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科目】:通天草, 馬蹄, 地栗, 荸薺.沙草科
【植物形態】:水生多年生草本.地下匍匐莖先端膨大成扁球形即俗稱"荸薺"; 地上莖圓筒形, 中空, 叢生直立, 高約75cm(厘米), 綠色, 表面平滑, 有縱紋.葉片退化, 葉鞘薄膜質, 上部斜截形易脫落.花淡綠色, 頂生圓柱形的穗狀花序, 穎片螺旋式復瓦狀排列, 花被6枚, 呈剛毛狀, 與小堅果等長或較長, 雄蕊2枚, 子房上位, 1室, 柱頭2歧.小堅果呈雙凸鏡形.
【生態分布】:產我國南北各地; 多栽植于水田中.
【藥用部分】:球莖及地上部分藥用, 一般以10月采制為宜, 采時用鐮刀割取, 攤開曬干.
【作用功效】:地上部分性味苦, 平; 能除濕熱, 通淋, 利尿.球莖性味甘, 寒, 無毒; 能化痰, 解熱, 健胃, 明目; 治黃疸, 消渴, 便秘, 高血壓, 并有抑制綠膿桿菌的作用.又治小兒食積, 發熱小便不利, 淋病.
【用量用法】:地上部分8分~1錢, 球莖2~4枚, 作煎劑, 凡陽虛懈閉者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