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第六節 中毒型細菌性痢疾
中毒型細菌性痢疾是急性細菌性痢疾的危重型,臨床特征為急起高熱、反復驚厥、嗜睡、昏迷,迅速發生循環衰竭或(和)呼吸衰竭。以2一7歲體質較好的兒童多見。該病病死率高。
一、病因及發病機制
病原菌為痢疾桿菌,屬志賀菌屬,革蘭染色陰性。痢疾桿菌對外界環境抵抗力較強,對理化因素敏感。
痢疾桿菌進入體內能否發病,一方面取決于病原菌的致病力的強弱和入侵的數量,另一方面取決于機體的抵抗力。痢疾桿菌致病性很強,可釋放內毒素和外毒素,外毒素具有細胞毒性(可使腸黏膜細胞壞死)、神經毒性(吸收后產生神經系統表現)和腸毒性(使腸內分泌物增加)。內毒素可引起周身和(或)腦的急性微循環障礙,產生休克和(或)腦病。另外,由于兒童的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對細菌毒素的反應過于強烈,血中兒茶酚胺等血管活性物質的增加致使全身小血管痙攣,引起急性循環障礙、DIC、重要臟器衰竭、腦水腫和腦疝。
二、流行病學
1.傳染源 病人和帶菌者。
2.傳播途徑 經糞—口途徑傳播。
3.易感人群 兒童及青壯年多見。感染后的免疫力短暫,易重復感染或復發。
4.流行特點 發病率高低取決于當地經濟情況、生活水平、環境衛生和個人衛生。全年均可發病,以夏、秋季為高峰。
三、臨床表現
潛伏期1—2天,患兒起病急驟,高熱甚至超高熱,反復驚厥,迅速出現呼吸衰竭和循環衰竭。腸道癥狀輕微甚至缺如。臨床按其主要表現分為3型:
1.休克型 以周圍循環衰竭為主要表現。
2.腦型 又稱呼吸衰竭型。以缺氧、腦水腫、顱壓增高、腦疝為主。
3.肺型
4.混合型 兼有上述兩型或三型的表現。是最兇險的類型,病死率很高。
四、輔助檢查
周圍血白細胞總數和中性粒細胞增加,大便黏液膿血樣,鏡檢可見大量膿細胞、紅細胞及巨噬細胞。從糞便標本中培養出痢疾桿菌是確診的最直接的證據。
在夏、秋季,對2~7歲小兒突然高熱、伴有腦病或中毒性休克者應疑為本病,立即做糞便檢查。
五、治療原則
1.病原治療 阿米卡星、氨芐西林、第三代頭孢菌素等,療程不短于5—7天。
2.腎上腺糖皮質激素
3.防治腦水腫及呼吸衰竭
4.防治循環衰竭 擴容可用等張含鈉液或5%右旋糖酐-40
六、護理措施
1.高熱的護理 冷鹽水灌腸既可降溫,又可清除毒素。
2.休克的護理
3.腹瀉的護理
4.預防疾病的傳播
對患兒采取腸道隔離至臨床癥狀消失后1周或3次糞培養陰性止。在菌痢流行期間,易感者口服多價痢疾減毒活菌苗,免疫期維持6~12個月。
例:中毒型細菌性痢疾患兒易出現全身中毒癥狀,是因為
A.痢疾桿菌在局部繁殖后產生大量內毒素人血,形成內毒素血癥
B.痢疾桿菌釋放的外毒素具有細胞毒性
C.痢疾桿菌釋放的外毒素具有神經毒性
D.痢疾桿菌釋放的外毒素具有腸毒性
E.痢疾桿菌侵入機體后引起繼發性免疫反應
參考答案解析:A
痢疾桿菌進入體內能否發病,一方面取決于病原菌的致病力的強弱和入侵的數量,另一方面取決于機體的抵抗力。痢疾桿菌致病性很強,可釋放內毒素和外毒素,內毒素是造成全身中毒癥狀的主要原因。可引起周身和腦的急性微循環障礙。
報名信息:護士資格考試報名入口 www.21wecan.com
2011年護士資格考試報名條件
護士資格證與執業證的問題
2011年護士資格考試政策
初級護師考試報名網站
2011年護士資格證考試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