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水痘病人的護理
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臨床特征為皮膚和黏膜相繼出現并同時存在斑疹、丘疹、皰疹和結痂,全身癥狀輕微。病后可獲持久免疫。
一、病因、發病機制及流行病學
水痘病人是唯一的傳染源。病毒存在于患兒上呼吸道鼻咽分泌物及皰疹液中,經飛沫或直接接觸傳播,出疹前1~2日至皰疹結痂為止均有傳染性。一年四季均可發病,冬春季高發。病毒經口、鼻進入人體后在呼吸道黏膜細胞中復制,而后進入血流,形成病毒血癥。在單核-吞噬細胞系統內再次增殖后釋放入血,形成第二次病毒血癥。由于病毒入血是間歇性的,故臨床表現為皮疹分批出現,且各類皮疹同時存在。皮膚病變僅限于表皮棘細胞層,愈后不留瘢痕。
二、臨床表現
1.典型水痘 潛伏期約2周,前驅期僅1天左右。癥狀輕微,表現為低熱、全身不適、咳嗽等。常在起病當天或次日出現皮疹,特點是:①皮疹分批出現,初始為紅色斑疹或斑丘疹,迅速發展為清亮、橢圓形小水皰,周圍伴有紅暈,皰液先透明而后混濁,皰疹易破潰,常伴瘙癢,2~3天開始干枯結痂。不同性狀的皮疹同時存在是水痘皮疹的重要特征。②皮疹為向心性分布,軀干多,四肢少,是水痘皮疹的又一特征。③黏膜皰疹可出現在口腔、咽、結膜和生殖器等處,易破潰形成潰瘍。④水痘為自限性疾病,一般10日左右自愈。
2.并發癥 常見為皮膚繼發性細菌感染。也可并發水痘肺炎、腦炎等。
三、輔助檢查
白細胞總數正常或稍高,血清特異性抗體檢查滴度增高4倍以上可確診,皰疹刮片可見多核巨細胞及核內包涵體。
四、治療原則
1.抗病毒治療 阿昔洛韋是目前首選藥物,在水痘發病后24小時內應用才有效。
2.對癥治療 皮膚瘙癢可局部應用爐甘石洗劑或口服抗組織胺藥,高熱時給予退熱劑,有并發癥時進行相應對癥治療。
五、護理問題
1.皮膚完整性受損 與水痘病毒引起的皮疹及繼發感染有關
2.體溫過高 與病毒血癥有關
3.潛在并發癥 肺炎、腦炎等
六、護理措施
1.維持皮膚完整 室溫適宜,衣被不宜過厚,以免造成患兒不適,增加癢感。衣被清潔、干燥,剪短指甲,嬰幼兒可戴并指手套,以免抓傷皮膚,引起繼發感染或留下瘢痕。皮膚瘙癢難忍時,可分散其注意力,或用溫水洗浴、局部涂爐甘石洗劑或5%碳酸氫鈉溶液,亦可遵醫囑口服抗組胺藥物。皰疹破潰、有繼發感染者局部用抗生素軟膏,或遵醫囑給抗生素口服控制感染。
2.降低體溫 可用物理降溫,忌用阿司匹林,以免增加Reye綜合征的危險。臥床休息,飲食清淡,多飲水。
3.病情觀察 水痘臨床過程一般順利,注意觀察患兒病情變化,及早發現異常通知醫生予以相應的治療。
4.預防感染 傳播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定時空氣消毒。無并發癥的患兒多在家隔離治療,隔離至皰疹全部結痂或出疹后7日止。易感兒接觸后應隔離觀察3周。
七、健康教育
加強預防知識教育,如流行期間少帶兒童去公共場所。向家長介紹水痘隔離時間,使家長有思想準備,以免引起焦慮。指導家長給予患兒足夠的營養和水分,飲食宜清淡。為家長示范皮膚護理方法,防止繼發感染。
同步練習題
1.水痘患者作為唯一的傳染源,其具有傳染性的時段為
A.潛伏期
B.出疹期
C.出疹前10天至出疹后5天
D.出疹前5天至第一批疹退
E.出疹前l~2天至全部皰疹結痂
『正確答案』E
2.患兒女,6歲,發熱1天后出現皮疹,軀干多,四肢少,為紅色斑丘疹,數小時后變成小水泡,癢感重,部分結痂,護士考慮該患兒可能是
A.麻疹
B.水痘
C.猩紅熱
D.腮腺炎
E.幼兒急疹
『正確答案』B
3.女,2歲,診斷水痘在家隔離治療。因皮疹癢,哭鬧不安,護士給予家長正確的指導是
A.局部涂2%碘酊
B.局部涂液體石蠟
C.局部涂地塞米松霜
D.局部涂爐甘石洗劑
E.局部涂金霉素魚肝油
『正確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