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師藥劑學輔導精華:藥物制劑的化學配伍變化
是指藥物之間發生了化學反應,使藥物產生了不同程度的質變化而失效。化學作用的產生一般表現在產生沉淀、變、潤濕或液化、產生氣體、爆炸或燃燒等現象上,但亦有許多藥物的分解、取代、聚合、加成等化學難以從外觀看出來。應注意并不應把有意進行的化學反應看做是配伍禁忌。應當著重指出,配伍禁忌往往是物理與化學的因素的相互影響而造成的,其結果也必然影響到療效。所以在分析配伍禁忌處方的決不可單獨考慮一方面而疏忽另一方面,特別是藥理和療效方面。許多藥物配伍制成某些劑型后,在貯存及應用過程中發生物理的或化學的變化,而降低了它的穩定性。如青霉素G鈉或鉀鹽與藥物水溶液配伍時青霉素或多少地發生變化,不過由于條件不同(如pH值、溫度等)有時分解快些,有時分解慢些,只有在一定時間內變化的量達到一定程度后才不能用于臨床。另外發生配伍上的變化也不都是不利的。臨床上經常利用藥物之間拮抗作用來解決藥物中毒。如有機磷輕度毒時采用與有機磷作用拮抗的阿托品來解毒。有利用拮抗作用消除另一藥物副作用,如麻黃素治哮喘時,用巴比當類藥物對抗其中樞神經興奮作用。因此判斷藥物配伍變化是否會影響制劑質量及治療效果,需要對具體問題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