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 高達1.2米.地下莖匍匐, 膨大, 紡錘狀, 肉質(zhì)肥厚, 斷面乳白色, 節(jié)間短, 微下陷, 近地面莖通常匍匐, 節(jié)上生不定根, 莖上部直立, 方形, 4棱, 中空, 棱上及節(jié)上有細(xì)粗毛, 通常綠色, 微帶紫紅色, 莖下部木質(zhì)化, 紫紅色至紫綠色.葉對生, 廣披針形, 長3~15cm(厘米), 寬1.5~4cm(厘米), 基部楔形, 先端銳或漸尖, 邊緣粗銳齒或雜有粗鋸齒, 表面深綠色, 兩面被茸毛, 密集于主脈, 有腺點.花白色, 輪生于葉腋, 萼鐘狀, 5裂, 花冠唇形, 上唇3淺裂, 下唇2裂, 下唇較上唇長, 雄蕊2枚, 退化雄蕊2枚, 子房上位, 4裂.瘦果4個, 禿凈, 扁平.
【生態(tài)分布】:產(chǎn)我國南北各省; 多生于山谷林下陰濕處及山野或溪邊濕地.
【藥用部分】:全草入藥, 秋季采收.
【作用功效】:性味苦, 微溫.能活血, 調(diào)經(jīng).
【用量用法】:1錢5分~5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