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稱】 Chinese Ivy Stem
【異 名】 土鼓藤、鉆天風(fēng)、三角風(fēng)、爬墻虎、散骨風(fēng)、楓荷梨藤。
【來 源】 為五加科植物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 K.Koch var. sinensis(Tobl.)Rehd.的莖藤。
【植物形態(tài)】 常綠攀援藤本。莖枝有氣生根,幼枝被鱗片狀柔毛。葉互生,2裂,革質(zhì),具長柄;營養(yǎng)枝上的葉三角狀卵形或近戟形,長5-10cm,寬3-8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全緣或3淺裂;花枝上的葉橢圓狀卵形或橢圓狀披針表,長5-12cm,寬1-8cm,先端長尖,基部楔形,全緣。傘形花序單生或2-7個頂生;花小,黃白色或綠白色,花5數(shù);子房下位,花柱合生成柱狀。果圓球形,漿果狀,黃色或紅色。花期5-8月,果期9-11月。
【草藥產(chǎn)地】 附于闊葉林中樹干上或溝谷陰濕的巖壁上。產(chǎn)于陜西、甘肅及黃河流域以南至華南和西南。
【采 收】 全年采取,鮮用或曬用。
【藥 材】 參見“植物形態(tài)”。
【藥用價值】 莖含鞣質(zhì)、樹脂;葉含常春藤甙(hederin)、肌醇、胡蘿卜素等。
【性味歸經(jīng)】 性溫,味苦、辛。
【功效作用】 祛風(fēng),利濕,平肝,解毒。用于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肝炎、頭暈、口眼蝸斜、衄血、目翳、癰疽腫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