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節 營養不良病人的護理
蛋白質-熱能營養不良是因缺乏能量和(或)蛋白質引起的一種營養缺乏癥,多見于3歲以下的嬰幼兒。主要表現為體重減輕、皮下脂肪減少和皮下水腫,常伴有各個器官不同程度的功能紊亂。
一、病因
1.長期攝入不足 喂養不當是嬰兒營養不良的主要原因,母乳不足而未及時添加其他乳品;驟然斷奶而未及時添加輔食;奶粉配制過稀;長期以淀粉類食品喂養為主;較大兒的營養不良是嬰兒營養不良的繼續,或因不良飲食習慣如長期偏食、挑食、吃零食過多、早餐過于簡單、學校午餐攝入不足等引起。
2.消化吸收障礙 消化系統解剖或功能的異常,如唇裂、腭裂、幽門梗阻、遷延性腹瀉、過敏性腸炎、腸吸收不良綜合征等,均可影響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3.需要量增多 急、慢性傳染病(如麻疹、傷寒、肝炎、結核)后的恢復期,雙胎早產、生長發育快速時期等均可因需要量增多而造成相對不足。
4.消耗量過大 糖尿病、大量蛋白尿、長期發熱、燒傷、甲狀腺功能亢進、惡性腫瘤等均可使蛋白質消耗或丟失增多。
二、臨床表現
營養不良早期表現為體重不增,隨后患兒體重下降。皮下脂肪逐漸減少以至消失,皮下脂肪消耗的順序依次是腹部、軀干、臀部、四肢,最后是面部。腹部皮下脂肪層厚度是判斷營養不良程度的重要指標之一。隨著病程的進展,營養不良程度由輕變重,各種臨床癥狀也逐步加重。有血清蛋白降低時可出現營養不良性水腫。嬰兒常有饑餓性便秘或腹瀉。
營養不良并發證:①患兒常因缺乏蛋白質及造血物質并發營養性貧血;②因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③易患各種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肺炎、鵝口瘡、結核病、中耳炎、尿路感染等;④并發自發性低血糖,若不及時診治,可致死亡。臨床上根據各種癥狀的程度,將營養不良分為三度(見表)。
嬰幼兒不同程度營養不良的特點
營養不良程度 |
Ⅰ度(輕) Ⅱ度(中) Ⅲ度(重) |
體重低于正常均值 15%~25% 25%~40% 40%以上 |
三、輔助檢查
最突出的表現是血清蛋白濃度降低,但不夠靈敏;胰島素樣生長因子Ⅰ水平反應靈敏,且不受肝功能的影響,是早期診斷營養不良的可靠指標。還有多種血清酶活性、血糖、血漿膽固醇水平降低,各種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
四、治療原則
盡早發現,早期治療,采取綜合性治療措施,包括調整飲食以及補充營養物質;祛除病因,治療原發病;控制繼發感染;促進消化和改善代謝功能;治療并發癥。
五、護理問題
1.營養失調:低于機體需要量 與能量和(或)蛋白質攝入不足和(或)需要、消耗過多有關
2.有感染的危險 與機體抵抗力低下有關
3.潛在并發癥:低血糖
4.知識缺乏 與患兒家長缺乏營養知識及育兒知識有關
六、護理措施
(一)飲食管理
原則為循序漸進,逐漸補充。根據營養不良的程度、消化功能來調整飲食的量及種類。
對于輕度營養不良患兒,在基本維持原膳食的基礎上,較早添加含蛋白質和熱量較高的食物。開始每日可供給熱量250~330kJ/kg(60~80kcal/kg),以后逐漸遞增。
對于中、重度營養不良患兒,熱能和營養物質的供給應由低到高,逐漸增加。供給熱量從每日165~230kJ/kg(45~55kcal/kg)開始,逐步少量增加;若消化吸收能力較好,可逐漸增加到每日500~727kJ/kg(120~170kcal/kg),并按實際體重計算所需熱能。待體重恢復,可供給正常生理需要量。
