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在线观看视频_欧美激情综合五月色丁香_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婷婷月色_日韩欧美精品在线不卡

免費注冊 找回密碼

初級護師考試(內科護理學)講義 第三章(5)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病人的護理

時間:2012-06-02 16:17來源:初級護師考試 作者:lengke 點擊:
  

第五節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病人的護理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是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使血管管腔狹窄、阻塞和(或)因冠狀動脈痙攣導致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壞死而引起的心臟病,簡稱冠心病,亦稱缺血性心臟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是動脈粥樣硬化導致器官病變的最常見類型,也是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見病。本病多發生在40歲以后,男性多于女性,腦力勞動者較多。
  
  一、心絞痛
  心絞痛是在冠狀動脈狹窄的基礎上,由于心肌急劇的、暫時的缺血與缺氧所引起的,以發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適為主要表現的臨床綜合征。病人多40歲以上,男性多于女性。情緒激動、勞累、飽餐、受涼等為發作誘因。
  (一)病因及發病機制
  1.心肌氧耗的多少由心肌收縮強度、心肌張力和心率決定,所以心肌氧耗的指標一般用心率與收縮壓的乘積來計算。
  2.心肌能量的產生要求大量的氧供,心肌平時也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冠脈血流中的氧。因此氧供再需增加時已很難再從血液中更多地攝取氧,只能依靠增加冠脈血流量。
  3.在正常情況下,冠狀動脈循環血量會有很大的儲備,運動、心動過速使心肌氧耗量增加時,可通過神經體液的調節,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脈血流量以進行代償,故正常人不出現心絞痛。
  4.當冠狀動脈病變導致管腔狹窄或擴張性減弱時,限制了血流量的增加,但心肌的供血量尚相對地比較穩定,不發生心絞痛。一旦心臟負荷突然增加,如體力活動、情緒激動、冠狀動脈痙攣以及發生左心衰竭,使心肌張力增加、心肌收縮力加強、心率增快,從而使心肌氧耗量增加,心肌對血液的需求量增加,而此時,冠脈血流量不能相應增加來滿足心肌代謝的需要,引起心肌急劇的、暫時的缺血缺氧,心絞痛發作。
  5.產生痛覺的原因可能是在缺血缺氧的情況下,心肌內積聚過多的代謝產物如乳酸、丙酮酸等酸性物質或類似激肽的多肽類物質,刺激心臟內自主神經的傳入神經纖維末梢,經15胸交感神經節和相應脊髓段,傳至大腦而產生痛覺。
  (二)臨床表現
  1.癥狀 以發作性胸痛為主要臨床表現,疼痛的特點為:
  (1)誘因:
常因體力勞動或情緒激動而誘發,也可在飽餐、寒冷、吸煙、心動過速時發病。疼痛發生在體力勞動或激動的當時。典型的心絞痛常常在誘發條件相似的情況下發生。
  (2)性質:
常為壓迫、緊縮或發悶感,也可有燒灼感,但不是銳痛或刺痛,偶伴瀕死恐懼感。發作時,病人常不自覺地停止原來的活動,直至癥狀緩解。
  (3)部位:
主要位于胸骨體上段或中段之后可波及心前區,有手掌大小范圍,界限不很清楚。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內側達無名指和小指,或至咽、頸、背、下頜部等。
  (4
持續時間和緩解方式:疼痛持續35分鐘,很少超過15分鐘,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緩解。可數天、數周發作1次,亦可日內多次發作。
  2.體征 平時一般無異常體征。心絞痛發作時常表現血壓升高、心率增快,面色蒼白、表情焦慮、皮膚冷或出汗,有時心尖部可出現第四心音、暫時性收縮期雜音。
  (三)輔助檢查
  1.心電圖檢查 靜息心電圖約有半數病人為正常,也可能有陳舊性心肌梗死的改變。亦可出現非特異性ST段和T波異常。運動負荷試驗、24小時動態心電圖檢查以及心電圖連續監測可明顯提高缺血性心電圖的檢出率,目前已作為常規的檢查項目。
  2.冠狀動脈造影 選擇性冠狀動脈造影可使左、右冠狀動脈及其主要分支得到清楚的顯影,發現各支動脈狹窄性病變的部位并估計其程度。一般認為,管腔直徑減少70%75%以上會嚴重影響冠脈血供,50%70%也具有一定臨床意義。
  (四)治療原則
  心絞痛治療應達到兩個目標,即緩解急性發作和預防再發作。從而降低不穩定心絞痛和心肌梗死的發生。
  1.發作時的治療
  (1)休息:發作時應立即休息。一般病人在停止活動后癥狀即可緩解。
  (2)藥物治療
  1)較嚴重的發作,需選用作用快、療效高的硝酸酯制劑。這類藥物可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脈的循環血量;還可通過擴張周圍血管,減少靜脈回心血量,減低心室內容量及心室腔內壓力,降低心排血量和血壓,從而減輕心臟前、后負荷和心肌氧耗量,緩解心絞痛。常用藥物有:
  
