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嵌頓、堵塞毛細血管有助于形成無復流現象。微動脈及微靜脈亦有大量白細胞粘附于內皮細胞,雖不一定堵塞血流,但粘附的白細胞仍可損傷組織并釋放趨化因子從而吸引更多的細胞。
(二)白細胞可以增加血管通透性,水腫組織的含水量與白細胞密度呈正相關,說明白細胞可能引發水腫。白細胞增加血管通透性、引發水腫的機制與白細胞釋放的某些炎癥介質有關。
(三)激活的中性粒細胞釋放溶酶體酶,可使組織發生蛋白水解性破壞和液化。
(四)中性粒細胞可通過產生氧自由基而損傷組織。
白細胞在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作用,可被以下實驗結果證明:
1.用除去白細胞的血液進行再灌注,可以防止水腫產生并減輕再灌性損傷。
2.抗炎藥減輕組織白細胞浸泣,可縮小梗塞面積。實驗證明布洛芬(ibuprofen)對心肌具有保護作用,主要是由于抑制白細胞浸潤的作用所致。
3.用補體抑制藥降低補體,從而減少白細胞浸潤,可能減輕組織損傷。絲氨酸蛋白酶抑制藥,可以縮小心肌梗塞,而這種酶恰是一種在心肌缺血時能激活補體的酶。因此這種酶的抑制藥,可通過抑制補體的激活而抑制白細胞浸潤,從而減輕心肌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