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急性支氣管炎病人的護理
急性支氣管炎是指由于各種致病原引起的支氣管黏膜的急性炎癥,氣管常同時受累,故又稱為急性氣管支氣管炎,嬰幼兒多見。常繼發于上呼吸道感染,或為一些急性呼吸道傳染病(麻疹、百日咳等)的一種臨床表現。
一、病因
凡能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體均可引起支氣管炎,常為混合感染。免疫功能低下、特異性體質、營養不良、佝僂病和支氣管局部結構異常等患兒常易反復發生支氣管炎。
二、臨床表現
大多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癥狀,以咳嗽為主,初為干咳,以后有痰。嬰幼兒全身癥狀較明顯,常有發熱、乏力、食欲缺乏、嘔吐、腹脹、腹瀉等癥狀,一般無氣促和發紺。體檢肺部呼吸音粗,可聞及不固定的散在干、濕啰音。
嬰幼兒可發生一種特殊類型的支氣管炎,稱為哮喘性支氣管炎.又稱喘息性支氣管炎。泛指一組以喘息為突出表現的嬰幼兒急性支氣管感染。患兒除有上述臨床表現外,主要特點包括:①多見于有濕疹或其他過敏史的嬰幼兒;②有類似哮喘的臨床表現,如呼氣性呼吸困難,肺部叩診呈鼓音,聽診兩肺布滿哮鳴音及少量粗濕啰音;③有反復發作傾向,但多數患兒預后良好,3~4歲后發作次數減少漸趨康復,但少數可發展為支氣管哮喘。
三、輔助檢查
病毒感染者白細胞正常或偏低,細菌感染者白細胞增高。胸部X線檢查多無異常改變,或有肺紋理增粗,肺門陰影增深。
四、治療原則
主要是控制感染和止咳、化痰、平喘等對癥治療。常口服祛痰劑如復方甘草合劑等止咳祛痰,口服氨茶堿止喘。也可行超聲霧化吸入。一般不用鎮咳劑或鎮靜劑,以免抑制咳嗽反射,影響痰液咳出。
五、護理問題
1.體溫過高 與細菌感染或病毒感染有關
2.清理呼吸道無效 與呼吸道分泌物過多、痰液黏稠有關
六、護理措施
(一)保持呼吸道通暢
1.保持室內空氣清新,溫濕度適宜,減少對支氣管黏膜的刺激,以利于排痰。
2.注意休息,經常變換患兒體位,拍擊背部.指導并鼓勵患兒有效咳嗽,必要時行超聲霧化吸入,以濕化呼吸道,利于排痰,促進炎癥消散。
3.遵醫囑使用抗生素、止咳祛痰劑、平喘劑,密切觀察用藥后的反應。
4.哮喘性支氣管炎的患兒,注意觀察有無缺氧癥狀,必要時給予吸氧。
(二)發熱的護理
1.密切觀察體溫變化,體溫超過
2.保證充足的水分及營養的供給:多飲水,給營養豐富、易于消化的飲食。保持口腔清潔。
七、健康教育
參閱本章第二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