硝酸甘油片:0.30.6mg;舌下含服12分鐘起效,作用持續30分鐘左右。研究證明對90%以上病人有效長期反復應用可產生耐藥性而使藥效降低,停用10小時以上,又可恢復有效。
  硝酸異山梨酯:每次劑量51Omg,舌下含服,25分鐘見效,作用維持23小時,也可應用噴霧吸入劑。
  2
煩躁不安、疼痛劇烈者可用鎮靜劑或考慮肌注嗎啡51Omg
  12.緩解期的治療
  (1)盡量避免己確知的誘發因素。
  (2)藥物治療:
  1)硝酸酯制劑:如硝酸異山梨酯
  2β受體阻滯劑:
  抗心絞痛作用主要是通過阻斷擬交感胺類對心率和心肌收縮力受體的刺激作用,減慢心率、降低血壓、降低心肌收縮力,減少心肌氧耗量。目前臨床常用口服藥物有:美托洛爾、阿替洛爾、比索洛爾、卡維地洛
  3)鈣通道阻滯劑:常用藥物有:維拉帕米、地爾硫、硝苯地平
  4)抑制血小板聚集藥物:防止血栓形成。常用藥物有:阿司匹林、雙嘧達莫
  (3)介入及外科手術治療: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對符合適應證的心絞痛病人可行經皮冠狀動脈腔內成形術;外科治療適用于病情嚴重,藥物治療效果不佳,經冠狀動脈造影后顯示不適合介入治療應及時做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簡稱冠脈搭橋術。
  (五)護理措施
  1.活動與休息 心絞痛發作時立即停止活動,臥床休息,協助病人采取舒適的體位。不穩定性心絞痛應臥床休息13天,保證睡眠。
  2.飲食護理 應
進食低熱量、低脂、低膽固醇、低鹽、高纖維素易消化飲食,戒煙酒及辛辣食物,避免進食過快過飽,防止便秘。
  3.心理護理 解除病人緊張不安情緒;病人疼痛緩解后,與其一起討論引起心絞痛發作的誘因,總結緩解的方法,要減少或避免誘因如避免過度勞累、情緒過分激動或悲傷、寒冷刺激;保持情緒穩定,心情愉快,改變急躁易怒、爭強好勝的性格等。
  4.給氧 呼吸困難發紺者給予吸入氧氣。維持血氧濃度達到90%以上。
  5.用藥護理
  發作時給予硝酸甘油或硝酸異山梨酯51Omg
舌下含服,若服藥后35分鐘仍不緩解,可再服1次;
  對于心絞痛發作頻繁或含服硝酸甘油效果差的病人,遵醫囑靜滴硝酸甘油:
  
煩躁不安,疼痛劇烈者可遵醫囑肌注嗎啡51Omg
  監測血壓及心率的變化,注意滴速的調節,并囑病人及家屬切不可擅自調節滴數而引起低血壓;
  部分病人用藥后可出現面部潮紅、頭脹痛、頭昏、心動過速,應告訴病人是由于藥物擴張血管所致,以解除其顧慮,第1次用藥,囑病人平臥一段時間;
  
