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節 多胎妊娠及巨大胎兒病人的護理
本節重點與考點:
多胎的分類、臨床表現、治療原則和護理
巨大胎兒的定義
一、多胎妊娠
多胎妊娠是指一次妊娠同時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胎兒。
(一)分類
1.雙卵雙胎 是由兩個精子與兩個卵子受精而發育成的雙胎。
◇每一胎兒有獨立的胎盤、絨毛膜和羊膜,他們的循環各自獨立,面貌與遺傳因子可能完全不同,50%的二卵雙胎性別相同;50%的性別相異。
2.單卵雙胎 則是單卵受精后分裂形成的雙胞胎。
◇占雙胞胎的33%,單卵雙胎有相同的基因型、性別、構造與外貌。
(二)臨床表現
1.癥狀
◇妊娠期早孕反應較重,子宮大于妊娠孕周,尤其妊娠24周以后。
◇孕婦自訴多處有胎動。
因子宮增大明顯,使橫膈抬高,引起呼吸困難;胃部受壓、脹滿,食欲下降,攝入量減少.孕婦會感到極度疲勞和腰背部疼痛。
2.體征 宮底高度大于正常孕周,腹部可觸及兩個胎頭、多個肢體,胎動的部位不固定且胎動頻繁,在腹部的不同部位可聽到兩個胎心音,且兩者速率不一、相差大于10次/分。
(三)輔助檢查
1.產前檢查 妊娠12周之后,若子宮過大,孕婦體重劇增時應考慮有雙胎妊娠的可能。
2.B型超聲 檢查在孕6~7周時宮腔內可見到兩個妊娠囊,孕13周后清楚顯示兩個胎頭光環及各自擁有的脊柱、軀干、肢體等。B型超聲對中、晚期的多胎診斷率幾乎達100%。
(四)治療原則
1.妊娠期 及早診斷出雙胎妊娠,加強孕期的管理,增加產前檢查的次數,注意休息,加強營養。預防貧血、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發生,防止早產、羊水過多、產前出血的發生。
2.分娩期 密切觀察產程進展和胎心變化。若雙胎為雙頭位可行陰道自然分娩;非頭位雙胎以剖宮產為宜。
3.產褥期 第二個胎兒娩出后立即肌內注射或靜脈點滴催產素,以防止產后出血的發生,同時腹部放置沙袋,防止腹壓驟降引起休克。
(五)護理問題
1.舒適改變 與雙胎妊娠引起的食欲下降,下肢水腫等有關
2.焦慮 與擔心母兒的安全有關
3.知識缺失 缺乏雙胎妊娠的相關知識
4.潛在并發癥:早產、臍帶脫垂和胎盤早剝
(六)護理措施
1.一般護理
(1)建議孕婦加強營養,其營養攝取為:每日增加1254kJ(300kcal)以上的熱量、蛋白質增加
(2)注意休息,尤其是妊娠最后3個月。防止跌倒,臥床時最好取左側臥位,增加子宮、胎盤的血供,以減少早產的發生。
(3)增加孕期檢查次數,密切監測血壓、宮高、腹圍和體重的變化。
2.心理護理
(1)幫助雙胎妊娠的孕婦完成兩次角色轉變。
(2)告知孕婦及家屬有關雙胎妊娠方面的知識,消除對母兒安危的擔心。
(3)指導家屬準備雙份新生兒用物,并協助父母做好照顧雙胞胎的心理及環境的準備。
3.分娩期護理
(1)當孕婦出現分娩先兆時,應立即住院觀察,嚴密觀察產程進展和胎心率的變化,發現問題及時報告醫師給予處理。
(2)指導產婦配合,宮縮時行呼吸運動以減輕疼痛。
(3)第一個胎兒娩出后,立即斷臍,助手協助扶正第二個胎兒的胎位并固定,保持縱產式。
(4)第一個胎兒娩出后,子宮內容物減少,應注意是否有胎盤早期剝離的征象,導致大量出血,危及母親及第二個胎兒的生命。
(5)為防止產后出血發生,第二個胎兒娩出后立即肌內或靜脈注射催產素,腹部放置沙袋,防止腹壓驟降引起休克。
(6)嚴密觀察新生兒對外界的適應,如給予早產兒護理。
4.產后護理
(1)護理人員應陪伴產婦及家屬接受新生兒。
(2)注意觀察產婦陰道出血量和子宮收縮情況,防止產后出血。
(七)健康教育
1.指導產婦正確進行母乳喂養。
2.幫助產婦選擇有效的避孕方法。
二、巨大胎兒
體重達到或超過
(一)高危因素
1.糖尿病孕婦巨大兒發生率為26%,而無糖尿病孕婦僅為5%~8%。
2.孕婦營養過剩、肥胖、體重過重等。
3.身材高大父母巨大胎兒發生率高。
4.巨大胎兒多見于經產婦。
5.過期妊娠巨大胎兒發生率高,較足月妊娠增加3~7倍。
6.羊水過多孕婦巨大兒發生率高。
(二)臨床表現
1.孕期體重增長迅速。
2.孕婦常在妊娠后期出現呼吸困難,自覺腹部沉重及兩肋脹痛。
(三)輔助檢查
1.腹部檢查 視診腹部明顯膨隆,宮底高;觸診胎體大,先露部高浮,胎心正常但位置偏高。
2.B型超聲檢查 胎體大,測胎頭雙頂徑及腹圍兩個參數有助于判定巨大胎兒。
(四)處理原則
1.妊娠期:發現胎兒大或既往分娩巨大胎兒者,應檢查孕婦有無糖尿病。如為糖尿病孕婦,應積極治療,并于妊娠36周后,根據胎兒成熟度、胎盤功能檢查及糖尿病控制情況,擇期引產或行剖宮產。
2.臨產:
剖宮產:
◇估計胎兒體重大于
◇第一產程末及第二產程延長,估計胎兒體重大于
◇如頭盆不稱,胎心好,則應行擇期剖宮產。
助產:
◇如胎先露部已達坐骨棘平面下
◇助產的風險:如經陰道分娩,主要危險是肩難產以及由此而產生的產傷問題。如處理不當,可致胎兒臂叢神經損傷、鎖骨骨折,甚至死亡。
(五)護理問題
1.有胎兒受傷的危險 與分娩過程的損傷有關
2.有感染的危險 與分娩過程中母體軟產道損傷及產程延長有關
3.恐懼 與難產及胎兒發育異常有關
(六)護理措施
1.密切監測產程的進展 巨大兒常使產程延長,增加胎兒窘迫的機會。臨產過程中,密切監測胎心率、宮縮及產程進展,及早發現產程異常及胎兒宮內窘迫。隨時做好剖宮產準備。
2.檢查新生兒的健康狀況 分娩后檢查經陰道分娩的巨大兒,有無分娩時的產傷,如鎖骨骨折等。糖尿病母親所生的新生兒要注意有無低血糖的表現。
3.產后母親的監測 產后宜持續監測母親的生命體征、子宮底高度、惡露量,以及早發現產后出血。
4.心理護理 針對產婦及家屬的疑問、焦慮與恐懼,給予充分的解釋,給予松弛身心、撫摸腹部等持續關照。消除其精神緊張狀態。
(七)健康教育
向產婦及家屬解釋與新生兒健康相關的問題及照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