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腸瘺的發生發展一般經歷4個階段,相繼出現以下病理改變:
(1)腹膜炎期:主要發生于創傷或手術后1周以內。由于腸內容物經腸壁缺損處漏出,對漏口周圍組織產生刺激,引起腹膜炎癥反應。其嚴重程度依瘺口的位置、大小、漏出液的性質和數量不同而異。高位、高流量的空腸瘺,漏出液中含有大量膽汁、胰液,具有強烈的消化、腐蝕作用,而且流量大,常常形成急性彌漫性腹膜炎。瘺口小、流量少的腸瘺則可形成局限性腹膜炎。
(2)局限性膿腫期:多發生于腸瘺發病后7~10天。由于急性腸瘺引起腹腔炎癥反應,腹腔內纖維素滲出,引流作用,大網膜的包裹,腸漏周圍器官的粘連等等,使滲漏液局限、包裹形成局限性膿腫。
(3)瘺管形成期:上述膿腫在沒有及時人為引流情況下,可發生破潰,使膿腔通向體表或周圍器官,從腸壁瘺口至腹壁或其他器官瘺口處,形成固定的異常通路,膿液與腸液經過此通道流出。
(4)瘺管閉合期:隨著全身情況的改善和有效治療,瘺管內容物引流通暢,周圍組織炎癥反應消退以及纖維組織增生,瘺管將最后被肉芽組織充填并形成纖維瘢痕而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