青光眼、低血壓病人忌用。
  6.疼痛的觀察 評估疼痛的部位、性質、程度、持續時間,嚴密觀察血壓、心電變化和有無面色蒼白、大汗、惡心、嘔吐等。矚病人疼痛發作或加重時立即告訴護士和醫師。
  7.病情的觀察與處理 觀察病人在活動中有無呼吸困難,胸痛:脈搏過快等反應,一旦出現上述癥狀,應立即停止活動,并給予積極的處理,如含服硝酸甘油、吸氧。必要時床邊24小時心電監測,定期復查心電圖、血糖、血脂,積極控制和治療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

  二、急性心肌梗死
  (一)病因與發病機制
  
基本病因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偶為冠狀動脈栓塞、炎癥、先天性畸形、痙攣和冠狀動脈口堵塞所致)。當病人的一支或多支冠狀動脈管腔狹窄超過75%,一旦狹窄部血管粥樣斑塊增大、破潰、出血,局部血栓形成、栓塞或出現血管持續痙攣,使管腔完全閉塞,而側支循環未完全建立;心肌嚴重而持久地憊性缺血達1小時以上,即可發生心肌梗死。
  (二)臨床表現
  與心肌梗死部位、面積的大小、側支循環情況密切相關。
  1.先兆癥狀 約有50%81.2%的病人在起病前數日有乏力、胸部不適、活動時心悸、氣急、煩躁、心絞痛等前驅癥狀。特別是新發生心絞痛及原有心絞痛加重較為突出,表現為發作較以往頻繁,程度較前劇烈、持續時間較久,硝酸甘油療效較差,誘發因素不明顯。心電圖呈現明顯缺血性改變即不穩定性型心絞痛的表現。及時住院處理,可使部分病人避免發生心肌梗死。
  2.典型癥狀
  (1
疼痛:為最早出現的最突出的癥狀。多發生于清晨安靜時,誘因多不明顯
  疼痛性質和部位與心絞痛相似,但程度較重,常呈難以忍受的壓榨、窒息或燒灼樣,伴有大汗、煩躁不安、恐懼及瀕死感,持續時間可長達數小時或數天,口服硝酸甘油不緩解。部分病人疼痛可向上腹部、下頜、頸部、背部放射而被誤診。少數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可無疼痛,一開始即表現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
  (2)全身癥狀:疼痛后2448小時可出現發熱,體溫升高至38℃左右,可持續37天。伴心動過速、白細胞增高、紅細胞沉降率增快。因壞死物被吸收所引起。
  (3)胃腸道癥狀:疼痛劇烈時常伴惡心、嘔吐、上腹脹痛和腸脹氣,重者可發生呃逆。與壞死心肌刺激迷走神經以及心排血量下降組織器官血液灌注不足有關。
  (4)心律失常:見于75%95%的病人,多發生在起病12天內,
尤以24小時內最多見。各種心律失常中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尤其是室性期前收縮。頻發的、成對出現的、多源性或呈R on T現象的室性期前收縮以及短陣室性心動過速常為心室顫動的先兆。心室顫動是心肌梗死病人24小時內死亡的主要原因。下壁梗死易發生房室傳導阻滯
  (5)低血壓和休克:疼痛中常見血壓下降不一定是休克,而是低血壓。
但疼痛緩解而病人收縮壓仍低于80mmHg并伴有面色蒼白、皮膚濕冷、脈細而快、大汗淋漓、煩躁不安、尿量減少,反應遲鈍了甚至暈厥則為心源性休克。
  (6)心力衰竭:主要為急性左心衰竭,可在起病初幾天內或在梗死演變期出現,為梗死后心肌收縮力顯著減弱或不協調所致。
  3.體征
  (1)心臟體征:心臟濁音界可正常或輕中度增大;心率多增快,也可減慢;心尖部第一心音減弱,可聞及第四心音奔馬律;
  (2)血壓:除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血壓可一過性增高外,
幾乎所有病人都有明顯的血壓降低
  (3)其他:當伴有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時可出現相應的體征。
  (4)并發癥:乳頭肌功能失調或斷裂、心室壁瘤、栓塞、心臟破、心肌梗死后綜合征
  (三)輔助檢查
  1.實驗室檢查
  (1)血心肌壞死標記物增高:
  肌紅蛋白在起病后2小時內升高,12小時達高峰,2448小時內恢復正常。
  肌鈣蛋白cTnⅠ)或TcTnT)在起病34小時后升高,cTnⅠ1124小時達高峰,710天恢復正常,cTnT2448小時達高峰,1014天恢復正常。
上述指標是心肌梗死診斷的最具敏感性和特異性的生化指標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起病4小時內升高,1624小時達高峰,34天恢復正常,其增高的程度能較準確的反應心肌壞死的范圍,對心肌梗死早期診斷有重要價值,其高峰出現時問是否提前是判斷溶栓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標。
  (2)血清心肌酶測定:
  其中血清肌酸激酶(CK)可在起病后6小時以內升高,24小時達高峰,34天恢復正常;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在起病612小時內升高,2448小時達高峰,36天后恢復正常;乳酸脫氫酶(LDH)起病810小時后升高,23天達到高峰,12周后恢復正常。
  2.心電圖 急性透壁性心肌梗死的心電圖常有特征性改變及動態演變過程。
  (1)特征性改變:急性期可見:
  