選擇食物的原則:一是適合患兒的消化能力,輕度營養不良患兒,可從牛奶開始,逐漸過渡到帶有肉末的輔食。中、重度營養不良患兒則可先給稀釋奶或脫脂奶,再給全奶,然后才能給帶有肉末的輔食。二要符合營養需要,即高蛋白、高能量、高維生素的飲食,還要根據情況適當補充鐵劑。
(二)促進消化、改善食欲
遵醫囑給予各種消化酶(胃蛋白酶、胰酶等)和B族維生素口服,以助消化;給予蛋白同化類固醇制劑如苯丙酸諾龍肌注,以促進蛋白質的合成和增進食欲。必要時少量多次輸血或氨基酸、脂肪乳等靜脈營養物質。
(三)預防感染
保持皮膚清潔、干燥、防止皮膚破損;做好口腔護理,保持生活環境舒適衛生,注意做好保護性隔離,防止交互感染。
(四)觀察病情
密切觀察患兒尤其是重度營養不良患兒的病情變化。觀察有無低血糖、維生素A缺乏、酸中毒等臨床表現,發現病情變化應及時報告,并做好急癥搶救準備。治療和護理開始后應每日記錄進食情況及對食物的耐受情況,定期測量體重、身高及皮下脂肪的厚度,以判斷治療效果。
(五)提供舒適的環境,促進生長發育
合理安排生活,減少不良刺激,保證患兒精神愉快和有充足的睡眠;對住院治療的患兒,鼓勵父母陪伴:及時糾正先天畸形,進行適當的戶外活動和體格鍛煉,促進新陳代謝,利于生長發育。
七、健康教育
向患兒家長解釋導致營養不良的原因,介紹科學育兒的知識,指導母乳喂養、混合喂養和人工喂養的具體執行方法,糾正小兒的不良飲食習慣;合理安排生活作息制度,堅持戶外活動,保證充足睡眠;預防感染,按時進行預防接種;先天畸形患兒應及時手術治療;做好生長發育監測。
同步練習題
1.營養不良早期診斷的可靠指標是
A.血糖
B.血清白蛋白
C.血漿膽固醇
D.血漿轉鐵蛋白
E.血漿胰島素生長因子
『正確答案』E
2.營養不良的最初癥狀是
A.消瘦
B.乏力
C.納差
D.體重不增
E.皮下脂肪減少
『正確答案』D
3.符合Ⅰ度營養不良的診斷標準是
A.精神萎靡
B.肌肉松弛
C.身長低于正常
D.腹部皮下脂肪
E.體重低于正常值15%~25%
『正確答案』E
4.Ⅱ度營養不良小兒體重低于正常均值的
A.5%~10%
B.10%~15%
C.15%~25%
D.25%~40%
E.40%以上
『正確答案』D
5.Ⅲ度營養不良小兒腹部皮下脂肪厚度為
A.消失
B.<
C.0.4~0
D.0.6~0
E.0.8~1.0cm
『正確答案』A
6.蛋白質-營養不良患兒皮下脂肪消減的順序是
A.腹部—軀干—臀部—四肢—面部
B.軀干—腹部—四肢—臀部—面部
C.腹部—四肢—軀干—臀部—面部
D.面部—軀干—四肢—臀部—腹部
E.四肢—軀干—臀部—腹部—面部
『正確答案』A
7.重度蛋白質-營養不良患兒突然心悸、出汗、頭暈、呼吸淺促,脈搏減弱,應首先考慮
A.心力衰竭
B.呼吸衰竭
C.嚴重感染
D.低鉀血癥
E.低血糖癥
『正確答案』E
(8~10題共用題干)
患兒,男性,5歲。體重
8.護士判斷該患兒是
A.輕度營養不良
B.中度營養不良
C.重度營養不良
D.營養不良性貧血
E.中度脫水
『正確答案』B
9.該患兒次日起床后,突然面色蒼白,出汗,脈搏細弱,肢體冰冷,意識模糊,護士首先考慮該患兒發生了
A.心力衰竭
B.低血糖
C.脫水
D.低血鈣
E.缺氧
『正確答案』B
10.此時,首立即給予的治療是
A.靜脈緩慢推注25%葡萄糖
B.輸入生理鹽水
C.給予強心劑
D.補鈣
E.吸氧
『正確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