菌物品時,手臂未穿越無菌區。
4)操作中無菌巾內面未被污染。
(五)取用無菌溶液法
1.目的 供護理操作用。
2.評估 操作目的及環境,無菌溶液名稱及有效期。
3.計劃
(1)環境準備:同無菌持物鉗法。
(2)用物準備:
1)無菌溶液、啟瓶器、彎盤。
2)盛裝無菌溶液的容器。
3)治療盤內盛無菌棉簽、消毒溶液、筆。
4.實施取用無菌溶液法操作要點:
(1)洗手,戴口罩,根據操作目的準備環境及用物。
(2)根據醫囑取無菌溶液密閉瓶,濕擦瓶外灰塵,認真查對瓶簽上的藥名、濃度、劑量、有效期,檢查瓶蓋有無松動、瓶體有無裂痕,倒置溶液檢查有無沉淀、渾濁、絮狀物及變色。檢查無誤后用啟瓶器開啟瓶蓋,用拇指與示指或雙手拇指將瓶塞邊緣向上翻起。
(3)一手示指與中指套住瓶塞將其拉出,注意手不可觸及瓶塞內面及瓶口,防止瓶塞被污染;另一手拿溶液瓶,瓶簽朝向掌心,倒出少量溶液旋轉沖洗瓶口,再由原處倒出溶液至無菌容器中。倒溶液時,勿將瓶簽打濕;勿使瓶口接觸容器口周圍。不可將物品伸到無菌溶液瓶中蘸取溶液;已經倒出的溶液不可再倒回瓶內。
(4)無菌溶液倒完后,立即塞好瓶塞,以防污染。已開啟的無菌溶液瓶內的溶液可保存24小時。在瓶簽上注明開瓶日期、時間,放回原處。
5.評價
(1)手未觸及瓶塞內面及瓶口。
(2)傾倒溶液時,未浸濕瓶簽及瓶體;液體未濺至桌面上。
習題:
取用無菌溶液時,正確的方法是:
A.打開瓶蓋后,立即倒入無菌容器中
B.可直接在溶液瓶中蘸取
C.可用敷料堵住瓶口,使溶液緩慢流出
D.剩余溶液應在開啟后24h內使用
E.溶液倒出后未使用,應及時倒回瓶中
『正確答案』D
B型題:
A.4小時
B.24小時
C.3天
D.7天
E.2天
1.壓力蒸汽滅菌后的無菌物品,其有效保存期是:
『正確答案』D
2.無菌溶液打開未用完,消毒瓶口、瓶塞后蓋好,其有效保存期是:
『正確答案』B
(六)戴、脫無菌手套法
1.目的 在進行嚴格的醫療護理操作時戴無菌手套,以確保無菌效果。
2.評估 操作目的及環境,無菌手套型號及有效期。
3.計劃
(1)環境準備:同無菌持物鉗法。
(2)用物準備:無菌手套、彎盤。
4.實施戴、脫無菌手套法操作要點:
(1)修剪指甲,取下手表或手上飾物,洗手,戴口罩,根據操作目的準備環境及用物。
(2)檢查無菌手套袋外面的號碼及滅菌日期。
(3)無菌手套袋平放于清潔、干燥臺面上打開,取出滑石粉包,涂擦雙手。若手套袋有系帶,應注意系帶不要污染手套袋的內面。
(4)戴手套:
1)分次提取法:①一手掀開手套袋開口處,另一手捏住一只手套的反褶部分即手套的內面,取出手套,對準五指戴在手上。戴手套時,要防止手套外面即無菌面觸及非無菌物品。已戴好手套的手不可觸及未戴手套的手及另一手套的內面即非無菌面。②掀開另一手套袋開口處,以戴好手套的手指插入另一只手套的反褶內面即手套的外面取出手套對準五指戴在手上。如手套有破洞,應立即更換。戴好手套的手應始終保持在腰部以上水平、視線范圍內。
2)一次性提取法:①兩手同時掀開手套袋開口處,分別捏住兩只手套的反褶部分即手套的內面,取出手套,使五指相對。②先戴一只手,再以戴好手套的手指插入另一只手套的反褶內面,同法戴好。
(5)將手套的反褶邊套在工作服袖口外面。
(6)脫手套:一手捏住另一只腕部外面,翻轉脫下;再以脫下手套的手插入另一手套內,將其翻轉脫下。若手套上有血跡或污染嚴重時,應先在消毒液中清洗后再脫手套。脫手套時勿使手套的外面即污染面接觸皮膚。
(7)將手套浸泡在消毒液中,手套內要灌滿消毒液。洗手。
5.評價
(1)雙手涂擦滑石粉時未撒落在無菌區內。
(2)戴、脫手套時未有污染,未強行拉扯手套。
(3)操作始終在腰部或操作臺面水平以上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