①ST段抬高呈弓背向上(反映心肌損傷),在面向壞死區周圍心肌損傷區的導聯上出現;
  寬而深的Q波(反映心肌壞死),在面向透壁心肌壞死區的導聯上出現;
  ③T波倒置(反映心肌缺血),在面向損傷區周圍心肌缺穴區的導聯上出現。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者的心電圖可有兩種表現:
  ST段壓低但無病理性Q波;
  ST段抬高也無病理性Q波,僅有T波倒置。
  (2)動態性改變:
  起病數小時后,ST段明顯抬高,弓背向上,與直立的T波連接形成單向曲線,并出現病理性Q波,同時R波減低,為急性期改變;
  在非治療干預的情況下,抬高的ST段可在數日至2周內逐漸回到基線水平,T波變為平坦或倒置,為亞急性期;
  在非治療干預的情況數周后,T波倒置加深呈冠狀T,此后逐漸變淺、平坦,部分可在數月或數年后恢復直立,也可能永久存在,為慢性期改變;Q波大多永久存在。但在治療干預的情況下,動態演變過程各階段會提前發生,持續時間變短或發生變化。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演變可出現:
  ①ST段普遍壓低,繼而T波倒置加深成對稱,但無病理性Q波始終不會出現;
  ②T波倒置可在16個月恢復正常。
  (3)定位:可根據特征性心電圖改變的導聯數來進行心肌梗死的定位和定范圍。
  如V1V2V3導聯示前間壁心梗;
  V1V5導聯示廣泛前壁心梗;
  aVL導聯示高側壁心梗;
  aVF導聯示下壁心梗。
  (四)治療原則
  以保護和維持心臟功能,縮小缺血范圍,防止梗死面積擴大,及時處理各種并發癥為原則。
  1.一般治療和監護
  (1)休息:急性期需絕對臥床休息,保持病房安靜。減少探視,防止不良刺激,緩解緊張焦慮情緒。
  (2)吸氧:鼻導管間斷或持續吸氧35天,重者可以面罩給氧。
  (3)監測:在冠心病監護室(CCU)行心電圖、血壓、血氧、呼吸等監測23天,嚴重血流動力學改變者可行漂浮導管做肺毛細血管楔嵌壓和靜脈壓監測。電除顫儀需隨時處于備用狀態。密切觀察并記錄病人的各項監測指標變化,為治療和避免發生猝死提供客觀資料。
  (4)建立并保持靜脈通路:保證給藥途徑暢通。
  (5)應用阿司匹林:無禁忌情況下即刻給予腸溶性阿司匹林150300mg嚼服,以后每日1次,3日后改為75100mg/次,每日1次長期服用。
  2.解除疼痛 常用藥物有:
  哌替啶50100mg肌內注射;
  嗎啡510mg皮下注射;
  同時可給予硝酸甘油或硝酸異山梨酯舌下含服或靜脈滴注。
  3.心肌再灌注 溶栓療法(尿激酶或鏈激酶靜脈滴注)、經皮腔內冠狀動脈成形術、支架置入術。
  4.消除心律失常
  
