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卡介苗接種
卡介苗(BCG)是活的無毒力牛型結核菌疫苗,接種后可使人體產生對結核菌的獲得性免疫力。其接種對象是未受感染的新生兒、兒童及青少年。已受結核菌感染者(結素試驗陽性)已無必要接種。
卡介苗不能預防感染,但能減輕感染后的發病與病情。新生兒及嬰兒接種卡介苗后,較未接種過的同齡人群結核病發病率減少80%,其保護力可維持5~10年。卡介苗的免疫是“活菌免疫”接種后,隨活菌在人體內逐漸減少,免疫力隨之減低,故隔數年對結素反應陰性者尚需復種。復種對象為城市和農村中7歲、農村中12歲兒童。卡介苗的免疫效果是肯定的,但亦是相對的。
建國以來,我國大規模推廣接種卡介苗,使兒童急性粟粒型結核及結核性腦膜炎的發病率與死亡率均大幅度下降。由于不直接減少社會源(兒童患者痰菌多呈陰性),故對總的人群結核病疫情無多大影響。
接種方法:液體菌苗的有效期為4~6周,凍干菌苗有效期1年。菌苗應在低溫(2~10℃)及避光條件下運輸、保存(“冷鏈”);不可用過期失效菌苗。接種部位一律取左上臂三角肌外緣下端。常用皮內注射法,接種后結素反應陽轉率高達90%以上。接種卡介苗后2~3周,一般局部出現紅腫、破潰、數周內自行結痂痊愈。
肺結核的臨床治愈與痊愈有不同的含義。肺結核病變經治療或輕微病變未經治療均可愈合。其愈合方式因病變性質、范圍、類型、治療合理與否及機體免疫功能等差異而有不同。愈合方式有以下幾種:①吸收(消散),參出性病變因肺組織結構未破壞可完全吸收(消散)而痊愈;②纖維化,病變吸收過程中伴纖維組織增生,嗜銀成纖維細胞顯著增多并發生膠原纖維化,最后形成條索狀或星芒狀瘢痕而愈合;③鈣化,指干酪樣壞死性結核時,當機體抵抗力增強,病灶中結核菌低下,繁殖力減弱時,碳酸鈣和磷酸鈣沉積于壞死灶內,病灶失水、干燥而形成鈣化;④形成纖維干酪灶,較大干酷樣病變不易完全吸收或纖維化、鈣化,而是由灶周增生的纖維與肉芽組織包繞,形成纖維干酪灶,較大的成為結核瘤,雖可長期穩定,但病灶內可長期有靜止或冬眠狀態的結核菌存活,而藥物難以滲透至病灶內發揮殺滅細菌作用,成為復燃的根源;⑤空洞愈合,空洞形成是干酷樣壞死病變液化后排空所致,其愈合可由周圍纖維增生并漸收縮而使之閉合;亦可因與空洞相通的支氣管阻塞,洞內空氣吸收,使洞壁纖維化與壞死組織而閉合。此種愈合并不可靠,其內常有結核菌長期生存,空洞內壁有支氣管上皮延伸被覆,稱凈化空洞或開放愈合。
肺結核的臨床治愈是指上述各種形式的愈合而使病灶穩定,并停止排菌、結核毒性癥狀完全消失,但病灶內仍可能有結核菌存活,尤其是纖維干酪灶及支氣管阻塞形成的空洞閉合,常有靜止狀態的結核菌潛伏生存,一旦機體抵抗力下降,結核菌有再次活躍的可能,并繁殖而造成復燃與播散,此種情況并非真正的痊愈,故僅能稱為臨床治愈。
肺結核痊愈是指病灶徹底消除,包括完全吸收或手術切除,或在上述種種形式的愈合后確證病灶內已無結核菌存活,亦即病理學上的真正的治愈,才能稱結核病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