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衛生系列醫技專業副主任
醫(技)師專業技術資格評審條件
評定標準:醫技專業副主任醫(技)師須系統掌握本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熟悉相關學科知識,較全面了解本專業國內外已開展應用的疾病診療理論和技術,能將最新技術成果應用于工作實踐;有較豐富的實踐經驗,診療技術熟練,能獨立處理本專業較復雜疑難技術問題,工作業績顯著,取得有較高價值的技術或研究成果,公開發表、出版較高水平的論文、著作;學術技術水平較高,有指導和培養下一級衛生技術人員的能力;較熟練運用一門外國語獲取醫學信息和進行學術交流;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嚴格執行醫德規范。
第一條 適用范圍
本資格條件適用于直接從事醫學影像(放射、核醫學、超聲等)、檢驗(衛生檢驗、臨床檢驗等)、輸血、病理、心電圖、功能檢查、理療、病案、營養、醫學實驗等技術操作、診斷、治療工作的衛生技術人員申報評審副主任醫(技)師專業技術資格。
申報副主
第二條 思想政治條件
遵守國家法律和法規,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任現職以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報:
一、年度考核不合格或受單位通報批評或發生醫療差錯未滿1年的;
二、受到行政處分未滿處分期的;
三、發生醫療事故未滿3年的;
四、弄虛作假,剽竊他人成果,未滿3年的。
第三條 學歷、資歷條件
任現職以來,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一、獲博士學位并取得中級專業技術資格2年以上;獲碩士學位并取得中級專業技術資格4年以上;大學本科以上學歷并取得中級專業技術資格5年以上;獲大專學歷,取得中級專業技術資格7年以上;中專畢業后在鄉鎮從事衛生專業技術工作25年以上,并取得中級專業技術資格8年以上。
二、國家機關分流到企事業單位,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尚無專業技術資格的人員,按以下學歷、資歷要求申報:
獲得博士學位,從事專業技術工作2年以上;獲得碩士學位,從事專業技術工作8年以上;獲得研究生班畢業或雙學士學位,從事專業技術工作9年以上;大學本科畢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11年以上;大學專科畢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15年以上。
第四條 外語條件
一、參加全國職稱外語等級考試(A級)成績合格;
二、免試條件按自治區職稱改革工作領導小組的規定執行。
第五條 計算機應用能力
一、參加全國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三個模塊)成績合格;
二、免試條件按自治區職稱改革工作領導小組的規定執行。
第六條 繼續教育條件
完成本部門、本行業及政府人事部門規定的繼續教育任務。
第七條 專業技術工作經歷(能力)條件
任現職以來,具備下列條件:
一、每年從事專業技術工作40周以上,有較豐富的實踐經驗,能獨立解決本專業較復雜疑難技術問題。
二、主治(主管)醫(技)師能獨立完成部分疑難病例的院內外會診工作;主管技師能熟練掌握本專業技術設備的工作原理、操作、性能及保養維護要點,每年參與或指導技術操作500次以上,獨立完成較復雜的技術指導工作或咨詢工作。
三、參與醫療、教學、科研等業務管理工作,開展本專業必須具備的各項診療技術項目。
四、了解本專業國內外現狀及發展趨勢,能將新技術應用于實踐1項以上。
五、對下一級衛生技術人員進行專業技能培訓,每年專題授課3次以上。
六、城市衛生技術人員應按規定到縣或鄉(鎮)衛生機構工作3個月以上(提交“廣西衛生技術人員到農村基層工作考核卡”)。
第八條 業績成果條件
任現職以來,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一、獲省(部)級科技成果三等獎1項以上參與者。
二、市(廳)級(含廣西醫藥衛生適宜技術推廣獎)科技成果二等獎1項參與者或三等獎1項以上獲獎項目的主要完成人。
三、承擔縣級批準立項的科研課題(課題組成員前五名),其研究進展經主管部門組織鑒定,確認己取得階段性成果者(只適用于縣及以下的專業技術人員)。
四、屬于本單位專業技術骨干,在開展本專業技術方面有較大的創新,引進新技術、新成果應用于臨床實踐1項以上,經同級職改部門組織專家考核認可。
五、獲市(廳)級以上勞動模范、先進工作者、五一勞動獎章、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
第九條 論文、著作條件
任現職以來,必須以第一作者在醫學專業公開發行期刊(同時具有國內統一發行刊號CN/R和國際統一發行刊號ISSN)上,發表本專業有價值的學術論文2篇以上,文獻綜述1篇。縣和縣以下各醫療單位申報副高級職務資格,學術論文可發表在醫學專業公開發行期刊的增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