室性心律失常應立即給利多卡因靜脈注射;發生室顫時立即實施電復律;對房室傳導阻滯,可用阿托品、異丙腎上腺天腺素,嚴重者需安裝人工心臟起搏器。
  5.控制休克
  補充血容量,應用升壓藥物及血管擴張劑,糾正酸堿平衡紊亂。
  6.治療心力衰竭
  主要是治療急性左心衰竭,急性心肌梗死發生后24小時內應盡量避免使用洋地黃制劑;右心室梗死的病人應慎用利尿劑。
  7.其他治療
  應用有助于挽救心肌、縮小缺血范圍,防止梗死面積擴大,加快愈合的藥物。如β受體阻滯劑、鈣離子拮抗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和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滯劑、抗凝療法、極化液等。
  (五)護理措施
  1.休息及飲食:
  包括精神和體力休息。
  疼痛時應絕對臥床休息,
  保持環境安靜,限制探視,減少談話。
  告訴病人這樣做的目的是減少心肌氧耗量,有利于緩解疼痛。
  保證充足睡眠;低脂、低膽固醇、易消化飲食,避免飽餐;
  肥胖者限制熱量攝入,控制體重;戒煙限酒;克服焦慮情緒,保持樂觀、平和的心態。
  2.吸氧 遵醫囑間斷或持續吸氧,以增加心肌氧的供應。
  3.心理護理
  護理人員應以緊張但有條不紊的方式進行工作,不要表現出慌張而忙亂,以免病人產生不信任感不安全感。更不要在病人面前討論其不良病情;
  適時向病人介紹CCU的環境、監護儀的作用、目前具有先進搶救治療的方法能夠確保成功等,幫助病人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配合治療及護理;
  當病人胸痛劇烈時應允許病人表達出內心的感受,接受病人的行為反應如呻吟易激怒等。同時解釋不良情緒會增加心臟負荷和心肌耗氧量,不利于病情的控制。
  4.止痛治療的護理
  遵醫囑給予嗎啡或哌替啶止痛,
  給予硝酸甘油或硝酸異山梨醇酯靜滴,
  煩躁不安者可肌注地西泮,并及時詢問病人疼痛及其伴隨癥狀的變化情況,
  注意監測有無呼吸抑制、血壓下降、脈搏加快等不良反應。
  5.溶栓治療的護理 迅速建立靜脈通道,保持輸液通暢。心肌梗死不足6小時的病人遵醫囑給予溶栓治療。
  溶栓后可根據下列指標間接判斷溶栓是否成功:
  
胸痛2小時內基本消失;
  心電圖的ST段于2小時內回降>50%

  ③2小時內出現再灌注性心律失常;
  
