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 源】 為鱗毛蕨科多年生草本生植物粗莖鱗毛蕨、烏毛蕨科植物狗脊蕨及紫萁科植物紫萁的根莖及葉柄基部眉蕨等的根莖及葉柄基部。
【性味歸經(jīng)】 苦,微寒。歸肝、脾經(jīng)。
【功效作用】
1、殺蟲:用治絳蟲病,可配檳榔、雷丸等藥;本品配伍榧子、鶴虱等藥同用。可治多種腸道寄生蟲病。
2、清熱解毒:可治感冒、痄腮、瘡腫及熱毒斑疹等證。
3、涼血止血:用于血熱引起的多種出血證。
【中藥用法】 10-15g。驅(qū)蟲及清熱解毒宜生用,止血宜炒炭用。
各地 動(dòng)態(tài) |
全國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慶 | 河北 | 山西 | 貴州 | 黑龍江 | 遼寧 | 吉林 | 江蘇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河南 | 山東 | 湖南 | 湖北 | 廣東 | 海南 | 四川 | 云南 | 內(nèi)蒙古 | 廣西 | 陜西 | 甘肅 | 寧夏 | 青海 | 西藏 | 新疆 |
【來 源】 為鱗毛蕨科多年生草本生植物粗莖鱗毛蕨、烏毛蕨科植物狗脊蕨及紫萁科植物紫萁的根莖及葉柄基部眉蕨等的根莖及葉柄基部。
【性味歸經(jīng)】 苦,微寒。歸肝、脾經(jīng)。
【功效作用】
1、殺蟲:用治絳蟲病,可配檳榔、雷丸等藥;本品配伍榧子、鶴虱等藥同用。可治多種腸道寄生蟲病。
2、清熱解毒:可治感冒、痄腮、瘡腫及熱毒斑疹等證。
3、涼血止血:用于血熱引起的多種出血證。
【中藥用法】 10-15g。驅(qū)蟲及清熱解毒宜生用,止血宜炒炭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