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科目】:五三天南星科
【植物形態】:多年生草本, 高可達70cm(厘米).球莖扁球狀, 上生須根, 莖圓柱形, 有紫褐色斑點, 全體禿凈無毛.葉2枚, 互生狀, 掌狀復葉, 3歧狀, 小葉7~15枚, 中央小葉較大, 橢圓形, 長約12cm(厘米), 寬約3~4cm(厘米), 基部楔形或鈍, 先端銳尖, 全緣或有疏鋸齒, 表面深綠色, 背面淡綠白色, 葉脈在表面稍凹陷, 側脈在近葉緣處相聯結.花單性異株, 黃白色, 肉穗花序頂生, 佛焰苞紫褐色, 有縱形白紋, 苞片上部彎平, 肉穗花序上端呈棒狀.漿果聚生成圓柱狀的果穗, 熟時紅色.
【生態分布】:產我國中部及南部各省; 多生于溝谷林下陰濕處或溪邊叢林下.
【藥用部分】:球莖入藥, 秋冬采收.
【作用功效】:同天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