血清CK-MB酶峰前出現(14小時以內),或根據冠狀動脈造影直接判斷冠脈是否再通。
  6.活動安排 指導病人進行康復訓練,根據病情和病人活動過程中的反應,逐漸增加活動量、活動持續時間和次數。若有并發癥,則應適當延長臥床時間。
  第1周內:
  前3天絕對臥床休息,可進行腹式呼吸、擦臉、關節被動運動。協助作好口腔、飲食、衛生、大小便護理等。
  第4天起可進行關節主動運動,坐位洗漱、進餐,床上靜坐,床邊使用座便器。開始起座時動作應緩慢,防止直立性低血壓。
  第2周:
  座椅子上就餐、洗漱等,由坐床邊、床邊站立逐步過渡到床邊步行、病室內行走、室外走廊散步、做醫療體操。
  第3周:
  在幫助下洗澡、上廁所,試著上下一層樓梯。
  第4周起:
  若病情穩定,體力增進,可考慮出院,
  或考慮行冠狀動脈造影檢查一步行PTCA及支架治療或冠脈搭橋術。運動以不引起任何不適為度,心率增加1020次/分為正常反應,運動時心率增加小于10次/分,可加大運動量,進入高一階段的訓練。若運動時心率增加超過20次/分,收縮壓降低超過15mmHg,出現心律失常,或心電圖ST段缺血型下降>0.1mV或上升>0.2mV,則應退回到前一運動水平,若仍不能糾正,應停止活動。
  7.便秘的護理
  評估病人排便狀況:平時有無習慣性便秘,是否已服通便藥物,是否適應床上排便等。
  心理疏導:向病人解釋床上排便對控制病情的重要意義,指導病人不要因怕弄臟床單而不敢床上排便,或因為怕床上排便而不敢進食,從而加重便秘的危險。病人排便時應提供屏風遮擋。
  指導病人采取通便措施:
  如進食清淡易消化含纖維素豐富的食物;
  每日清晨給予蜂蜜20ml加適量溫開水同飲;
  適當腹部按摩(按順時針方向)以促進腸蠕動;
  遵醫囑給予通便藥物等。囑病人勿用力排便,病情允許時,盡量使用床邊座便器,必要時含服硝酸甘油,使用開塞露。
  8.經皮腔內冠狀動脈成形術術后護理
  防止出血與血栓形成,
  停用肝素4小時后,復查全血凝固時間,凝血時間在正常范圍之內,拔除動脈鞘管,壓迫止血,加壓包扎,病人繼續臥床24小時,術肢制動。同時,
  嚴密觀察生命體征,有無胸痛。觀察足背動脈搏動情況、鞘管留置部位有無出血、血腫。
  9.心律失常的護理。
  (六)健康教育
  1.積極治療高血壓、高脂血癥、糖尿病等有關疾病。
  2.合理調整飲食,禁煙酒及刺激性食物,肥胖者應節制總熱量,適當控制進食量,并結合體力活動,適當降低體重。
  3.按醫囑堅持服藥,隨身攜帶保健盒。指導病人進行自我心理控制,保持情緒穩定。
  4.指導病人與家屬掌握簡易急救方法。
  5.康復鍛煉指導,急性心肌梗死68周后,病情穩定、體力恢復、病程進人恢復期可進行康復鍛煉。自行料理日常生活;逐漸增加活動量,參加力所能及的一些文娛活動與體育鍛煉(如散步、慢跑、騎自行車、打太極拳等);康復鍛煉過程中應注意觀察有否胸痛、心悸、呼吸困難、疲勞、心律失常、脈搏增快、血壓升高與心電圖改變,一旦出現應停止康復鍛煉。
  例題:
  典型心絞痛不發生于
  A.臥床時
  B.寒冷時
  C.情緒激動時
  D.飽餐時
  E.吸煙時

   [答疑編號500697030401]
  『正確答案』A
【正確解析】本題考查了典型心絞痛發作的誘發因素,即多于體力勞動時或情緒激動、飽餐、受冷、吸煙、。

  應用硝酸甘油緩解心絞痛,正確的護理是
  A.藥物用溫開水送服
  B.藥物置口中,立即咽下
  C.舌下含化,藥物被唾液溶解使吸收減少
  D.含藥時宜平臥以防低血壓
  E.觀察頭暈、血壓偏高表現

   [答疑編號500697030402]
  『正確答案』D
【正確解析】本藥宜舌下含服,不要吞服。因為舌下毛細血管很豐富,藥物迅速吸收入血,12分鐘即發揮作用,因硝酸甘油對腦血管的擴張作用很明顯,服藥后往往會出現面色潮紅、頭痛,站立時易發生體位性低血壓而導致暈厥,故宜坐位或臥位服。

  例題:典型心絞痛發生的部位最常見于( )
  A.心前區
  B.胸骨上段
  C.心前區向左臂外側
  D.胸骨中段或上段后方
  E.胸骨下段

   [答疑編號500697030403]
  『正確答案』D

  例題:哪一部位的急性心肌梗死易引起房室傳導阻滯( )
  A.廣泛前壁
  B.前壁
  C.前間壁
  D.下壁
  E.側壁

   [答疑編號500697030404]
  『正確答案』D

  例題:急性心肌梗死酶學檢查特異性最高的是( )
  A.谷草轉氨酶
  B.堿性磷酸酶
  C.乳酸脫氫酶
  D.肌酸磷酸激酶的同工酶
  E.谷丙轉氨酶

   [答疑編號500697030405]
  『正確答案』D

  例題:心電圖對區別心肌梗死和心絞痛最有意義的改變是( )
  A.病理性Q
  B.T波異常高聳
  C.ST段上抬
  D.T波倒置
  E.合并心律失常

   [答疑編號500697030406]
  『正確答案』A

  例題:
  A.V1V2V3病理性Q波,S-T段上抬
  B.ⅡaVF病理性Q波,S-T段上抬
  C.V3V4V5病理性Q波,S-T段上抬
  D.V1V5病理性Q波,S-T段上抬
  E.V5V6病理性Q波,S-T段上抬
  1.急性前間壁心肌梗死( )

   [答疑編號500697030407]
  『正確答案』A

  2.急性廣泛前壁心肌梗死( )

   [答疑編號500697030408]
  『正確答案』D

  3)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

   [答疑編號500697030409]
  『正確答案』B

  例題:男性患者,68歲,突發劇烈壓榨樣胸痛、嘔吐伴窒息感2小時入院。查心率110次/分,血壓8560mmHg,心電圖示V1V4導聯S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律不齊。
  1.本病例最可能的診斷為( )
  A.肺梗死
  B.高血壓危象
  C.急性心肌梗死
  D.心臟神經官能癥
  E.高血壓腦病

   [答疑編號500697030410]
  『正確答案』C

  2)患者的處理原則,下列哪項不對( )
  A.心電監護
  B.消除惡性心律失常
  C.減輕疼痛
  D.抗凝治療
  E.擴容升壓

   [答疑編號500697030411]
  『正確答案』E

  3)病人出現哪項心律失常,需立即消除( )
  A.房顫
  B.室性心動過速
  C.室上性心動過速
  D.竇性心動過速
  E.I型房室傳導阻滯

   [答疑編號500697030412]
  『正確答案』B

  4)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出現室性早搏宜選用( )
  A.異搏定
  B.洋地黃
  C.利多卡因
  D.心得安
  E.普魯卡因酰胺

   [答疑編號500697030413]
  『正確答案』C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發表評論
請自覺遵守互聯網相關的政策法規,嚴禁發布色情、暴力、反動的言論。
評價:
表情:
驗證碼:點擊我更換圖片
 
招生方案 | 免費試聽 | 報名演示
課件更新 | 網校介紹 | 答疑周刊
網校學員——快速注冊通道
衛生資格考試培訓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潼关县| 纳雍县| 那坡县| 伊吾县| 大庆市| 上虞市| 和龙市| 浮山县| 特克斯县| 富源县| 页游| 西峡县| 台山市| 绍兴县| 洞口县| 调兵山市| 郑州市| 呼伦贝尔市| 镇江市| 武定县| 汪清县| 阿城市| 阳谷县| 岳普湖县| 陆丰市| 荔浦县| 惠安县| 杂多县| 湖口县| 吴堡县| 乌兰察布市| 乡宁县| 灵武市| 韶山市| 离岛区| 商南县| 历史| 商丘市| 南华县| 泰和县| 方正县|